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謀劃建設加氫站成本仍比充電站貴3倍
加氫站建設或許正迎來最好的時機。近日,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赴廣東開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編制調研。其中,調研組實地了解了國鴻氫能、佛山飛馳、愛德曼氫能裝備、重塑科技等企業氫燃料電池汽車及關鍵零部件的研發及產業化情況,以及雲浮、佛山等市加氫站建設運營情況。
4月17日,國鴻氫能常務副總經理張哲軍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氫燃料電池汽車的爆發受到加氫站建設的進度影響,相信爆發的這一天快到了。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推動加氫等設施建設”,將加氫站建設的任務提高到了國家統籌層面。
早在2017年,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牽頭編制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路線》就明確提出,到2020、2025、2030年分別建成100、300、1000座加氫站。
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梳理近期各地市的相關政策文件發現,包括浙江、上海、重慶等地都提出了加氫站建設的相關規劃。到2020年,全國100座加氫站的目標或不難實現,這將為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發展初步奠定配套基礎。但從業內人士的反饋來看,加氫站真要達到一定規模,還存在成本、大眾接受度以及整個氫燃料電池汽車行業發展等阻礙。
多地發布加氫站建設規劃
3月26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和發改委聯合發布《關於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指出在6月25日過渡期後將不再對新能源汽車給予購置補貼,轉為用於支持充電(加氫)基礎設施“短板”建設和配套運營服務等方面。
4月8日,發改委發布《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年本,徵求意見稿)》,其中,高效制氫、運氫及高密度儲氫技術開發應用及設備製造、加氫站被列入鼓勵類項目。
關於加氫基礎設施建設,多個省市迅速跟進政策。
上海在近日提出,除新能源公交車、燃料電池外,新能源汽車將取消補貼,轉而建設充電樁和加氫站。上海市經信委副巡視員史文軍介紹,除了嘉定加氫站施行建設外,金山、奉賢、臨港也將加快建設,完善新能源汽車環境。
重慶在4月13日透露,預計今年內要先後在南岸區、兩江新區、北碚區、長壽區各建1座加氫站。
4月15日,浙江省發改委發布的《浙江省培育氫能產業發展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提出,到2022年,氫能供給基礎設施網絡加快佈局,建成加氫站(含加氫功能的綜合供能站)30座以上。
在此之前,江蘇、湖北、廣東等地也已積極佈局氫能產業。今年3月,湖北首個面向社會車輛開放的固定式加氫站已經在武漢建成投用。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國內約有近20座加氫站(包括在建)。
2014年,財政部、科技部等部門發布關於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獎勵的通知,其中提出,對符合國家技術標準且日加氫能力不少於200公斤的新建燃料電池汽車加氫站,每站獎勵400萬元。
但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幾乎沒有企業去申請,這一補貼差不多算是停了,未來或許會有新的政策條文出來。
地方補貼也已陸續出台。以佛山南海為例,2018年出台《佛山市南海區促進加氫站建設運營及氫能源車輛運行扶持辦法(暫行)》,對單個固定式加氫站的建設補貼最高可達800萬元。
成本高企落地尚需時日
儘管政府給出了高昂的補貼,但加氫站的建設仍然成本高企。
中信證券的一份研報指出,加氫站是氫燃料車大規模發展的主要製約,建一個加氫站的成本在1500萬元左右,比充電站貴3倍以上。成本很大一部分是設備,還涉及到用地問題。
一位投資人告訴記者,加氫站佔地面積大,而且需要留出安全間隔佔地,在很多一二線城市,如果並沒有氫產業基礎或規劃,很難有動力去推動加氫站的建設。
華南地區一家氫燃料電池研發企業負責人也表示,建制氫站、加氫站的環評要求比較嚴格,當地政府對用地也有一定的考慮。
以2017年佛山啟用的全國首個市場化運作的加氫站為例,其儲氫能力為360公斤,每天能為10輛氫燃料電池公交車和20輛氫燃料電池轎車加註氫氣。據公開報導,該加氫站投入了1550萬元建設而成,佔地面積為6.7畝。
上述企業負責人向記者介紹,除了前期建設成本,還有後續的營運成本,在氫燃料電池車沒有達到規模化生產的情況下,加氫站的運營成本也會特別高。
一方面,氫燃料電池汽車擴大生產規模的前提之一是要有相應的基礎設施配套,但反過來,車未達到規模前又會制約加氫站建設的積極性。
張哲軍向記者介紹,二者之間需要跨越一個臨界點。假如加氫站的容量達到加油站的1/10的話,相信各方面的成本會迅速降下來。
中商產業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一份氫能源產業報告指出,國內發展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可遵循以下路徑:通過補貼和發展商用車,帶動加氫站等配套基礎設施的完善;逐步便捷的加氫設施支撐更多燃料電池汽車的用量;由此形成良性循環,最後再向乘用車推廣,擴展到更為廣闊的私家車領域。
在產業初期,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政策的支持至關重要。同創偉業科技行業合夥人張一巍告訴記者,像這種投資回報週期長的新興產業,在初期啟動時的確需要政府“扶上馬,送一程”。
此外,張哲軍告訴記者,目前國家還是將燃料電池用氫作為危化品而非能源去管理,各方面都比較嚴格。高壓儲氫其實非常安全,發生洩漏或燃燒時,氫氣會迅速擴散。但大眾往往對氫能源的安全性有一些誤解,這也會為加氫站選址造成一些障礙。
張哲軍錶示,推廣氫能源還需要科普,讓大眾有一個認識和接受的過程。但他對氫能產業的發展抱有十分樂觀的期待,“三五年之後吧,應該就比較成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