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該不該旗幟鮮明地反對李彥宏當選院士?
這幾天, 中國工程院對外公佈2019年院士增選候選人,百度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位列其中。儘管,最終有望從531名候選人中脫穎而出的,可算鳳毛麟角。但是,針對李彥宏的候選,還是有網友喊出了“旗幟鮮明地反對李彥宏當選院士”的口號,原因與屢受外界詬病的百度競價排名有關。不過,截止目前,百度方面尚未公開回應。
中國工程院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現有院士857人。院士增選每兩年進行一次,每次增選總名額及各學部的名額分配,由主席團研究決定。
公開資料顯示,1968年出生的李彥宏,以“新興交叉領域工程技術創新管理”專業,位列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2019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第17位。
截圖自中國工程院官網
科技日報記者註意到,候選名單上,除李彥宏之外,還有包括阿里巴巴王堅、比亞迪王傳福等在內一批企業界科技大咖。
截圖自中國工程院官網
在此之前,企業界不乏聲名赫赫的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星微集團創建人兼董事長鄧中翰開發出中國第一個打入國際市場的星光中國芯,成功應用於計算機、手機及監控等領域,實現了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集成電路芯片在全球市場的領先地位。
近年來,民營企業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發揮了更大作用,此次院士增選,來自企業的候選人有114位,同比2017年的90位,增加了24位。
此舉正是對民營企業創新格局的鼓勵和肯定。
“AI先生”與候選院士
中國工程院曾在關於提名2019年院士候選人的通知中指出,我國民營經濟快速發展,湧現出一批優秀的工程科技人才,要特別關注對在民營企業技術創新中做出重大成就和貢獻的工程科技專家的推薦與提名。
不過,候選名單遠不是最終的結果,李彥宏能否當選院士,還是一個未知數,要走一套嚴格的選拔程序。
作為首位登上《時代周刊》的中國互聯網企業家,李彥宏素有“AI先生”的美譽,去年,作為海歸創業報國推動科技創新的優秀代表,李彥宏被授予“改革開放先鋒”稱號,有媒體評價他“用近20年時間將百度打造成中國乃至全球領先的科技企業,成為助推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實踐者”。
對於李彥宏的候選,數字經濟智庫副院長、國家關係學院教授儲殷就公開力挺。他說,中國工程院院士的評選範圍本來就是應用科技領域,李彥宏夠得上這個標準。也有人說,能把百度做成世界級的企業,李彥宏所花費的心力,一點不比搞學問的人少。“李彥宏把漢字的搜索技術發展到了空前的高度,他的貢獻絕對夠得上一個院士的頭銜。”
公眾為何要反對?
4月30日,在中國工程院對外公佈增選院士候選人後,“大漢丞相”等微信公眾號推文公開反對李彥宏當選院士。這篇題為《旗幟鮮明的反對李彥宏當選院士》的文章,歷數魏則西事件和百度搜索誤導患者到不法醫院求診現象,直指百度是一家在商業利益面前道德低下的公司,因而李彥宏被提名候選院士,不符合《中國工程院章程》中明確要求的“品行端正”這一條件。
截圖自微信公眾號“大漢丞相”,原文已被刪除。
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南京一家新型科研機構負責人持有類似觀點,她說,新科技服務於人類,這就需要每個互聯網和新科技的從業者都有基本的操守和底線,不能見利忘義。
災備技術國家工程工程實驗室副主任、北京郵電大學網絡空間安全學院教授辛陽表示,雖然說企業行為不能完全等同於個人行為,但一個企業出了問題,這個企業的一把手肯定要承擔責任,從這個意義上說,李彥宏顯然不適合當選院士。
不過,也有不同聲音。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學術界專家表示,評選院士不是評選道德模範,不應泛道德化。在他看來,針對科學家的道德標準,應該是科學界共同準守的一些行為規範,比如說涉及學術造假及科學倫理等方面的,必須旗幟鮮明地說不。
社會批評有助於釐清科學與道德界限
作為公認的技術控,李彥宏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成就有目共睹,但為什麼公眾對這麼一位“AI先生”候選院士有不同看法呢?這恰恰證明了,李彥宏與公眾心目中的院士形象,尚有差距。
從此次增選院士候選名單上看,無論是百度的李彥宏、王海峰,還是阿里巴巴的王堅、比亞迪的王傳福等,他們都是各自領域裡的“大咖”。他們的候選,讓公眾看到了大力簡除煩苛的國家決心,也必將極大激發民營企業的創新活力,讓科研人員潛心向學、創新突破。
在中國,院士往往被當作國家的脊梁。院士這個頭銜,不僅僅是頂級的學術榮譽,更是科學界的道德豐碑。因此,公眾對於院士有更高的要求和期待,實屬正常。反對李彥宏當選院士,絕對不等同於反對民營企業家當選院士,更不是對候選院士制度的否定。
從魏則西事件到競價排名亂象,這些年,百度屢受詬病。李彥宏也公開檢討並呼籲加強人工智能倫理研究,但顯然,李彥宏的努力,還沒有達到公眾的期待。
誠然,選院士不是選道德模範。但是,《中國工程院章程》明確規定,可被提名並當選院士的,除了要在工程科學技術方面作出重大的、創造性的成就和貢獻,還必須“品行端正”。根據《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工作實施辦法》的解釋,“品行端正”主要是指院士應具備優良的科學道德與學風以及良好的行為品德和端正的生活作風。
具體到李彥宏,增選院士時,個人道德水準是否應該和企業行為直接掛鉤?企業家應該承擔多大的道義責任?尚無明確規定。
因此,公眾的爭論有利於讓我們進一步釐清界限,有關部門也可據此出台更詳細的管理規則,這又何嘗不是一件好事?當然,就目前的情況而言,面對公眾關切,有關部門似有解釋回應的必要,李彥宏及百度方面,也應坦然面對質疑之聲。經過層層推薦和選拔,每一位候選人幾乎都“千錘百煉”,在增選院士時,公眾也樂於看到一些新變化和新氣象,但院士增選非小事,絕不能無視公眾的感受和外界的觀感。
《中國工程院院士科學道德守則》指出,院士在科學道德方面應該成為科技界的楷模,院士要接受社會監督,正確對待批評和投訴。“對於批評意見,要本著’有則改之、無則加勉’的原則虛心借鑒,必要時作出實事求是的答复。”雖然還沒有最終被增選為院士,但在質疑面前,李彥宏及百度方面的所作所為,讓公眾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