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共青團點名視覺中國陷入“黑洞”
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曝光,一瞬之間,全網刷屏。十餘個小時後,因為這張照片,以“視覺內容”為核心的互聯網科技文創公司視覺中國再次刷屏。第一次刷屏關聯的是人的好奇心、求知欲、驚喜、意外,第二次關聯的,似乎主要是憤怒:黑洞照片進入視覺中國圖庫,原本“署名即可免費”的照片,被標註為不得商用。
有網友向其他人提醒:“版權被視覺中國弄去了!你們小心點”。另有評論在形容視覺中國時用上了一個詞“流氓”。
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發文:“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不過有意見的並不只是自媒體。共青團官微配上視覺中國圖庫中的國旗、國徽素材“@”視覺中國提問:“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共青團微博之下,一眾企業官微附上自家商標素材刷起評論,共同發出版權質問。
伴隨黑洞照片的火爆,視覺中國也陷入版權黑洞的爭議聲中。
黑洞引爆“黑洞”
剛剛過去的4月10日,對天文學和物理學界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六場國際新聞發布會安排在這一天,聚焦點,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張黑洞照片。
據公開報導,這張照片是在2017年4月由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項目(EHT)在全球使用8台望遠鏡進行為期5天觀測,此後又藉助近2年時間分析產生的重大科學成果,共有兩百多名科學家、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參與其中。
黑洞照片來源為事件視界望遠鏡合作項目
照片一經公佈,舉世矚目。歐洲南方天文台網站標註黑洞照片歸屬為EHT,根據相關協議要求,只要標清來源,即可自由使用,無所謂商用與否。中科院院士武向平也表示,照片一旦發布,就是全世界可以使用,只要標註是哪裡來的就可以。不過4月11日黑洞照片進入到視覺中國圖庫,相應標註則顯示為不得用於商業用途。
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錶示,“黑洞”照片歸屬EHT,視覺中國通過合作夥伴獲得編輯類使用授權。該圖片授權並非獨家,其他媒體和圖片機構也獲得了授權。但是該圖片根據版權人要求只能用於新聞編輯傳播使用,未經許可,不能作為商業類使用。商業使用一般包括廣告、促銷等使用場景,視覺中國並未獲得該圖片商業用途的權利。如未經版權人授權,用於商業用途,將可能存在風險。
視覺中國官方微博也發布了上述聲明,不過有網友曬出截圖顯示,視覺中國官微曾表示黑洞照片需要購買後才可以使用。而在此前媒體採訪中,視覺中國也向記者表示擁有版權,媒體報導使用需要先購買。
相關消息流傳開後,關於視覺中國的圖片版權問題迅速發酵。11日下午三點,共青團中央發布配圖博文提出質疑:“國旗、國徽的版權也是貴公司的?”
在共青團博文配圖中可見,有國旗、國徽進入到視覺中國圖片庫,並標註“版權所有:1995-2019©視覺中國”。其中國徽素材還標註了使用價格。共青團微博之下,南京蘇寧、南孚電池、360清理大師、健力寶、茅台、海爾等一眾企業官方賬號也集體評論,或質疑或調侃視覺中國對其相關圖片版權的授權情況。相關話題詞#共青團中央視覺中國#之後登頂微博熱搜榜。
共青團發博不到1小時,中國警察網也發布配圖微博@視覺中國,指出“警徽與其團不得用於商標、商業廣告”。由配圖可見,警徽素材也在視覺中國圖庫中。
視覺中國“無處不在”
視覺中國圖片素材“包羅”之廣,出乎意料。不過對一般網民來說,平常並不會與其發生糾紛,有問題的,是企業、媒體、自媒體等。
在官方介紹中,視覺中國定位為以“視覺內容”為核心的互聯網科技文創公司, 2014年在A股上市。介紹提到:“一圖勝萬言”,視覺內容已經成為連接媒體、品牌以及消費者的傳播媒介。優質內容已經成為互聯網的稀缺資源。公司將“內容”與“科技”相結合,建立了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核心技術的獨特商業模式。
具體模式如何?視覺中國在財報披露,公司與“版權視覺內容”的生產者簽署代理協議,獲得內容的分銷權;使用者通過公司平台付費獲得版權內容的使用授權,將內容廣泛應用於網站、App、社會化媒體(微信/微博等)、報刊、出版、影視、廣告創意、設計製作、社會化營銷等各種場景;相應的內容生產者獲得按協議約定的分成。
視覺中國核心商業模式
根據視覺中國最近一次披露的財報數據, 2018年初至第三季度期末,其公司合併層面營業收入7.0億元,同比增長20.97%;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35.31% 。其中佔上市公司總收入81.81% 的核心主業“視覺內容與服務”實現營業收入5.7億元,同比增長34.48%;核心主業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2.3億元,同比增長43.74% 。
