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蘋果和高通5G“三角戀”終結
在高通和蘋果達成和解後,英特爾隨即宣布退出5G智能手機調製解調器業務,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這場持續多年的“三角戀”算是走到了尾聲。在一份聲明中,英特爾表示,將繼續履行對現有4G智能手機調製解調器產品線的客戶承諾,但不會繼續推出手機領域的5G調製解調器產品,包括最初計劃於2020年推出的產品。這意味著和蘋果中斷5G芯片合作的同時,全球5G智能手機基帶芯片領域的玩家又少了一位。
基帶芯片用來合成即將發射基帶信號或接收解碼基帶碼,同時也負責把地址信息、文字信息、圖片信息進行編譯。基帶芯片是手機芯片裡的最重要的一環,由CPU處理器、信道編碼器、數字信號處理器、調製解調器和接口模塊組成。
每一代通信技術的更迭,都伴隨著手機品牌的洗牌,同時,手機背後的芯片廠商也將重新劃分勢力。5G智能手機基帶芯片承載著爭奪新一代移動終端話語權的重任,但受制於技術與市場等多重因素,目前全球能夠參與競爭的僅剩下高通、三星、華為、聯發科以及展訊。
從目前市場商用情況來看,華為和高通無疑是其中最具有比拼實力的廠商,華為的巴龍5000已經進入量產階段,而高通X55也開始面向終端手機客戶出樣,隨著蘋果的“助力”,5G基帶芯片技術上的“龍象”對決將變得更加激烈。
掉隊者
即便是作為芯片領域的老將,面對蘋果拋出的“繡球”,英特爾也有“力不從心”的時候。
“我們對於5G和網絡’雲化’的機遇感到興奮,但在智能手機調製解調器業務方面,顯然已經沒有明確的盈利和獲取回報路徑。”英特爾公司首席執行官司睿博(BobSwan)在4月17日的一份聲明中表示:“5G依然是英特爾的戰略重點,我們的團隊已經開發了一系列有價值的無線產品套件和知識產權。我們正在評估我們的選擇,讓創造的價值得以實現,包括在一個5G世界中廣泛的、以數據為中心的平台和設備的機遇。”
而在兩年前,面對眾多基帶芯片玩家,英特爾展現了足夠的信心,認為不同於先前發布的競品5G單模基帶芯片,XMM8160無需兩個獨立的基帶芯片分別進行5G和4G/3G/ 2G網絡連接,同時避免了使用單模5G芯片所面臨的設計複雜度高、電源管理與設備外形調整等問題,在功耗、尺寸和擴展性方面提供非常明顯的改進。
言外之意,這款產品有利於包括蘋果在內的客戶在5G跑道上實現佔位。但在首批5G手機的發佈時間表上,蘋果已經逐漸落後。
Canalys分析師賈沫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在芯片上,只有資金的投入不一定就能帶來實際的產出,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蘋果不想落後5G競賽,適時地做出妥協轉回高通似乎是最為穩妥的舉措。
5GModem的製造難度之大也許只有芯片公司能夠體會到。
隨著通信技術從2G/3G/4G向5G發展,基帶芯片也異常複雜,不但要將射頻、GPS等集成,更要支持多模製式,例如到5G時代,一個全制式手機要支持GSM/GPRS 、WCDMA、CDMA2000(1XAdv/EV-DORev.A/B)、GSM/GPRS/EDGE、UMTS(WCDMA/TD-SCDMA)、LTE(LTE-FDD/LTE-TDD)、5G等,基帶芯片複雜度與日俱增。
集邦諮詢(TrendForce)拓墣產業研究院分析師姚嘉洋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5GModem首先需要先進製程的支持,與此同時,也必須向下兼容2G/3G/4G的頻段,同時又必須擴大頻段,例如4GHz到6GHz的支援範圍,在4G時代,多頻多模的支援本已不易的情況下,頻段增加的確增加了不少設計上的難度。再者,5G手機的厚度與機身空間仍然相對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將5GModem的尺寸縮小到一定程度,也是技術難點之一。
