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ASC的第八年
“糟了,功率要超了!2700!”ASC19(2019 ASC 世界大學生超級計算機競賽)決賽現場,一位同學一邊盯著會場實時功率顯示屏,一邊緊張地對隊友說道。經歷兩天的系統調試、兩天的正式競賽以及半天的現場答辯,4 月25 日,ASC19 優勝團隊揭曉,
台灣清華大學首次奪得冠軍,清華大學獲得亞軍,中山大學摘得e Prize 計算挑戰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得最高計算性能獎,中山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成為ASC 歷史上首個“超級團隊對抗賽”優勝者。
ASC 由中國倡議成立,與美國SC、德國ISC 並稱全球三大超算競賽。從2012 年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規模的大學生超算競賽之一,經歷了參賽報名隊伍從中國到亞洲,再到世界的升級,今年更是吸引到來自全球的三百多支隊伍。
這一競賽以高校為基本參賽單位,每支參賽隊伍由5 名本科生加上1 名指導老師組成。在組隊結束之後,迎來初賽和決賽兩個階段。
初賽賽題包括單張圖像超分辨率SR、地球氣候模擬CESM 和超算基準測試HPL&HPCG,參賽團隊需在近2 個月的時間內熟悉賽題特點,想出優化思路並提交方案,最終,評審委員選出前二十名總分最高的隊伍進入決賽。
總決賽時間為4 月21 日-4 月25 日,二十強團隊在大連理工大學現場組建一台運行功耗不高於3000W 的超級計算機系統作為平台,完成一系列HPC 與AI 應用賽題。在初賽四大賽題的基礎上,ASC19 總決賽增加了基因測序組裝軟件WTDBG 及神秘應用。同時,ASC19 總決賽首次設置超級團隊對抗賽,二十強隊伍將通過現場抽籤的方式組成5 個超級團隊,以跨團隊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Fluidity 賽題的挑戰。
現場
雖然比賽已經塵埃落定,但這次的參賽經歷對每位同學來說,都是一筆難得的財富。不僅能使自己的編程能力、應變能力得到鍛煉,還能結交良師益友,學到新的東西。
“長胖十斤”
決賽最後一天,來自山西大學的參賽同學對雷鋒網表示,他和另一位隊友,在參加比賽期間,蹭蹭蹭,一人胖了十斤。“因為每天喝三杯奶茶”。
今年對於山西大學ASC 參賽團隊來說,是歷史性的一年。在陪跑三年ASC 競賽之後,終於第一次挺進二十強。初賽剛好在春節期間,他們只在家呆了不到兩週。因為很多地方還不太熟悉,所以整個寒假都在嘗試。
能進入二十強固然欣喜,隨之而來的,也是一系列挑戰,強大的對手太多。清華大學在三大國際超算競賽中累計獲得11 次冠軍,中山大學曾獲得過ASC 最高計算性能獎、e Prize 計算挑戰獎,台灣清華大學曾蟬聯2 屆美國SC 大賽冠軍並獲ASC13 大賽亞軍。
而在與雷鋒網(公眾號:雷鋒網)的交流過程中,面對這些競爭對手,山西大學的同學也一直在自我調侃,心態極好,自稱“快樂的肥宅”。
“這次涼了”
雖然此次比賽拿到亞軍,但清華大學團隊的一名同學在最終結果還沒揭曉時,就對雷鋒網AI 科技評論表示,今年涼了。“今年在CESM 上不是很順,沒有跑起來,而最後的神秘應用——解物理學方程,因為時間不夠,也沒能跑出來。”
其他團隊對此的評價是,清華大學說自己涼涼,並不是真的涼。現在看來,確實如此。
這位來自清華大學的同學曾參加過美國SC 超算競賽,與SC 相比,此次競賽給他的感覺是,比賽規則更明確、限制更多。相較起來,他認為ASC 挑戰更大。“國內的隊伍比起國外團隊水平更高,大家都很拼。”在他看來,ASC 也是一場健康的比賽。“這次不需要熬通宵,不像SC,需要48 小時不間斷比試。”
而對於試題的複雜程度,他表示,每個試題各具千秋。CESM 考察編譯能力,wtdbg 雖然編譯簡單,但是優化系統會很麻煩,而SR 比賽,你永遠不知道上限在哪裡,得永無止境優化。
賽后
去年的冠軍團隊清華大學今年敗北,在ASC 中永遠被壓制的台灣清華大學終於“一雪前恥”,拿下首個ASC 冠軍,賽后接受媒體採訪時,對於拿到冠軍的決定性因素,台灣清華大學表示,一方面,因為此前有過ASC 以及一些美國超算比賽的經驗,另一方面,在這次的比賽中,發揮比較穩定,在隨機應變上做得比較好。
清華大學此次與冠軍失之交臂,不免讓人心生遺憾,他們表示,能奪冠當然最好,但是另一方面,同學們有收穫、也有成長,這足夠了。
“自從參加超算比賽以來,基本上每年都會有1-2 位隊員在本科畢業時選擇在高性能研究所繼續深造。高性能方向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澱,讀研究生之後還得先熟悉兩年左右才能有產出,參賽選手就不一樣了,他們在本科時的相關積累已經很多,進組之後,對於計算機系統也好,高性能計算也好,以及一些前沿問題,都可以直接上手做研究了”,清華大學的帶隊老師如是表示。他也進一步談到,通過這一比賽來培養清華超算的接班人,這是他們更想做的事情。
