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Galaxy Fold非典型評測:不如來聊聊折疊屏玄學
三星Galaxy Fold來的很突然,媒體老師們都沒準備好,有的老師凌晨三點開了40分鐘箱,有的老師幾個人通力湊了篇24小時體驗。而我,只摸了一晚上就被主編收走了。他總結了很多點,卻不願意幫我寫評測。不過也正好給了我時間,在初次接觸折疊屏真機之後,好好思考一下這種形態的本質。
1、手機還是平板?
按照三星的產品邏輯,既然都支持5G通信了,那麼Galaxy Fold必然屬於手機。
但採用內折方案,意味著展開後的7.4英寸大屏才是更高頻的使用形態,外屏只是作為折疊形態的輔助顯示。從這個角度看,Fold應該是平板。準確說,填補了手機與平板之間的某個尺寸。
這個尺寸作為平板偏小,除了mini比較特殊外,iPad基本都在10英寸上下,A4紙大小是平板的黃金尺寸。
作為手機,沒有廠商會做4:3比例大屏。如果不能折疊,這麼大無法單手握持也不方便裝進口袋。
所以我個人的觀點是:以核心使用形態維度評判,Fold是平板,但由於這部平板可以從中間對折,它又具備手機級別的便攜性。
2、為什麼是折疊屏
這個思考的維度就比較抽象了,我們往遠了說。
在iPhone 6 Plus推出之後,小屏旗艦iPhone SE也同樣可以吸引一部分人群,但到了現在全面屏時代,大家都在想著如何把屏幕做大。
無論劉海水滴也好,滑蓋升降也罷,目前屏幕尺寸幾乎已經達到了機身尺寸的臨界值。如果繼續保持傳統形態,在物理上基本不存在“破壁”空間。
所以如果想要進一步擴展手機形態的屏幕顯示面積,就需要打破二元壁壘,在三維空間中想辦法。
鋼鐵俠裡的全息投影離我們太遠,直接跳到三維顯示還需要解決隔空手勢觸控交互,微軟Hololens顯然不是手機的下一個形態。
但從三維空間中藉二維平面就容易多了,例如三體中的水滴展開,當然手機文明還沒那麼發達,所以就先從最簡單的折疊結構開始。
說明白點,就是折疊時屏幕處於三維狀態,展開後釋放二維面積,從而實現對傳統手機屏幕臨界值的降維打擊。
3、折疊不是目的
其實所謂的降維打擊,本質上就是用更大的屏幕進行視覺碾壓。比如看電影,IMAX巨幕肯定要比普通廳更爽。同理電子產品就觀看感受而言,iMac比MBP更爽、iPad比iPhone更爽。
那麼在這樣耿直的邏輯下,覺得Fold大屏很爽的老師,是沒見過iPad mini嗎?事實上,折疊屏的邏輯並非在於線性地擴大屏幕,而是利用了我們對於手機屏幕的“固有印象落差”。
在真正展開折疊屏之前,你無法建立具象的心理預設,仍然認為Fold只是一部手機,當展開後帶來平板一般的體驗時,就會覺得超出想像。
這種主觀上的情緒變化可以理解,但是你告訴我,這塊7.4英寸全面屏到底顛覆了什麼?除了可折疊之外,無非就是比手機大比平板小罷了。
所以折疊屏的邏輯不在大小,而在於是否能夠“以小見大”。
換句話說,只要能在手機的體積限制內帶來更大的視覺體驗,就算不通過折疊方式實現、甚至不是屏幕,我都可以送上一句Amazing。
折疊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記住,你要的是大屏,而非折疊。
4、Galaxy Fold
如果你認可或者部分認可上述觀點,我們再來看三星Galaxy Fold這款折疊屏產品。以下內容大多數是在“挑毛病”,如果引起不適請及時右上角點X。
Fold機身重量263g,合起來轉軸處厚度17mm、最薄處15.5mm,展開保護框厚度7.5mm、內屏厚度6.9mm。
又重又厚,是折疊屏帶來的直觀副作用,放在傳統手機形態中這是難以想像的,但請注意這並不是Fold高頻使用形態,其實展開後內屏厚度僅6.9mm,要比大多數傳統手機都薄。
機械開合結構,官方宣稱20萬次壽命。假設平均每天100次,能堅持2000天大概五年半,耐用性沒有問題。但轉軸處存在縫隙,強迫症可能受不了。
