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球的背面長啥樣?“月之暗面”並不暗只是遠
據國外媒體報導,當你抬頭眺望那一輪皎潔的明月,你會發現上面的暗色斑塊分佈和昨天,以及昨天的昨天看到的都是一樣的。是的,每天我們看到的月球,都是它的同一面——在地球上,我們永遠都看不到月球的另一面。
我們每天看到的月球,和古時候荒原上我們的祖先們看到的月球,是一樣的。
直到1959年,蘇聯發射的“月球3號”探測器飛越月球背面並發回探測圖像,人類才第一次看到了月球背面的模樣。
1959年,蘇聯“月球3號”傳回的第一張月球背面圖像。這是千百年來人類首次觀察到月球背面的模樣
為什麼月球可以永遠以一面朝向地球?這要拜一種名為“潮汐鎖定”的現象所賜。地球和它的衛星月球相距很近,只有38萬公里左右,因此相互之間會對對方施加強大的引力作用。
這樣的引力作用會阻礙兩個天體各自的自轉,使其自轉逐漸放慢(意思就是地球上的一天會變得越來越長,怪不得下午越來越容易打瞌睡…)。
一般認為,月球誕生於很早之前,大約太陽系形成一億年左右的時候,一次一顆火星大小的行星與地球之間發生的一次天地大衝撞。大量濺射出來的物質逐漸冷卻凝結,形成了月球。就在月球形成之後不久,潮汐鎖定作用就逐漸讓月球的自轉慢了下來,並最終使其與自身的公轉週期變得一樣:大約是28天左右。
因此,很容易理解的是,從地球上看去,我們將永遠只能看到月球的同一面,而如果有月球人的話,有一半月球是永遠看不到地球的,要想看地球,你得跑過半個月球,去另一邊才能看到懸掛中漆黑夜空中的地球。
面向地球的一側月球已經被詳細研究過了,原因顯而易見,我們從地球上可以看到它。阿波羅計劃期間所有的宇航員的著陸地點都位於月球正面,因為這樣他們可以隨時與地面控制中心保持無線電聯絡。因此,很顯然的,他們所取回的幾百公斤月球樣本也全都來自月球正面個各處地點。
不過,儘管月球另一面從地球角度是看不到的,但很多人就此將月球背面稱作“月之暗面”則是絕對錯誤的。事實上,月球上的每一個地點都會規律地經歷白天和夜晚,就像地球上一樣,只是周期我們是一天,月球上是一月。換句話說,在一個月的時間裡,月球上的每一處地點都將經歷一輪完整的白天和黑夜輪換。在月球上的一個白天大約14天,幾乎等於地球上的兩週時間。
2019年1月2日,中國“嫦娥四號”著陸器成功降落月球背面南極-艾肯盆地內的馮·卡門環形山,並成功釋放“玉兔2號”月球車,這是中國第二輛月球車,也是人類首次著陸月球背面
借助現代航天技術,天文學家們早已精確繪製了整個月球表面地圖。此時此刻,一顆中國的軟著陸器“嫦娥四號”正降落在月球背面的艾肯盆地內,並釋放出一輛月球車進行漫遊探索。這是人類首次實現月球背面的降落探測。研究人員希望中國的“嫦娥四號”將幫助回答關於月球背面地質和地表形態的很多問題。
除此之外,以色列,也是世界首個由私營機構籌資研製的月球探測器“創世紀號”也在今年2月22日昇空,並嘗試著陸月球。遺憾的是,在4月11日即將著陸時,探測器反推發動機出現故障,探測器墜毀在月球表面。
永遠背朝地球,意味著地球上嘈雜的無線電信號不會影響到月球背面的寧靜。這裡是一片無線電的“靜默區域”。在這裡,研究人員可以開展高精度的微弱射電信號測量,而這樣的測量在其他地方會由於噪音信號干擾而難以進行。
事實上,這樣的研究已經在進行。比如中國的“嫦娥四號”探測器就攜帶了低頻無線電設備,用於測量來自太陽和宇宙深處的信號,而這樣的測量在地球上或者月球正面將無法進行,因為電視,廣播和其他人類活動產生的信號將對觀測造成強烈的干擾。低頻射電信號觀測意義重大,它將有望幫助揭示宇宙最早期恆星和黑洞形成時的一些信息,從而讓天文學家們更好的了解宇宙大尺度結構在早期是如何逐漸形成的。
加上中國的“玉兔二號”漫遊車之後,人類的漫遊車已經在月球正面和背面都留下了車轍印。未來,人類將在月球設立基地並著手開採這裡的資源,以支持在更加遙遠的未來從月球出發向更加深遠的太空目的地進發,比如說火星。
這方面的例子很多,比如水,已經證明月球南極和北極的一些區域存在大量水冰物質,這些冰完全可以用於供應月球基地的用水,還可以分解為氧氣和氫氣,用於呼吸,以及作為火箭和飛船的清潔燃料。
研究人員目前正在推進著陸到月球兩極地區的探測任務,這裡有些隕石坑非常深邃,其底部部分區域處於接近永久性的黑暗陰影之中。所以,月球上的確存在“暗點”,但確實不存在整個的“暗面”。
相信,隨著未來十年里人類的月球探測活動的深入開展,月球基地的夢想也許很快就將能現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