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本性是善還是惡?嬰兒天生就擁有道德判斷
據國外媒體報導,我們天生擁有道德指南,還是伴隨著我們成長而逐漸形成道德規範?幾個世紀以來,哲學家們一直在爭論人類本性是善還是惡。亞里士多德認為,道德是可以學習的,我們出生時是“與道德無關的生物體”,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認為新生兒是一個“道德白板”。
任何讀過小說《蒼蠅王》的讀者都會認為孩子們將成為成熟的反社會者,只是等待著從成人強加給他們的枷鎖中解放出來,進行一次祭儀,並殘忍地試圖殺死對方。
這場辯論最著名的兩種對立觀點分別是托馬斯·霍布斯(Thomas Hobbes)和讓·雅克斯·盧梭(Jean-Jacques Rousseau)提出的。霍布斯描述稱,人類是“骯髒”和“野蠻”的,人類興旺發展需要社會和規則約束他們的本能;之後盧梭公開批判他的觀點,認為如果沒有社會強加給我們階級制度所導致的貪婪和不平等,人類是溫和、單純的。
近期,一項發展心理學研究表明,人性中可能存在一些天生“善念”,或者更專業地講,至少孩子們能夠在較早年齡段擁有道德判斷。
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嬰兒的美妙世界》中一項研究表明,學步兒童傾向於“善念”行為。為了做到這一點,研究人員讓不足1歲的嬰兒觀看木偶戲,木偶戲中不同顏色的木偶外形以不同方式進行表演,其表演行為可清晰地被識別出對錯和善惡。一個紅色圓形木偶掙扎地爬上一座小山,而“邪惡”的藍色方形木偶試圖將它推下山,與此同時,“善良”的黃色三角形木偶向上推動紅色圓形木偶,試圖讓它爬山。
木偶戲結束之後,嬰兒們被問及最想要的木偶形狀:“邪惡”的藍色方形還是“善良”的黃色三角形,他們都選擇了後者,即表現出“樂於助人”和“大公無私”的三角形,甚至7個月嬰兒也做出相同的選擇。
這個實驗場景複製了2010年美國耶魯大學嬰兒認知中心的一項研究結果,進一步證明嬰兒選擇木偶是基於它們的行為,而不是其它變量因素(例如:對某種顏色或者形狀的先天喜好和熟悉程度)。當木偶戲以相反外形的木偶扮演角色時,嬰兒仍能選擇“樂於助人”的善念木偶。
2017年,日本京都大學一項研究採用了與木偶戲研究相似的方法,獲得了相同的結論。研究人員向6個月嬰兒播放3個類似吃豆人角色的視頻時,這些角色分別是:“受害者”、“欺凌者”和“第三者”,“欺凌者”猛烈地撞向“受害者”,將它撞到牆壁上,有時“第三者”也遭到傷害,“第三者”有時會介入幫助“受害者”,將自己置身於兩者之間,幫助“受害者”逃離。看完這段視頻之後,嬰兒們必須選擇他們喜歡的角色,大多數嬰兒會選擇“第三者”。
其他研究表明,嬰兒會表現出利他行為,例如:美國哈佛大學的“母愛研究”項目,在該項研究中,嬰兒並不知道他們處於被觀察狀態,但仍表現出善良和樂於助人,這意味著嬰兒的利他行為並非後天學習產生的,並非源自避開懲罰或者監視。
雖然這些研究無法完全反駁弗洛伊德和霍布斯的觀點,但研究結論似乎傾向於嬰兒天生喜好利他行為。(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