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出貨量真的有暴跌30%那麼糟糕嗎?
眾所周知,IDC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市場調研公司,其數據通常被廣泛引用,包括對個人電腦、智能手機和其他產品的季度出貨量和市場份額等數據,有時候數據準確性可達0.1個百分點。不過,在IDC公佈2019年第一季度蘋果iPhone出貨量之後,知名分析師尼爾•西巴特(Neil Cybart)表示,該公司的最新數據“高度不准確”,甚至到了“令人尷尬”的程度。
IDC在2019年第一季度的智能手機跟踪報告中表示,當季蘋果iPhone出貨量僅為3640萬部,同比下降30.2%,在全球智能手機總出貨量3.109億部中,所佔市場份額已經降低到了11.7%。
同時,iPhone的出貨量數字使蘋果遠遠落後於三星的7200萬部和華為的6000萬部,只能排在第三位。不過,由於蘋果只銷售高端機型,也就是大多數分析師所定義的400美元左右或更高售價的機型,其實以中低端手機為主的手機廠商出貨量超過蘋果iPhone並不奇怪。
然而,IDC 對“iPhone 出貨量同比下降30% 以上”的描述令人震驚。正如分析師西巴特在推特上所指出的那樣,這份報告太“令人尷尬”了,因為“考慮到蘋果官方剛剛公佈的過去三個月的iPhone 季度收入(310.51 億美元),如果套入這個出貨量數字是完全不可能實現的。”
蘋果在2019 財年第二季度財報中,已經停止公佈詳細的iPhone 出貨量數字,其他設備亦是如此。不過,蘋果仍報告了每個硬件業務的收入情況。其中,iPhone 在2019 年頭三個月的季度營收為310.51 億美元,同比下降了17.3%。
若如IDC 報告所述,iPhone 出貨量暴跌了30%,那麼只有一種情況,就是買家只會去購買極其昂貴的機型,將蘋果iPhone 的平均售價推高至850 美元以上,否則銷量難以下降的那麼快。所以,在分析師西巴特看來,這個新統計的出貨量數字非常荒謬,畢竟與iPhone 平均售價的歷史季度變動不一致。
蘋果iPhone 的平均售價非常高,但也沒有高得可怕。事實上,iPhone 平均售價在去年推出999 美元的iPhone X 時達到了頂峰,接近800 美元。今年的市場數據顯示,蘋果iPhone 的銷量主力來源於iPhone XR,而這是一款起價750 美元的設備。隨著蘋果的產品結構轉變,iPhone 的平均售價不可能迅速飆升,更何況蘋果不斷降低iPhone XR 的渠道售價,如果銷量下滑就能更難達到官方提供的收入數字了。
西巴特分析認為,如果從蘋果官方公佈的iPhone 季度營收來看,蘋果上一季度應該出貨了4300 多萬部iPhone,這個數字並沒有改變蘋果在全球銷量中排名第三的位置,但至少是相對合理的數字,而這個出貨量數字意味著iPhone 的平均售價在該季度約為722 美元。
更能說明IDC數據“令人尷尬”的情況是,小米在IDC發布這份最新報告之後就發佈公告稱,2019年第一季度,公司智能手機出貨量超過2750萬台,而非“部分調研機構”的2500萬部。小米表示,部分調研機構關於公司2019年第一季度智能手機出貨量的預測數據有誤、顯失公允,與真實情況相去甚遠。
那麼,究竟是什麼因素,才導致了IDC 提供的出貨量數據出現如此之大的偏差呢?
市場調研數據源之間存在著巨大矛盾?
IDC 這份“令人尷尬”的報告,使得一些評論家紛紛給出自己的最新評論。其中來自Patently Apple 的傑克·帕徹(Jack er)也點評了IDC 的數據,稱其為“大開眼界”,因為即便與另一分析機構Canalys 的數據也形成了鮮明對比。據Canalys 的數據,iPhone 在第一季度的出貨量數據為4020 萬部。
兩家公司的數字相差達到了驚人的380 萬部,這個數字已經相當於一家小廠商一個季度的出貨量。即便Canalys 高估了10%,按照其數據來源,蘋果每天出貨的iPhone 至少也要比IDC 的數據多出8888 部。兩家調研機構的iPhone 出貨量相差巨大,可以說兩家公司都不太接近於準確數據,而IDC 的數據最為離譜。
值得注意的是,針對2019 年第一季度全球出貨量的數字,Canalys 統計的季度智能手機總出貨量僅比IDC 高出1%,差別非常之小。因此,IDC 並不是以不同的方式獲取和統計手機的出貨量數字。但很顯然,在這些數字之中,關於iPhone 的出貨量完全與蘋果公佈的實際收入數據不匹配。
有分析認為,IDC 如此不符合事實的數據其中一個原因在於,從今年開始,隨著蘋果不再公佈硬件產品銷量數字,調研機構已無法再簡單通過等待蘋果官方提供的財報數據,才去估算出iPhone 的出貨量數字。
整個手機行業而言,根本沒有智能手機廠商按季度公佈銷量。當蘋果推出iPhone 之後,每當公佈財報時總會順便公佈銷量,可以說是此前唯一一家這麼做的公司。這使得IDC 和其他調研機構能夠統計出與蘋果官方數字差不多的數字,因為在此之前,蘋果的官方數據與IDC 報告的數字大體上相符,至少在IDC 過去的報告中是這樣。
而在蘋果之外,由於沒有其他智能手機廠商公佈其智能手機的出貨量,包括智能手機帶來的季度營收是多少,這就意味著,調研機構的市場統計數據完全不受任何真實可核實數據的約束。
例如三星,三星會公佈集團業務的收入,不過這些不僅包括智能手機,還有電腦、上網本、平板電腦、智能手錶和其他產品的收入。而在智能手機業務中,不僅包括Galaxy S 旗艦的發貨量,還包括大量運到第三世界只賣150 美元或更少的低端機型。這就解釋了為什麼兩個不同市場研究機構,即便都給出了三星的出貨量數據,可這些數據每年變化的百分比也會相差約25% 的原因。
針對iPhone 出貨量的估算,IDC 和其他市場研究機構現在仍有相對行之有效的手段,那就是參考蘋果官方公佈的iPhone 季度收入,然而IDC 在今年第一季度的報告中完全沒有做到位。
免費數據的結果?