核心業務貢獻的淨利潤超過公司最終實現淨利,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早先的2017年年報中,視覺中國還明確表示:公司擁有近乎壟斷的全球優質視覺內容資源。
視覺中國稱,在2017 年末,公司在線提供並每日更新來自於全球約30 萬名的簽約供稿人以及240 餘家專業版權內容機構的超過2億張圖片、1,000萬條視頻素材和35 萬首各種曲風的音樂或音效;同時為互聯網平台、傳媒、企業、廣告營銷公司、數百萬的社交媒體等客戶群體提供全方位的視覺內容與服務。
在網友的直觀反饋中,涉及圖片素材使用,視覺中國很難避開。自媒體“三表龍門陣”發布文章直言“天下自媒體苦視覺中國久矣”。結合前述國徽、國旗事件,文章評論道“這裡面或許體現了“視覺中國”的一個思路:管它呢,是圖片,我就佔個位,指不定哪天就能通過訴訟來牟利。”
在三表文章下,還有網友反饋,視覺中國銷售曾拿一批照片以維權為名要簽年框,“結果其中很多明明都是我們付給攝影師稿費的專欄圖片。更搞笑的是,其中一個作者跟我們說,根本就沒把照片授權給他們過。”
三表龍門陣文章評論
類似反饋並非孤立。在財報中,視覺中國提到了自己的企業願景:“視覺無處不在,視覺服務中國”。由此次網絡各方集體發聲來看,視覺中國本身在一定程度上確實做到了“無處不在”。
版權爭議由來已久
根據天眼查信息,視覺中國註冊於1994年5月28日,如此計算,則這家公司即將迎來25週年生日。生日之前的聲討,應該不會在其預料之中。
就網絡上企業官微紛紛質疑視覺中國版權一事,新浪科技諮詢了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他表示,企業logo版權歸創作者,也就是設計人員,但是企業一般會在委託或徵集作品時約定,歸委託方也就是企業所有,或轉讓給企業。視覺中國可能代理的是維權事宜,相關版權問題需要看具體情況而定。
視覺中國牽涉多少有爭議的版權問題,無法細糾。由黑洞照片,到共青團發聲,再到企業“維權”,可以印證視覺版權的確存在嚴重問題。
實際上海證券報於去年9月曾援引強韻數據統計,自2013年以來,視覺中國及其子公司共涉維權訴訟1000多起,平均每兩天一場訴訟。在天眼查上,則記錄了視覺中國自2016以來涉及的138起法律訴訟,其中多數案由涉及版權問題,如“侵害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糾紛”等。
很明顯的一點,對視覺中國版權問題的爭議由來已久。經緯中國創始管理合夥人張穎在此次事件爆發後,轉發了共青團微博,並調侃“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視覺中國的”。而在去年年7月,張穎對視覺中國的抨擊也曾引起外界熱議。
經緯張穎調侃視覺中國
張穎當時稱,視覺中國開發了一個系統,有組織地大範圍搜索未授權疏忽使用他們圖片的各種企業,然後漫天開價的要求巨額賠償,通常一個小疏忽一張圖片也不接受刪除,直接索取幾十萬人民幣的天價賠償,要挾企業簽年度合同,並對這種商業模式冠以“勒索”二字。
視覺中國創始人柴繼軍對刺猬公社做出了回應,據其描述, 2016年下半年,視覺中國版權追踪系統發現經緯創投的官方認證微信公眾號“未經授權使用”其授權代理的圖片,視覺中國提出14萬元的一攬子建議年度合作方案,與張穎微博所述“索取幾十萬元人民幣”嚴重不符。
柴繼軍還表示,公司內部從來不說“盜版”,都叫“未經授權”。“站在版權人的角度,攝影師希望侵權者支付高額賠償,但是視覺中國從行業的長期發展考慮,需要在當中要做一個balance。”他還回應了“釣魚執法”的問題——
“說視覺中國故意把圖片放在網上,那是對圖片行業生態不了解。這種說法對我們商譽是非常大的傷害。所有的內容創作者,都希望自己的作品被廣泛傳播,而不是僅僅’保護’起來,創作者獲得合理的授權回報是合理也是合法的。”
侵權理應賠償,問題核心在於,視覺中國“維權”是否正當。
餘波幾時平息?
創業黑馬創始人牛文文對視覺中國事件做出評論,稱這是“又一起忽視公眾價值觀的案例”。他指出:
“對帶有壟斷性的公司而言,公眾價值遠大於用戶價值、商業價值,一家長期無視公眾情緒的壟斷公司,實際上已是在危險中裸奔,可惜公司及創始人往往還自恃模式無敵科技創新甚至上面有人等等狹隘自大認知,對隨時可能到來的危機等閒視之。
另外,大危機不會突然來臨,如同大震之前小震不斷,之前一定會零零星星一再發生幾次不那麼危險的危機。但糟糕的是,創始人往往會選擇用危機公關的方式來壓下這些小危機,而不去從根本上認真反思及面對。
最後,壟斷的天敵,不一定是跨行冒從來的新挑戰者,而是公眾情緒+公權力。在公權力面前,任何所謂的科技壟斷、資本壟斷,都是渣渣。”
11日晚,視覺中國就國旗國徽、圖片事件公開致歉,“經查該圖片由視覺中國簽約供稿人提供,視覺中國作為平台方負有審核不嚴的責任,為此深表歉意!我們已對不合規圖片做了下線處理,並將根據相關法律法規持續性的加強審核,避免類似情況發生。”
4月11日晚,視覺中國官方忽然無法打開。
視覺中國4月11日股價走勢
另有值得注意的一點是,伴隨網絡質疑,視覺中國股票在4月11日並受收到影響,股價報收於28元,上漲3.02%。公司市值為196.16億元。不過據公開報導, 4月12日視覺中國將有3.88億股限售股上市流通,占公司總股本比例的55.39%,以28元/股算,解禁市值逾百億元。待開盤,或許出現震盪。
新浪科技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