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存價格大戰一觸即發?猜猜誰才是最後的受益者
隨著英偉達GTX16系移動版顯卡和因特爾第九代酷睿標壓處理器遊戲本的發布,我們可以發現,幾乎所有的遊戲本無論一線二線都擁有了以往只能在旗艦機上才能看到的16G內存。這究竟是各大廠商的良心發現還是源於內存歷經漲價後的降價呢?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那就是內存又雙叒叕降價了,並且這也是歷史上第N次行情暴跌。
什麼?你沒聽說過?OK,我們就來聊聊內存升降價的那些趣事。
幾十年廝殺,循環洗牌
內存行業其實應正式稱作“存儲器”行業,包括內部存儲器:隨機讀寫存儲器RAM,以及外部存儲器如硬盤,U盤等。內存是半導體行業三大支柱之一,對於平常身邊的手機、平板、主機、筆記本等等所有的電子產品就如“鋼鐵於現代工業”,是名副其實的電子行業“原材料”。
DRAM領域經過幾十年的周期循環,玩家從80年代的40~50家,逐漸減少到了08年金融危機之前的五家,分別是:三星(韓)、SK海力士(韓)、奇夢達(德)、鎂光(美)和爾必達(日),五家公司基本控制了全球DRAM供給。大部分家喻戶曉的內存和硬盤品牌,幾乎都不具備DRAM的生產能力,都是通過向上述五家公司採購原料。
按理說,DRAM行業經過幾十年的周期循環洗牌,早應該偃旗息鼓,各自為安。但三星不願意,三星充分利用存儲器行業的強週期特點,依靠政府的輸血,在價格下跌、生產過剩、其他企業削減投資的時候,逆勢瘋狂擴產,通過大規模生產進一步下殺產品價格,從而逼競爭對手退出市場甚至直接破產,世人稱之為“反週期定律”。而三星也是通過“反週期定律”從無到有,從零開始,一步一步,做大做強。可三星成為行業頂尖後還是不願意,不滿足。
2007年,微軟推出了極吃內存的Windows Vista OS,DRAM廠商都判斷內存需求會上升,於是紛紛擴大產能,等待內存大賣。可微軟翻車了,Vista的銷量遠不及預期,此時內存產能過多,供大於求,價格狂跌,又恰巧在金融危機的關節點,DRAM 667Mhz 1Gb顆粒價格從最高點時的2.29美元下滑至最低0.58美元,下滑了近75%,不僅跌破廠商現金成本1美元(不計折舊成本),甚至逼近了後端封測價格0.6~0.7美元,讓DRAM廠出現營運危機,全球前三季DRAM產業合計虧損已逾80億美元,可謂是雪上加霜。而三星此時的動作,過於聳人聽聞:三星電子將2007年總利潤的118%都投入到DRAM裡擴張生產線,故意進一步加劇行業的虧損。這一行為無疑是給度日艱難的競爭對手,加上了最後一根稻草。這也是為什麼當時DRAM的價格一路直降,甚至跌破材料成本價。
一波反噬讓有些人扛不住了……2009年,德國的奇夢達撐不住了,只能宣布破產,歐洲大陸的頭號玩家也從此消失。從此,DRAM只剩下來自韓國的三星、海力士,美國的鎂光,日本的爾必達。可美日韓經濟共同體會讓三星繼續這樣實用屠龍刀“反週期定律”繼續屠殺其它品牌嗎?
只剩寡頭玩家
2012年,全球著名內存生產廠商鎂光科技的CEO史蒂夫·阿普爾頓,在美國愛達荷州的波伊西的一個航空展上駕駛著一架螺旋槳飛機觀眾表演節目,但起飛不久後,飛機就失去控制,並且緊急降落失敗,飛機沖向地面…很不幸,史蒂夫因這次意外去世,享年51歲。
原鎂光科技CEO史蒂夫·阿普爾頓
雖然此次事件之後,鎂光科技的股價貌似沒什麼影響。但遠在大洋彼岸的日本內存巨頭爾必達社長坂本幸熊卻坐不住了。在此之前,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內存行業過剩,產品價格不斷下跌,加上韓國廠商的擠壓,爾必達經營不斷惡化。儘管日本政府多次救助,仍然無法挽救,到了2011年底,爾必達已經積累了天量的負債和虧損。債主上門追債,而政府背景的日本政策投資銀行出面協調,提出了給予續貸和注資的唯一條件,就是在2012年2月底之前,引入一家大型內存廠商做戰略股東,否則只能撒手不管。而此時有這個資格接盤的已經剩不到幾家,拋開死敵韓國人之外,只剩鎂光。
可事故太突然,沒有Plan-B的坂本幸熊只能欲哭無淚。2012年2月27日,爾必達宣布破產,DRAM行業自此只剩下三星、海力士和鎂光三家。巧的是,爾必達破廠後的“爛攤子”,在2013年被鎂光新上任的CEO以20多億美金的價格包括爾必達統統打包帶走。5年之後,鎂光的市值從2013年的不到100億美金漲到了460億美金,此時,20億美金不過是它是市值一天的波動振幅。
不管你信不信這是爾必達的運數,詭異中帶著一絲絲的偶然……
誰是最後的贏家?
2017年,繼比特幣挖礦持續過熱和智能手機大量出貨後,DRAM產業供不應求。而且在爾必達破產倒閉後的這些年,DRAM行業只存在來自美韓的三個大玩家:三星、海力士和鎂光。行業缺乏強勁的競爭。特別是在供不應求的狀況下,各方達成一種微妙的平衡:不增產,不打價格戰,抬高利潤率,瘋狂回血,投入研發,技術儲備競爭。於是,產能不足、DRAM原料缺貨自然成為內存合理漲價的最好理由。
內存漲價的情況持續了一年,寒冬在籠罩了一年多之後,終於有冰雪消融的跡象。隨著11月海力士成功研發出滿足JEDEC標準規範的DDR5內存顆粒,DRAM廠商們又好像能恢復生產力,繼續擴大產能。兩年的持續增加產能,DRAM產能過剩,供大於求,DDR4的內存終於也恢復到合理水平,可內存會不會進一步降價,是不是再次漲價前的”迴光普照“。誰也不清楚。
針對火熱的行情和國內資本的進入,三星海力士鎂光啟動了新一輪的擴產,在這一輪內存暴漲的寒流中,三大巨頭已然儲備了足夠多的技術和資金,來“歡迎”新玩家的進入。可預見的是,當國產存儲器項目能達產之日,也就是內存再度殺破現金成本甚至是材料成本的日子,國貨當自強,萬惡的資本主義!
總結
內存行業這些年來的升跌價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韓企三星利用反週期定律用價格戰迫使行業內其它廠商硬著頭皮生產、銷售價格低於成本價的內存,以達到讓其它廠商因資金不足而被迫倒閉。二是內存行業巨頭們在內存漲價的後期盲目擴大生產,使得內存供過於求,最終導致內存降價。不管基於哪種原因,內存的漲幅波動是非常不平穩又具有周期性的,特別是當大陸也要進軍內存行業時,又將會是一場腥風血雨的價格戰。
一個產業的命運啊,當然要靠自身的發展,也要考慮到歷史的進程,如同國祚一樣,中美日韓四國的產業恩怨,還沒有翻到結束的那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