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滅了交流場景,看似便捷,實則為社會的一劑毒藥
2017年,美國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約翰• 羅伯茨(John G.Roberts Jr)在其孩子的畢業典禮上,以“我祝你不幸”(I Wish You Bad Luck)為題發表演講,他沒有祝福畢業生們擁有美好的未來,卻祝愿他們遭遇“不公、不幸、孤獨、被忽視、背叛”,字字珠磯,發人深省。
“在未來漫長的歲月裡,我祝福你時常感到孤獨,唯有如此,你才不會把良朋益友視為人生中的理所當然;我祝你有機會感受足夠的痛楚,唯有如此,才能讓你感同身受,從而對別人有同情的理解……無論我怎麼想,這些都將在生命中必然發生。而你能否從中獲益,取決於你是否能從你的不幸中領悟到想要傳遞給你的信息。”
“不祝你前程似錦,唯願你一路坎坷”,貌似無情,實則是閱盡人世滄桑後送出的最真誠的祝愿:不經歷風雨,無以見彩虹。
互聯網帶來的便捷生活,對於許多人、特別是年輕人來說,恰似一帖毒藥,正在解構他們認知自然、體驗社會的方式,全社會都應當警醒。
便捷,或許正在摧毀生活的品質
前段時間,中國大媽怒懟“無人超市”的段子刷屏。
大媽的話語樸實無華,卻道出了一個深層次的命題:什麼是人?什麼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生活?我們應當擁抱怎樣的變化?
馬克思在《關於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指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係的總和。”而締結種種社會關係的過程,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斷相見相識和相交的過程,這本身是一個人文的過程,一個溫暖和被溫暖的過程……即便是被認為“最物質化”的物權法,在本質上,調整的也不是人與物之間的關係,而是人與人之間,圍繞著物的佔有、使用、收益和處分而發生的關係。
人們要經常相見,生活才有意義。
例如,路邊街頭的便利店裡,店員正在悉心打理。你走進去,買一杯咖啡,店員熱情地招呼到“小伙子,今天穿得很精神嘛”,然後是一個溫情的微笑,或許你就會覺得陽光格外燦爛。孩子考試不理想,進入小店,買一個麵包,正在理貨的大爺說“小朋友,別洩氣,繼續努力,下回一定會考出好成績的”,或許就可以驅散小朋友心頭的陰霾……
而一旦無人超市消滅了這些傳統的超市,所有的交易都自主掃碼完成,沒有問候,沒有交流,甚至也沒有調侃,只有冷冰冰的人機互動,這確定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同樣地,酒店入住,前台服務人員問候一聲“您好!歡迎光臨!”離開時,他們再送上祝福“祝您一路平安”!這是多麼溫馨的場景,為什麼要搞無人酒店,為什麼要消滅這些人際互動的場景?
消滅你,與你無關。在電子商務如火如荼的今天,商業地產,正在經歷一場文明的屠殺。越來越多的商店關門,原來熙熙攘攘的商業街區,只剩下餐飲、房產中介和培育機構,許多路段甚至形成了無人街區。
現在,電商平台又把眼光瞄準了小菜場。通過大數據,他們了解了消費者家庭結構和消費偏好,進行精準推送,配送門店附近3公里範圍內,蔬菜海鮮30分鐘送貨上門。不難想見,不久的將來,在人口密集的城市中,小菜場也將大量關閉。
日益凋敝的街區,不復昔日的繁榮,道路上穿行的,是大量的外賣車輛,這是我們想要的生活嗎?
我們需要反思的是,互聯網發軔於美國,歐美國家的網絡基礎設施,未必不如中國,他們為什麼沒有大力推進電子商務?在這些國家,商業街區,依然人流如織。
英國一位爵士稱,中國允許電商如此快速地發展,這是社會經濟管理的嚴重失誤。他說,英國政府和企業家不是傻瓜,它們建幾個電商平台易如反掌,但為什麼不做?是價值判斷使然。英國政府知道,一個商業小店鋪,背後就是一個中產階級家庭,摧毀了它們的生存環境,那是社會的災難。這位爵士說,商業有其基本規律,它的作用不只是買賣商品,而更重要的一個作用是把人、公眾吸引到大街上去。當他們一家、兩家店鋪尋找,以購買一件滿意衣服的時候,他們很可能發生遠超過一件衣服價值的“隨機消費”。比如,夫妻兩個人逛街,可能產生餐飲消費,可能一起看一次電影,如果有孩子,他們還可能為孩子買些“過去根本沒想去買的東西”。而且,市民這樣的逛街行為,使得一個城市產生了巨大的活力,它是城市的重要景觀,也是人類生活的一部分。
對於政府和社會而言,消滅你,不再與你我無關,它關乎的是就業與社會穩定,關乎的是生活品質的定義與追求。
價值判斷與社會文明
我國公司法第五條規定,公司從事經營活動……必須遵守社會公德、商業道德……承擔社會責任。在總則裡旗幟鮮明地倡揚社會責任,幾乎是全球公司法的通例。資本總是帶有原罪,需要科以社會責任以衡平和矯正。
然而,缺乏價值觀的引領,資本裹挾之下的社會責任,卻經常淪為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此時,確立正確的價值觀,就顯得格外重要。在這個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的年代,終極追問是,如何處理人類與技術的關係?盧梭在《論人類平等的起源》中提出的經典命題是,科技發展必然伴生著人類文明的進步嗎?盧梭給了一個逆向的結論,認為人類應當對技術進步抱以積極而謹慎的態度,因為人類社會是一個人倫社會,是一個倫理意義上的存在。
當下,信息技術與生物技術的融合,正在催生能夠分析人類並跟人類展開交流的算法,這些算法的執行能力,將很快超越人類醫生、司機、士兵與銀行家,最終將數億人擠出就業市場。正當人們普遍擔心失業問題時,蘋果公司的CEO庫克卻更擔心人們像計算機一樣思考,沒有價值觀,沒有同情心,沒有對結果的敬畏之心。“科技本身是不夠的,一定要讓科技與文化、人文結合起來,才可以讓它理智。”已故著名物理學家霍金,也表達了同樣的擔憂。
無論技術如何進步,都不能以消滅人際交流為目的。在資金與技術裹挾著商業利益一路狂奔的路上,一個最本源的問題是價值判斷,即互聯網與信息技術的結合,是否應當大面積、全方位地向生活消費領域滲透?我們是否應當向歐美國家學習,將新技術更多地用於生產與製造領域?而在生活領域,慢,或許才是生命的本質。
生活的腳步,無須步履匆匆,緊趕慢趕,也趕不上地老天荒!
文|上海市司法局副局長、教授羅培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