不過我覺得折疊形態下的這些缺陷都可以忍受,因為它們絲毫不影響展開形態的平板使用體驗,既然不影響核心體驗那就不是主要矛盾。
然而Fold展開後並不是一塊完美的全面屏。右上角缺失,還是保留了內屏前置攝像頭。
拋開以上這些缺點,這是三星目前顯示面積最大的Dynamic AM OLED屏,它確實可以給你比任何全面屏手機更震撼的視覺體驗。沒別的原因,就是因為大。
至於外屏,更多時候承擔輔助功能,例如顯示一些通知消息或者直接撥打電話。
折疊形態也不是不能當做手機用,前提是你受得了細長小屏以及板磚厚度。還是那句話,這並不是Fold核心體驗形態。
同理,內外屏之間的交互轉換也不是核心矛盾,Fold只要做好從外向內的界面適配,確保展開之後直接進入大屏視界就好。
應用適配問題不大,直接橫向比例拉伸,就能帶來遠超手機的閱覽效果,雖然大屏不一定帶來更多信息量,但看起來一定更爽。
分屏交互類似iPad,窗口比例可以微調。存在左右主副屏關係,副屏應用可以窗口化、最小化、或者全屏顯示。右側可以進一步分出上下兩塊小屏,還能調換不同窗口之間的位置。
相冊照片可以直接拖拽到微信發送,但大多數應用之間暫時還無法進行拖拽操作。相比傳統手機Fold大屏更適合分屏模式,但能否成為高頻操作還有待驗證。
5、折疊屏抗性
作為國內收到Fold評測機的科技媒體之一,我們在本週一4月15日當天就第一時間撕掉了出廠自帶貼膜,跟國外媒體一樣當時並不知道不能撕。
比較幸運,在為期四天左右的正常使用過程中,這台Fold暫時還未遇到類似The Verge的凸點問題,或者彭博社的顯示異常問題。
但可以確定的是,撕掉貼膜後,裸露的柔性屏表面並不具備良好的外力抗性。我人為地用指甲蓋在其表面戳出凹點,第二天這些痕跡仍然存在。
對此三星回應彭博社稱,這層“Special protective layer”保護膜是主屏的一部分,如果撕掉可能導致屏幕損壞,將全面調查故障手機確定問題根源,並表示零售版將清楚地告知消費者這一情況。
事實上三星為柔性折疊屏做了多重保護,除了不能撕掉的表層貼膜外,折疊主屏一圈凸起的邊框,也是為了防止柔性屏接觸。
普通形態手機,屏幕最外層均覆蓋堅硬玻璃材質,抗刮擦性一般在莫氏硬度6以上,甚至能夠經受鋒利道具暴力測試。
去年底我們曾採訪康寧大猩猩玻璃全球副總裁Scott,對方表示柔性玻璃技術仍處於研發階段,不確定什麼時間能夠供應,所以折疊屏目前只能通過柔性塑料貼膜保護,這可能也是三星Fold選擇內折這種相對保守方案的主要原因。
關於可靠性問題,三星Fold遇到的華為 Mate X可能也會遇到,所有打算推出折疊屏產品的手機廠商都需要做好充分驗證,再投放到消費者市場。
6、非核心部分
硬件配置包括相機都是非核心部分,因為這些都跟折疊屏沒有直接關係。
高通驍龍855,12GB內存,GeekBench跑分單核3502多核10826。512GB UFS 3.0存儲,AndroBench測試持續讀取速度1480MB/s,相比UFS2.0幾乎翻倍。
Fold一共有六枚攝像頭,怎麼拿都能拍到你。後置三攝規格跟S10類似,超廣+廣角+長焦全焦段組合。內外屏都有前置攝像頭,這就很冗餘了。
Mate X外翻方案對折疊屏利用率更高,只用一組後置鏡頭就能兼顧自拍,但同時也會面臨比Fold內折方案更嚴峻的抗性環境。
總結
然而不管怎麼說,三星都是第一個量產折疊屏手機的手機廠商。手機已經十多年沒發生過質變了,Fold以及接下來的MateX,都給我們帶來了眼前一亮的新事物。
不過冷靜思考一下,當年iPhone用觸屏交互幹掉了物理鍵盤,但折疊屏本質上仍然屬於“屏”的範疇,它幹不掉手機也乾不掉平板,或許只能作為一個分支補充。
當然折疊屏可以不斷地“幹掉”自己,讓這種形態融合手機和平板,甚至比它倆都好用。等到這個時候,折疊屏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