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三角區”真的可以在地震發生時保命嗎?
最近,中國的部分地區都發生了大小不等的地震,特別是4月18日13時01分,台灣省花蓮縣海域發生了6.7級地震,震源深度有24千米,據台灣災害應變中心官網消息,截至17時,全台共計17人受傷。同樣發生是這個月,北京懷柔區在14日12時47分,發生了3.0級地震,震源深度19千米,而就在一周前,北京海淀區上莊鎮附近也發生了2.9級地震。
地震帶來的災難,我們十分清楚,也經歷過那些因地震帶來悲痛。因此,在此前,都會有各種小知識告訴大家如何防範地震,在地震來臨時如何逃生救命,同時,在每次地震過後,網上總是會出現“生命三角”或“救命三角區”這些高頻。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救命三角區”真的可以在地震發生時保命嗎?
什麼是“救命三角區”?
“救命三角區”也被叫做“生命三角”,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傷的可能性就越大——這個空間就是傳說中的“生命三角”。如果地震發生時在床上的則要翻身下床,如果可能還要盡量接近外牆,伺機逃出。同理,在車裡的人要立刻出去坐在或趴在車邊。“生命三角求生法”是目前流傳最廣泛的地震求生法。在國內,歷經汶川、玉樹、雅安等地震後,這一理論也開始在網絡上大熱.一些人還根據拍攝的地震現場廢墟照片指示所謂的“生命三角區”,以推廣這一逃生方法。
其實,“生命三角”最早源於1985年,是國際救援者道格·庫普提出的避震理論,道格·庫普自稱“全世界最有經驗的救援隊長”,並稱自己曾在896座大樓廢墟間攀爬,救出12萬條人命;他在網站上發布大量圖片,顯示自己到過的廢墟:秘魯金礦坍塌、土耳其地震、希臘地震、日本火車站倒塌……還有“9· 11”那天的世貿大廈。因此他提出的理論聲稱:地震來時,要在能形成三角形空間的位置躲藏,“生命三角”由此得名,也被人信服。
1996年,庫普在土耳其嘗試驗證這一理論,他的團隊將20具人模型分別放置於一座樓內的桌子底下和旁邊,接著炸毀了那座樓房。現場清理報告指出,桌子底下的10具模型均被掉下的房頂“砸死”,而旁邊10具則全數“生還”。這個過程還被拍攝成名為“生命三角”(Triangle of Life)的紀錄片。庫普還批判了各國地震救援機構推行的傳統避難方式。按照他的說法,地震中使用“生命三角”求生,可以獲得90%的生存率,用傳統方法則會導致98%的死亡率。但美國紅十字會、地質調查局則公開反對這一理論。
“救命三角區”真的有效嗎?
當然,任何事情沒有絕對的對錯,“生命三角”的說法也一樣。有專家就表示,“救命三角區”的流行,表明了人們對於地震自救的關注,但眾多證據表明,在地震中尋找“生命三角”並非合理有效的做法。實際上,根據相關統計,一般地震中真正危險的是四處亂飛的殘骸和雜物,房頂可能從四面八方不同的方向砸下來,根本無法預料哪裡是那個最終的’生命三角’。而且,原本想用來幫你支撐的重型家具,完全有可能由於晃動先倒在你身上。
雲南省地震局有關專家認為,“生命三角”可遇不可求,地震發生時,由於無法預知地震的方式、倒塌發生的方向,就不知道什麼地方會有所謂的“生命三角”避震空間。因此,“生命三角”能不能救命,還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同時,地質學家和抗震工程學家也曾表示,房屋受到地震波襲擊時,可能發生各個方向上的平晃。坍塌也分成房頂平塌、牆體外倒、牆體內倒和房頂M形向下彎折幾種。所以,儘管觀察地震造成的廢墟,我們可以發現在一些位置上確實存在類似的“三角空間”。不過,在地震發生時,人們無法預先知道地震的方式、倒塌發生的方向,也就無法知道什麼地方會有所謂的三角“求生空間”。強調“生命三角”可能帶來的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原本你指望用來支撐“三角”的支撐物很快就倒下了。
