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已有10萬用戶嚐鮮5G
無論是對於韓國的通信運營商,還是終端銷售者及消費者,5G上市是他們盼望已久的事情。此前韓國曾在2018年進行一項民調,受訪韓國消費者的76%表示“聽說過或關注5G”。據韓國三大運營商提供的數據,截至9日,韓國三大運營商使用5G費率套餐的用戶超過10萬戶,考慮到截至2018年年底,韓國境內的移動電話入網戶數共為6500萬戶左右。
這也意味著,在短短的一周時間內,韓國便有近2%的用戶加入“5G大軍”,這比韓國推出4G服務時的用戶增速快了近10倍;韓國一家移動運營商的負責人更是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僅其所在的一家運營商,由於受到來自客戶的巨大反響,導致入網系統一時出現故障,讓其“萬萬沒有想到”。
在首爾龍山區運營手機銷售店的金俊昊眼中,這場“5G風暴”十分令人出乎意料,他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其所在的店鋪在去年12月開始,就陸陸續續有一些用戶來諮詢5G入網的相關事宜,不過當時因為受到終端尚未上市的影響,因此許多消費者來諮詢5G,也只能讓消費者等待進一步消息,“感覺今天一天,已經說了很多遍這句話了。”金俊昊表示。
此後三星在其旗艦智能手機系列GalaxyS10中提供支持5G網絡的版本,雖然該版本在系列中價格最高,但仍然沒有攔住韓國消費者的熱情,僅金俊昊的店鋪,預售期間就有近一半的消費者選擇5G版本的終端手機,而韓國運營商方面的預售數據,也印證了金俊昊的說法。
據三星電子的公開信息,GalaxyS105G版本在韓國市場的廠家零售價為139.7萬~155.65萬韓元,該價格相較於三星此前推出的旗艦系列智能手機價格略高,不過據韓國媒體報導,由於受到市場份額爭奪的需要,部分運營商在上市後的首個週末便推出了近50萬韓元的大額補貼,以吸引用戶入網,而推出剛不到一周的旗艦手機便推出近40%的補貼,在韓國的手機市場尚屬首次,而根據韓國三大運營商所提供的費率體系,大體上5G套餐月費率為5.5萬韓元至13萬韓元不等,雖然每家運營商價格略有差異,但總體來講從8萬韓元的套餐開始,均提供無限流量及無限通話及短信。
在韓國高麗大學留學的小李告訴第一財經,雖然費率體系看起來不低,但由於韓國用戶大多數使用合約套餐,且4G時期的套餐分佈在3.5萬至12萬韓元左右,因此相比之下通信費用的負擔並沒有增加很多。
韓國高麗大學政經學院李國憲教授表示,韓國的手機市場長期處在飽和期,入網人數更是超過了總人口,且市場份額長期出現較為固定的背景下,三大運營商均有很大的誘因,在受到輿論關注的新興服務上投入大規模的資本,以改變現有的膠著格局。
第一財經記者通過測速軟件發現,在5G信號之下,測試出的下載速度最高能夠達到400~800Mbps左右,雖然低於理論下載速度峰值20Gbps,但仍遠高於韓國境內4G的平均下載速度20Mbps左右,且延遲控制在5ms以下。
不過,韓國運營商在推出5G服務的同時,也有部分用戶抱怨使用體驗的問題,部分韓國用戶在三星手機的相關論壇上提出,從5G轉換為4G的過程中會出現信號上的錯誤,雖然三星針對該問題提供了緊急補丁,但仍有用戶反映問題依然存在。而信號覆蓋層面,即便是站在首爾市區的光華門廣場,5G的信號也時常出現轉換為4G的情況。
這與韓國本土的5G基站設置有密切的關係,據韓國政府智庫數據,截至4月3日,韓國三大運營商在全境共設置8.5萬個5G基站,遠遠少於韓國境內4G基站的總數量44萬個,其中有近65%的基站集中在首都首爾及其周邊地區,另有20%左右的基站設置在其他直轄市境內,甚至有運營商將其93.8%的基站設置在首爾及周邊地區。
上述負責人向第一財經記者坦言,雖然主導政策的是韓國政府,但實際進行操作的則是終端企業和運營商,但受到5G網絡特性的影響,相較於此前的4GLTE制式,為了覆蓋同樣規模的地區所需要的5G基站至少會多出40%~60%。
“由於技術上的因素所導致,5G基站不僅需要在4G基站的基礎上加裝,還需要追加建設一些基站,而基站自身的成本也是不可忽略的因素,例如韓國大多數通信公司現正在使用的愛立信、三星等廠商的基站設備,因佈置的站點多為5GSA制式的獨立站點,涉及的成本較高;因此現階段的網絡佈局仍以人口密集的大城市區域,以及部分使用5G網絡的B端企業為主。”上述人士指出。
中國企業在構築韓國的產業鏈當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中國通信設備供應商華為宣布,為韓國運營商LGU+在首爾及首都圈地區提供5G基站設備及基帶裝置,而該地區也是韓國人口最密集且經濟活動最旺盛的地區。
據LGU+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告訴第一財經記者,如今華為設備在韓國共佈置了近10000台,僅次於三星電子,成為韓國5G的第二大設備供應商,且華為無論是從技術的成熟程度,還是性價比及性能上,均佔據著一定的優勢。
“一方面,政府機構和輿論不斷施加壓力,要求運營商降低5G的費率,但從運營商來講,建設5GSA制式的基站的投入成本反而有所提高,而且受到出生率的影響,也很難保證韓國本土有大規模的新用戶加入;因此現在運營商自身的困擾也在不斷增加。”李國憲教授表示。
李國憲教授也解釋道,從4G的運營實踐來看,中國製造商的設備要相較本土及海外產品單價低20%左右,而進入5G以後,基站自身的價格提高,導致兩者間的價格差距拉大,外加上中國廠商相較本土廠商擁有至少一個季度的先發優勢,這種有無形的成本差距,使中國廠商的設備,在希望先發佔據5G制高點的韓國更具有市場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