他認為,對於英特爾來說,選擇退出的可能不外乎幾個原因,一是XMM8160的表現不如蘋果預期,二是避免英特爾在10納米的產能不足的問題再次上演,儘管英特爾未曾公佈XMM8160所採用的製程節點,倘若仍然是採用14納米,效能與尺寸大小表現恐怕不及高通的7納米製程的X55,但若採用10納米製程,若英特爾確定量產10納米製程,而英特爾又確定取得蘋果5G手機的訂單,這勢必會排擠到英特爾其他10納米產品的產能規劃,屆時,第二波的產能不足問題恐怕再次上演。
另外,隨著工藝技術不斷演進,高級芯片手機研發費用指數級增加,如果沒有大量用戶攤薄費用,則芯片成本將直線上升。華為曾向媒體透露7納米的麒麟980研發費用遠超業界的預估5億美元,展訊的一名工作人員則對記者表示,(5GModem)研發費用在上億美元,光流片就特別費錢,還有團隊的持續投入,累計參與項目的工程師有上千人。
“龍象之爭”
從2G到4G,包括飛思卡爾、ADI、德州儀器、博通、英偉達、Marvell在內的多家芯片廠商等陸續退出基帶市場,而5G時代,存活下來的廠商將會面臨更加嚴峻的市場環境競爭。
姚嘉洋對記者表示,由於5GModem的開發,至少都是12納米製程起跳,所以絕對是燒錢遊戲。雖然長期看蘋果仍然有機會堅持自研芯片的開發,但結合高通的和解、英特爾的退出,也表示5GModem的開發的確不易,未來兩三年內,較難見到蘋果推出自研5GModem的可能。
根據市場調研機構StrategyAnalytics的研究,2017年全球基帶芯片前五名分別由高通、聯發科、三星LSI、華為海思和紫光展銳佔據,英特爾排名第六。具體而言,高通在2017年基帶收入份額增加至53%,其次是聯發科(16%)和三星LSI(12%)。而從去年的手機出貨量來看,2018年華為海思的出貨量將會遠高於2017年的這個數字。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上述廠商均已發布了5G基帶芯片,而華為、高通的競跑速度更加快。
今年1月,華為正式對外發布了兩款5G芯片,其中一款就是終端5G基帶芯片巴龍5000,採用7納米工藝。彼時,高通尚未發布第二代產品X55。與X50對比,巴龍5000支持NSA和SA兩種組網模式,而且支持2G/3G/4G/5G多種網絡,性能更優。巴龍5000與X55屬於同一代產品,從發布的組網模式和下載速率等參數看,兩家產品各有千秋、不相上下。
雖然巴龍5000主要供華為手機內部使用,不對外提供,不過隨著華為手機市場份額的不斷上升,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其芯片市場份額。2月,華為首款5G折疊屏手機HUAWEIMateX全球發布,搭載巴龍5000,預計今年6月份有望對外發售。
而高通的X55正在向客戶出樣,預計今年底或明年初可以看到採用驍龍X55的5G終端。在MWC期間,高通還宣布推出了首款5G集成式移動平台。高通高級副總裁及4G/5G業務總經理馬德嘉稱,該SoC(系統級芯片)將於今年第二季度開始向客戶出樣,商用終端預計將於2020年上半年面市。從手機端來看,搭載高通5G芯片的手機產品預計最快在年中上市。
其他芯片廠商則更看好2020年。聯發科總經理陳冠州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5G轉換商機會在2020年發生,2020年5G會帶來一波換機潮。他認為,5G芯片仍不成熟,需要在今年解決。
不過,隨著芯片行業進入寡頭之爭後,對技術資源的搶奪也越發激烈。
雖然三星曾經是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代工方,但隨著台積電的入局,製程工藝技術被逐漸拋離,而高通也逐漸從三星代工轉向台積電,台積電7納米今年預計將獲得超過50個專案採用,年營收將超10%。
“一般都是量產了公司才敢對外正式發布。”聯發科的一名負責人表示,“目前產業對5G芯片的期待很高,每一家廠商都希望搶奪第一。”而華為的一名負責人則對記者表示:“用戶真正用上才叫商用,並不是發布越早越佔優勢。”
不管怎樣,移動通信基帶市場是一場長跑,不能跟隨就要掉隊,對於任何一家芯片廠商來說,未來5G領域的技術之爭都是一場生死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