遭遇地震記住要“伏地、遮蔽、手抓牢”
在地震中,人很難移動位置。移動的距離越遠、時間越長,在這途中受到各種雜物襲擊的危險性也會大大增加。據了解,在美國地震最頻繁的地區加州開展的公共健康調查顯示,在地震中,人們跑來跑去找地方躲或者猶豫不決,確實會大大增加被飛在空中的東西打中的概率。
美國紅十字會災難教育部前主管洛基·羅普斯(Rocky Lopes)表示,根據對加州地震生還者所作的綜合統計,地震最危險的傷害因素並非轟然塌下的屋頂,而是四處亂飛的物品和碎玻璃。因此,地震時“躲在桌底”的傳統方式仍然是最有效的。並且,要做到“伏地、遮蔽、手抓牢”(Drop,cover and hold on)的地震保護自身口訣。這個口訣教導大家,在地震來臨時要趕緊鑽到桌子下邊或用靠墊摀住最脆弱的頭部,手牢牢抓住桌子腿並做好桌子大幅度移動的準備。
相似的說法也來自台灣民間搜救組織,此前有媒體曾專訪過該組織的成員,他們表示,其實“生命三角”的做法在台灣是不合適的,可以應用“生命三角”的建築,台灣大概早就沒有了。台灣建築多由鋼筋構築,大地震中會彎曲成各種形狀,很多地方根本就沒有三角空間。
其實,在地震發生時,不是每棟建築都會在地震中倒塌,也不是每一場造成傷亡的地震都會導致房屋的嚴重倒塌,但幾乎所有會造成人員傷亡的地震中,都肯定會出現物品、碎玻璃亂飛的情況,它們帶來的傷害常常是致命的。
即便是發生了房屋倒塌這樣的嚴重情況,“伏地、遮蔽、手抓牢”同樣是有意義的。地震救援專家發現即使房屋倒塌了,桌子之類的家具也常常能為人們提供保護。而隨抗震減災工作的開展,“中國近年修建的七層以下居民樓採用現澆鋼筋混凝土的磚混結構,更高的則採取框架結構,也是現澆的,這些房屋的屋頂不會掉下來。 ”
各種方式都是為了讓大家在遇到地震時可以更好地進行自救,雖然方式各異,但都各有一番說辭,但唯一不變的是在遇到地震時一定不要驚慌失措,要鎮定地尋找一切生機。
最後為大家附上《地震安全手冊》,其是繼《地震搜救手冊》之後第二本譯自美國緊急事務管理局(FEMA)的地震災害相關資料。
為突發狀況準備趁手的的應急物品
1.水2.食品3.應急燈和備用電池4.便攜式電池供電收音機或電視機以及備用電池5.急救箱和急救手冊6.滅火器7.特殊用品8.重要的文件和現金9.工具10 .衣服11.寵物用品
一定要確保: 1.切斷保險絲或跳閘2.關閉煤氣閥門3.關閉自來水閥門。
如何安全渡過地震
當地震還在持續時,將你的活動範圍限制在周圍某個安全地點幾步以內;在晃動停止、確認安全後再離開室內。
如果地震時你在室內:蹲下,尋找掩護,抓牢——利用寫字台、桌子或者長凳下的空間,或者身子緊貼內部承重牆作為掩護,然後雙手抓牢固定物體。如果附近沒有寫字台或桌子,用雙臂護住頭部、臉部,蹲伏在房間的角落。遠離玻璃製品、建築物外牆、門窗、以及其他可能墜落的物體,例如燈具和家具。
如果地震發生時你在床上:請待在那裡不要動。抓緊枕頭保護住你的頭部。如果你上方有可能墜落的重型燈具,請轉移至最近的安全地帶。在晃動停止並確認戶外安全後,方可離開房間。地震中的大多數傷亡,是在人們進出建築物時被墜物擊中造成的。要意識到可能會斷電,火警以及自動噴淋裝置可能會啟動。切勿使用電梯逃生。
如果地震時你在室外:待在原地不要動。遠離建築區、大樹、街燈和電線電纜。
如果地震時你在開動的汽車上: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盡快靠邊停車,留在車內。不要把車停在建築物下、大樹旁、立交橋或者電線電纜下。不要試圖穿越已經損壞的橋樑。地震停止後小心前進,注意道路和橋樑的損壞情況。
如果你被困在廢墟下:不要點火柴。不要向周圍移動,避免揚起灰塵。用手帕或布遮住口部。敲擊管道或牆壁以便讓救援人員發現你。可能的話,請使用哨子。在其他方式不奏效的情況下再選擇呼喊——因為喊叫可能使人吸入大量有害灰塵。
( 注:文章部分內容及專家言論、地震安全等相關知識及全部配圖均來源於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