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重罰款換來股價漲停視覺中國不該成為碰瓷榜樣
如果30萬元罰款就能為“視覺黑洞”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那視覺中國K線圖上留下的漲停大陽線更像是一種“利好”式示威。視覺中國,在宇宙黑洞照片的強光照射下,一夜之間從十多年的“維權鬥士”變成了“版權流氓”,虛擬的版權黑洞在真實的黑洞面前現了原形,“維權式營銷”的表象折射出“碰瓷式營銷”的本質。在如何維護知識產權方面,視覺中國用自己的行動,為大家至少上了三堂教育課。
課程一:打假與碰瓷。
在此之前,視覺中國曾是知識產權領域的職業打假人,其成功起訴的著作權案件多次得到各級政府和法院的充分肯定。但是,維權是一把雙刃劍,在利欲熏心的驅使下很容易走向敲詐勒索和碰瓷的歧路。視覺中國“劍走偏鋒”,以公司的形式組建律師團隊去敲詐勒索和碰瓷,完全超越了馬路上那種低級的、單打獨斗式的碰瓷伎倆。
課程二:維權式營銷。
視覺中國成功地構建了一個以訴訟推動圖片銷售的四步營銷策略。
第一步,促成誘導式侵權。視覺中國將圖片的免費使用、定期檢索技術、侵權索賠和交易成本有機地結合起來。對於中型公司,視覺中國會在侵權半年內發出索賠律師函;對於小型公司,視覺中國一般在侵權兩三年內發出索賠通知。
第二步,訴訟威脅獲取客戶。視覺中國目的是將侵權企業變成長期客戶,不接受刪除圖片、道歉之類的無收益和解方式。在面臨高昂的律師費、複雜的司法程序、侵權曝光和訴訟賠償的情況下,侵權企業大多會選擇和解方式,在小額賠償後簽約成為視覺中國的客戶。
第三步,組建大規模訴訟團隊。為了維護圖片著作權,視覺中國設立版權合規部,對未經公司授權私自使用的圖片進行維權。在“維權獲客、維權創收”的營銷模式中,律師和技術人員擔負銷售員和攝影師的職能。
第四步,無限擴大索賠額和客戶群體的範圍,打造碰瓷式維權模式。視覺中國利用先進的技術,將網絡上所有能搜索到的圖片都打上自家的水印標識“logo”,製造擁有更多圖片版權的假象。在一個“水印即版權”的模糊司法解釋中,視覺中國同時做著合法、誘騙和無賴的生意,以合法掩蓋誘騙和無賴的行為。
課程三:碰瓷式維權的必然性。
視覺中國的碰瓷式維權,不是一個簡單的“黑天鵝”事件,而有其必然性。
首先,成本與機會。知識產權法制的不健全和大眾對圖片著作權意識的淡薄,為視覺中國的侵權式營銷提供了現實基礎。即使真正的著作權人揭穿了視覺中國的把戲,也不願花費太多時間和金錢去公開起訴視覺中國,從而降低了違法者敲詐勒索的交易成本。
其次,博弈策略。視覺中國將海量取證、訴訟威脅、模糊的侵權和信息不對稱充分結合起來,把可疑的侵權人納入博弈範圍。侵權人不僅面臨先例判決的威脅,而且還有違法事實,更不知道視覺中國是否擁有真實的著作權,因而最優策略是簽長期合同。對於明確擁有授權的作品,視覺中國則採取試探、威脅並最終放棄的策略。
第三,濫用司法解釋。最高人民法院確立過一個圖片著作權的司法解釋:不管圖片來源或獨占性授權如何,誰最先打水印,誰就擁有圖片著作權。依靠這個司法解釋,視覺中國不僅將獨占性授權的圖片打上水印和維權,而且將非獨家獲得授權的作品、無授權的作品、公共領域的作品以及其他授權人明確擁有的作品,都打上自己的水印並進行“維權”。
第四,對賭協議推波助瀾。視覺中國借殼遠東股份上市時,簽訂了對賭協議,要求柴繼軍等17名一致行動人持有的3.88億股限售股在5年內不得出售,實際利潤不得低於承諾利潤,否則支付股份補償。在解禁期限和業績承諾的雙重壓力下,視覺中國最終在碰瓷式營銷的路上越走越遠。
終於,視覺中國被責令整改了。但是,30萬元的“從重”罰款,真能讓漫天要價式索賠伎倆、碰瓷式營銷方式和對無版權圖片的“維權式售賣”商業模式就此銷聲匿跡嗎?作為一家上市公司,視覺中國面對的不應該只是天津市網信辦的一紙罰單,版權部門以及證監會、深交所的監管又在何處?如果30萬元罰款就能為“視覺黑洞”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那視覺中國K線圖上留下的漲停大陽線更像是一種“利好”式示威。
何永江(南開大學國貿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