如何看待此次的競爭對手台灣清華大學奪冠?清華大學團隊表示,兩岸的清華大學有過很多交流,大家也一起參加過程序設計競賽。在這次的比賽中,台灣清華大學發揮得更加穩定,他們一直以來都有奪得冠軍的實力,在這次比賽當中取得冠軍,祝賀他們。
而台灣清華大學談起清華大學時,也認為他們是交流的對象,而不是競爭的對手。他們表示,雙方有很多互動,在互相學習,這也是從比賽中可以獲得最多收穫的地方。“北京清華一直表現得非常優秀,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今天能夠贏過他們,這也非常不容易。”
試題
決賽共有七大賽題。
HPL&HPCG 是國際通行的超算基準測試標準,要求超算系統的運算性能、內存容量、帶寬以及互連性能之間取得平衡。與廣泛使用的HPL 基準測試相比,HPCG 評測標準更加複雜,但HPCG 更容易反映出有限元法和流體分析等超算實際應用的性能。
CESM 賽題要求參賽大學生隊伍利用超級計算機,要求所有隊伍在限定時間內完成數年內CAM4、CAM5 兩個大氣模式的計算,以及在二氧化碳濃度翻倍的條件下CESM 的全模式計算,讓大學生們有機會接觸到目前國際上最前沿的氣候變化科學工程。
圖像超分辨率SR 技術是近幾年來廣受關注的一項視覺計算技術,其目標是將低分辨率圖像恢復或重建為高分辨率圖像。ASC19 要求各參賽隊伍自行設計圖像超分辨率算法並訓練相應的AI 模型,利用超級計算機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將模糊不清的圖像還原成高分辨率圖像,同時在相似度上符合標準。
此外還有基因測序組裝軟件WTDBG、神秘應用以及今年新設立的超級團隊賽三大賽題。
隨著AI 逐年火熱,今年的SR 賽題也成為關注的重點。SR 賽題支持單位代表、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程健對雷鋒網AI 科技評論表示,比起我們在Kaggle、天池上常見的計算機視覺比賽,此次的SR 比賽有著約束條件,將功率控制在3000W以下,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簡單的模型,這樣更貼合實際。而比賽的考核方式也會相應發生變化,傳統的考察就是將PSNR 和SSIM 作為度量指標,這次的比賽綜合性更強,最後的考核會權衡選手對系統的設計、對算法的設計等多項因素。
ASC 組委會委員劉軍錶示,可以看到,參賽同學煥發出非常強烈的熱情和動力。十年樹木,百年樹人,他說道,每一年都能感受到新的進步和變化。從八年前的27 支隊伍參賽,到今天的300 多支來自全球的高校隊伍參賽,團隊水平越來越高,比賽難度也越來越大。而每年也有一些黑馬突圍,如2017 年第一次進入總決賽的濰坊學院,創下3000W 功耗約束下每秒31.7 萬億次浮點運算性能的佳績,打破國際超算競賽HPL 計算性能世界紀錄。
他表示,正是有許許多多這樣的案例和鼓勵,越來越多的青年學生開始了解ASC,了解超算,學習超算,超算這種原來更多是在像牙塔里陽春白雪的高科技,普及率越來越廣。“希望這樣的比賽,對於超算能夠作為基礎性的尖端科技,去改變科研創新和推動社會進步,起到積極的作用。”
長江後浪推前浪,期待明年看到更多的新生面孔。
附ASC19 完整獲獎榜單:
- 冠軍
台灣清華大學
- 亞軍
清華大學
- 團隊競賽獎
中山大學、太原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
- e Prize 計算挑戰獎
中山大學
- 最高計算性能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應用創新獎
哥倫比亞EAFIT 大學、暨南大學、南方科技大學
- 最佳人氣獎
南方科技大學和哥倫比亞EAFIT 大學
- 一等獎
中山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暨南大學、福州大學、南方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華中科技大學、哥倫比亞EAFIT 大學、北京大學、山西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德國埃爾朗根-紐倫堡大學、電子科技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華沙大學和華沙工業大學聯隊、韓國成均館大學、愛沙尼亞塔爾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