美股近年最大規模IPO在即千億估值Uber會否“受寵”
作為共享出行先行者,Uber的出現改變了世界。本週五,這個十年內融資200億美元、模式席捲全球、卻虧損與爭議齊飛的網約車巨頭即將登陸紐交所。這不僅是科技行業的重磅事件,更引人關注的是全球資本對這輪以Uber為代表的新經濟模式的判斷。
根據計劃,Uber將於當地時間5月9日進行IPO定價,10日正式在紐交所開市交易。其定價在44至50美元之間,發行1.8億股股票,尋求資金約90億美元。
若進展順利,這將是近年來美股最大規模的IPO。上次大規模IPO為阿里巴巴2014年的250億美元融資,再往前有Facebook在2012年的160億美元融資。
傳認購規模已超三倍
與上市前早已盈利的阿里巴巴、谷歌還有Facebook不同,Uber十年運營中共虧損80億美元,2018年淨虧損仍高達30億美元。這也成為近期新經濟獨角獸的宿命:增長勢頭向好,盈利前景渺茫。
北京時間5月8日凌晨,搶先一步IPO的Uber競爭對手Lyft發布上市後首份財報。儘管營收同比翻倍、會員增長迅猛,但繼續擴大的虧損令其股價持續下跌,截至發稿,股價已比一個月前上市時下跌超過16%。
這對Uber上市顯然不是什麼好消息。但幾小時後,據彭博社報導,知情人士稱Uber的投資者認購規模已超過發行股票數量的三倍,其IPO定價也將在價格範圍最高端。
最終結果將在周五揭曉。“價格將由兩方面決定,一是現有發展趨勢,一是Uber未來場景。”紐約投資分析機構Trioton Research首席執行官Rett wallace表示。
“交通業的亞馬遜”?
按最新消息,若最終定價在區間最高端,那Uber估值已達900億美元。
但根據其上市文件,其運營虧損去年只是從前年的40億美元下降到30億美元,公司同時預計運營支出“在可預見的未來將大幅增加”,“可能無法實現盈利”。
Wedbush Securities的分析師Ygal Arounian在研報中提到,Uber是為食品外賣、貨運和自動駕駛汽車提供機會的平台,正在“捕捉完全變現的潛力”。“說它只是一個汽車共享平台,會低估了整個公司未來數年內成為改變遊戲規則的消費者分佈生態系統的DNA。”Uber在上市文件中描繪的宏圖也不只包括打車和外賣,還涉及自動駕駛、機器人配送等交通運輸相關細分場景,目標是“把停車場變成公園”,“讓人忘掉私家車”。
這讓人想到了亞馬遜。二十多年里亞馬遜曾長期虧損,但信心滿滿,和現在的Uber有點像。後來亞馬遜不計成本投入新科技,多年後,高增速、護城河(壁壘)、可自主支配的盈利成為亞馬遜手上幾個籌碼。最近幾個季度,高增速不可持續,但盈利卻格外高漲,壁壘依舊堅挺。
但有分析認為,Uber和亞馬遜不能相提並論。CNBC援引紐約大學斯特恩商學院金融教授Aswath Damodaran觀點稱,類比亞馬遜已成為“每個虧損企業獲得高定價的辯護理由”,而亞馬遜和其他公司的最大區別在於,亞馬遜從一開始就明確表示會聚焦營收和現金流的提高,並強調會把利潤重新投入到長期增長中。
DADavidson分析師Tom White對Uber的態度更為謹慎,給出了中性評級和53美元的目標價,認為其收入增長與“不確定”的利潤路徑及利潤率萎縮的風險相互抵消。
挑戰多多供應端最麻煩
投資機構Alpine Woods管理人Sarah Hunt認為,想建立類似亞馬遜的“護城河”並不容易。“目前來看,打車這個場景,各家的體驗都差不多,市場目前仍處於燒錢階段。”
Rett Wallace則認為,在燒錢過程中,營收增長、用戶增長以及虧損控制都將成為決定股價的核心因素。
而更為棘手的問題在於共享模式中供應端的可持續性。
目前Uber司機作為獨立承包商沒有資格享受醫療等員工福利,這為Uber節省了資金。Uber表示,6萬多名司機已經或有意起訴Uber。若有一天Uber被迫把司機視為員工,將會對其業務構成嚴重威脅,任何“重新分類”都將要求Uber從根本上改變商業模式。Uber則稱計劃向美國110多萬名司機發放現金獎金,他們可用這筆錢購買Uber股票。
據路透社等多家外媒報導,為了提出改善工資和工作待遇訴求,約有8個美國城市的Uber和Lyft司機正計劃於8日聯合停止提供網約車(拼車)服務。紐約出租車公會組織(NYTWA)負責人稱,洛杉磯約有4200名網約車司機將聯合停止在Uber和Lyft平台上接單。
目前舊金山、芝加哥、洛杉磯、聖地亞哥、費城和華盛頓特區很多司機加入了這一行列。NYTWA表示,司機要求工作保障、穩定收入以及對網約車公司從車費中收取的費用設置一定上限。
遊行代表著勞工問題進一步激化,而Uber可能不得不用更大成本去解決共享出行的供應問題,這將讓它繼續向虧損方向傾斜。“亞馬遜上市前一天可沒有員工去上街抗議。”Sarah Hunt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