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改革、降低成本京東物流的盈利焦慮
無底薪奔跑的京東物流,勢必是一場眾人圍觀的孤單旅行。京東創始人劉強東在4月15日凌晨發布的內部信中再次透露出對京東物流的焦慮感,焦慮一方面來自於取消快遞員的底薪,另一方面則來自於京東物流自身長達13年的虧損。毫無疑問,京東對重金投入搭建起來的物流網絡寄予厚望,但在京東物流的接連虧損之下,薪酬改革、降低成本、物流變現自然顯得迫不及待。
焦慮感
劉強東在文章中表示,為了增加攬收單量,增加公司收入,京東忍痛調整薪資結構。
京東物流薪酬改革的背後是上線許久卻表現平平的個人快遞業務。一位通達系快遞企業負責人對北京商報記者稱,京東的個人快遞業務是一個短期不可高估、長期不可低估的業務。儘管京東在個人快遞業務方面並沒有長期的經驗,但整體的物流框架已經搭建起來,服務企業多年的京東物流需要盡快調整思路和經營方式。
或許劉強東已經意識到京東物流在承接個人快遞業務後,需要一場自下而上的“變革”。當前,京東已改變了“底薪+提成”的薪酬結構,將底薪轉變成更有激勵性的業務提成,並增加快遞收件任務。彼時,京東物流相關負責人給出回應稱,京東物流獨立運營之後,不僅服務京東商城自身的訂單,還有大量外部訂單業務,大客戶業務以及個人快遞的攬件業務等,原來的薪酬結構已經不適應新的模式,因此在部分地區試點將底薪轉變成更有激勵性的業務提成。
降成本
拋開所有的情懷和大理想,是京東為快速做大個人快遞業務進行的調整。“將攬件的單量和薪資直接掛鉤,甚至規定超過一定攬件數量後,快遞員將獲得更高的工資。這種方式可以推動快遞員主動增加攬件業務,尤其是對更習慣送件而非攬件的京東快遞員來講。”一位和平里快遞網點負責人稱。
上述負責人解釋,網點能否賺錢在一定程度上和攬件量直接掛鉤,這也要和快遞員攬件量掛鉤,每單攬件的收入一般要比送件高出1元甚至更多。“沒有攬件哪來的派件業務?也不能靠天吃飯。”當記者問起攬件重要性時,上述網點負責人很激動地表示。
以北京地區為例,多家快遞公司採用前1-3個月底薪+寄件,此後便無底薪,劃分片區,無五險一金。快遞員可自行繳納五險一金。有些快遞公司承擔意外險,包吃包住。這也意味著快遞員工資收入與業務量相關。
在本輪調整薪資結構前,京東物流採用“底薪+績效+五險一金,劃分片區”的方式,屬於典型的“旱澇保收”模式,但是這樣的模式卻並不是一種能夠適應市場競爭的模式。隨著京東物流向外開放,不再僅服務於京東商城,尤其開始向個人攬件,需要採用更符合市場化運營的計件方式調整薪資結構。毫無疑問,京東之前採用“底薪+提成”的方式,可以較好地保障員工的經濟利益,改變薪酬結構、取消底薪,可以降低成本。
這顯示出京東想要快速發展個人快遞業務的野心,促使京東快遞員改變習慣,習慣派件同時還要習慣向個人攬件。一位京東快遞員送貨時對北京商報記者稱:“現在攬件和派件還是一撥人在負責,攬件量在增加,但是數量還很有限,對工資確實有影響。每天都在忙於送件,多少有些忙不過來,增加攬件尤其是不順路的攬件會讓工作量翻倍。”
急變現
京東物流的止損問題已經迫在眉睫。劉強東也對京東物流的情況向公眾交了實底,他稱:“京東物流2018年全年虧損超過23個億,這已經是第十二個年頭虧損了。如果扣除內部結算,京東物流去年虧損總額超過28億元……如果這麼虧下去,京東物流融來的錢只夠虧兩年的!”
在京東財報中,物流方面的數據從未直接公示。根據京東歷年的財報數據顯示,2017年,包含物流、技術創新和海外業務的“新業務”運營虧損20.7億元,2018年達到51.3億元。而物流就是“新業務”的一部分。
儘管如此,京東集團內部已經開始向物流要成績。2018年三季度財報後的電話會議中,京東CFO黃宣德表示,京東物流會對未來利潤率改善做出貢獻。“京東第三方市場業務增長很快,有一部分增長就來自於京東的物流服務。”黃宣德強調。
2017年,京東物流獨立出來,並且開始向第三方開放,這也意味著,京東物流不再只是“京東商城的物流”,而是轉向第三方物流,運營模式發生了根本的變化,開始自負盈虧。從這個時候開始,京東物流不再只是作為京東商城的運營支撐體系,而是真的要像一家“物流企業”那樣經營。
京東物流作為京東多年來投入人力物力最大的業務,砸出了用戶體驗的核心競爭力,未來也可能變成利潤中心。京東已經表現出對京東物流的期望,2019年1月,京東進行了大規模框架調整,京東物流一躍成為三大子集團之一,與京東零售、京東數字科技並列。獨立的京東物流是時候為資本市場提供一份高可信度的成績單了。
在業內人士看來,京東物流對上市的需求越發迫切,向第三方開放就注定在向市場要資源和利潤,要讓早期的巨額投入看到成效。與此同時,京東零售作為子集團之一,正經歷著大的架構調整,細微處的高管輪值、淘汰高管10%也隨之開始,這些也足以向京東物流釋放壓力消息。
北京商報記者 王曉然 趙述評/文 李烝/製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