IDC 作為知名的調研公司,主要仍以銷售報告為盈利,一份報告可以以1 萬或更高的價格出售給有需求的公司。而IDC 免費提供的數據報告,本身不能作為最有價值的參考信息,任何看到的人都應該持懷疑的態度,畢竟以賣報告為生的公司,沒有義務免費公佈任何有用的數據。
說實話,調研機構免費公佈的那些數據,過往或多或少都存在錯誤,而且不僅僅是一處錯誤。更嚴重的情況是,有些數據公佈出來,目的就是為了讓贏家看起來像輸家,而輸家看起來像贏家。正如一些調研機構在官方公告中承認的,他們的工作並非通過免費數據來啟發公眾,而是幫助付費客戶“影響消費者行為和購買偏好”,至少Strategy Analytics 機構承認是這種情況。
過去IDC和其他市場研究機構免費提供的報告中,有不少與蘋果官方不符的數據,其中IDC對Mac出貨量嚴重低估,還包括對iPad平板電腦出貨量的造假,歷史上誤導公眾的例子不少。
例如,此前IDC通過“編造”預測數據報告,以表明蘋果iPad並不是十分成功,很快就會被微軟 Surface邊緣化,然後又描繪出另一幅奇怪的畫面:Android平板電腦的銷量驚人,iPad已經落後。IDC將其報告中銷量預估向後調整了1000萬台,這給人很明顯的印像是,蘋果iPad的實際銷量落後於Android平板電腦,後者需求驚人飆升。
2014 年,IDC 的預測報告被大量引用,“iPad 正面臨失敗”的新聞滿天飛,相反,微軟Surface 設備前景無限美好的新聞越來越多。但如今事實並非如此,Android 平板電腦實際上並沒有起飛,現實中大量買家對Android 平板電腦應用程序或服務感興趣的少之又少。這種“編造”的假像是不可能持續下去的,所以在去年秋季,IDC 被迫在報告中稱,蘋果iPad 在平板電腦市場的領先地位“有增無減”。
你認為iPhone 出貨量真的有那麼糟糕嗎?
IDC 和其他一些調研機構指出,華為正開始破壞iPhone 穩定的出貨量。其實這個觀點也值得商榷,因為混淆了因果關係。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的確實現了大幅增長,但不可否認的是,除了蘋果之外,三星、小米和其他不知名廠商的手機銷量也出現了下滑的情況,尤其是在中國市場。
可以說,華為智能手機銷量的大幅增長,尤其是新用戶,很大程度上不太可能從蘋果iPhone 的潛在用戶中大量挖掘。就拿iPhone 銷量同樣下滑的美國市場來說,華為手機根本無法在美國有所建樹,邏輯上就不符合。很明顯,Android 陣營產品和定價組合的多樣性,就決定了各廠商的出貨量會出現大幅波動,尤其是同陣營之間的競爭,而這並非是對iPhone 銷量影響的主要因素。
換而言之,華為手機銷量的增長,很大程度上來自於Android 陣營,包括三星、小米、OPPO 和稱之為“Other”的這些廠商,扼殺蘋果iPhone 出貨量的並非華為。當然了,我們沒有具體數據,只能說iPhone 在全球的用戶基數仍然保持穩定,甚至如庫克所說iPhone 銷量開始略有回升。
最後,在你來看,2019 年第一季度iPhone 的出貨量真的暴跌30% 了嗎?3640 萬iPhone 出貨量這個數字,能夠匹配蘋果官方310.51 億美元的收入嗎?你平時對知名調研機構的數據持何種態度呢?此外,你認為能夠造成iPhone 出貨量波動的因素會是哪些呢?是蘋果自身還是外部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