蝙蝠可能藏著長壽關鍵秘密:人類掌握了可活240年
專家指出,由於蝙蝠的冬眠和抗感染能力,它們體內也許隱藏著解開長壽奧秘的關鍵,美國馬里蘭大學開展的一項研究發現,如果人類能掌握蝙蝠的這些能力,壽命可達240年之久。科學家指出,有四種蝙蝠進化出了“極度長壽”的特徵,因此它們的壽命可以比其它蝙蝠至少長四倍。
菊頭蝠、長耳蝠、常見的吸血蝙蝠、以及至少一種鼠耳蝠的壽命都比同等體積的哺乳動物長四倍以上,通過研究已知蝙蝠種類的進化特徵,科學家發現,冬眠時間更長、或能夠更有效地保存能量的蝙蝠的壽命最多可延長八倍。
動物壽命往往與體型大小密切相關,大型動物的壽命通常比小型動物要長。例如,非洲象的壽命可達70年,而普通家鼠通常只能活一到三年。人類算是壽命相對較長的動物,壽命通常為同等體型的其它動物的四倍,但考慮到蝙蝠相對較小的體型,它們的長壽就更令人驚異了。有些蝙蝠可以活40年之久,比大小相似的哺乳動物長8倍之多。
馬里蘭大學教授、本次研究的主要作者杰拉德•威爾金森(Gerald Wilkinson)指出:“如果我們能像蝙蝠一樣長壽,按體積換算後,我們可以活240年之久。我們都想知道這些動物怎麼能活這麼久。而這類研究工作能幫助我們找到答案。”
該研究團隊對已知與壽命相關的特徵進行了分析,包括體型大小、是否有在岩洞中生活的習慣、是否冬眠等等,還包括一些之前未考慮過的信息,如雄性和雌性之間的體型差異。
威爾金森教授補充道:“在最長壽的幾類蝙蝠中,有三種都有冬眠習慣,還有一種是吸血蝙蝠。吸血蝙蝠可以調節自己的體溫高低,這在哺乳動物中非常少見。這種能力讓吸血蝙蝠能夠在無法吸血的情況下保留能量。科學家此前還提出,這種能夠忍受體溫變化的能力也許能提高哺乳動物的抗感染能力,人體內也會發生程度有限的體溫調節。當免疫系統試圖殺死病毒或細菌時,就會升高體溫、引起發燒。”
此外,雄性體型大於雌性的蝙蝠壽命相對較短,雌雄體型相同、甚至雌性更大的蝙蝠則壽命較長。在大多數種類的蝙蝠中,雌性的體型都比雄性大。但部分熱帶蝙蝠則與之相反,雄性的體型更大。在這類蝙蝠種群中,為爭奪雌性蝙蝠,雄性蝙蝠往往會進行“一對一決戰”。從進化角度來看,雄性體型更大顯然更佔優勢。雖然這對追求交配的雄性蝙蝠是件好事,但由交配引發的衝突也會導致雄性蝙蝠死亡率大幅提高。長此以往,種群總體壽命也許會因此縮短。
威爾金森教授表示:“科學家對尋找親緣關係相對較近、但壽命相差較大的物種有著濃厚興趣,因為這種現像說明,其中一種物種之所以更加長壽,可能是由較近期發生的一些變化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