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爭奪5G商用首發打的是產業結構攻堅戰
為了5G商用的頭啖湯,韓國和美國開始了一次時間的賽跑。一位來自韓國運營商的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講述了4月3日晚間發生的故事:當地時間下午5點,該運營商負責籌備5G服務的部門正在緊鑼密鼓地準備上市活動以及其他籌備工作,結果一位女員工突然拿著海外媒體的報導找到他,上邊寫著“美國某運營商將於4月3日在美國兩座城市開啟5G服務”。
該員工所在的運營商內部立刻“打起了精神”,經過向公司高層及政府部門的匯報,以及“彷彿諜戰片”的商議後,雖然考慮到終端製造商的日程,無法將針對消費者的開通時間提前,但仍決定將原本打算在5日公開的“5G首髮用戶”提前進行開通,以搶奪“首個5G國家”的稱號。
事實上,加快上馬5G的背後,則是一場升級各國產業結構的攻堅戰。
美韓的較量
在慶祝儀式上,韓國總統文在寅表示,“繼寬帶網絡及CDMA以後,5G的全球首發將再一次使韓國主導全球通信產業的潮流,並引領韓國在延伸產業鍊及第四次產業革命中佔據主導地位”。
4月5日,韓國三大移動運營商(SKTelecom、KT、LGU+)宣布正式開始針對普通消費者的5G商用服務,並推出針對個人消費者的5G費率套餐,此後時隔一個週末的8日,韓國政府在首爾舉行紀念儀式,慶祝5G的商用化服務正式成功。
韓國產業研究院的一份報告顯示,現階段韓國境內共有121家企業,參加“狹義”上的5G產業鏈,不僅這個數字遠低於中國及美國,且其中個別大型企業在產業鏈的佈局佔據著過於重要的位置,以至於未推出終端能夠影響到5G上市的整個進程。
這份報告還指出,雖然韓國在速度上走在前列,但由於受到來自用戶群體、法律法規的因素,韓國若無法推出“變革性”的措施,很難保證長期主導全球5G產業的發展潮流。
來自於韓國本土的內容企業總經理金明洙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雖然現階段針對5G的聲音此起彼伏,但作為內容行業來講,考慮到其應當投入的成本,在無法保證用戶使用率的背景下,很難推出過多針對5G市場下的內容產品。金明洙所在的企業在內容行業具有一定影響力,被列為韓國5G產業鏈的核心企業之一,並和運營商有較長時間的業務合作。
無獨有偶,白宮科技政策辦公室副主任邁克爾·克拉希歐斯(MichaelKratsios)在一篇文章中也強調了美國對贏得5G全球競爭的渴望。他寫道:“在信息時代,能夠引領全球無線技術的國家將獲勝。為了保持美國的優勢,我們必須加速5G的開發和部署,5G能夠以遠高於4GLTE網絡的速度傳輸海量數據。美國已經是4G技術的全球領導者。由於我們在4G方面的領導地位,僅在2016年,我們GDP增加了1000億美元,創造了更多就業機會,降低了消費者成本,並開發了更先進的應用程序。”
全美最大電信運營商Verizon於當地時間4月3日宣布,在芝加哥和明尼阿波利斯市中心的部分地區推出5G移動通信服務。Verizon稱,公司的5G超寬帶網絡是世界上第一個適用5G智能手機的商用5G網絡。與韓國的針鋒相對恰恰說明,在5G競賽中,運營商都希望能搶先完成5G網絡的部署,獲得首發優勢。
去年9月,美國總統特朗普召集美國前四大移動通信網絡運營商AT&T、Verizon、T-Mobile、Sprint高管、FCC主席AjitPai以及立法者和特朗普總統的顧問等人員協商如何鼓勵私營部門投資5G。
同時,美國還發布了“5GFAST”戰略,主要包括三大內容,即為5G分配更多的頻譜資源,對5G商用部署更新基礎設施政策,以及更新過時的法規。
但是,金明洙指出,現階段宣傳5G過程中,主要著重強調的是物聯網、無人駕駛等新鮮事物,但這些事物“還沒有處在完善的階段”,且消費者也比較難以看到明顯的變化。“至少,在現有的階段之下,我很難說服消費者,寧願付出較高的代價及不便,讓他們選擇5G服務;畢竟,只是說打開視頻快了五秒鐘,還是遠遠不足的。”金明洙如此說。
發力應用是關鍵
為了以5G為開端,開拓人工智能、無人駕駛等新技術的普及和應用,文在寅表態將投入5500億韓元的資金,以支持產業鏈的成長與轉型。
“參考中美的範例,不難發現產業發展的背後,既有大企業的推動和創新,同時也離不開生態鏈上的中小企業的莫大貢獻,這一點上,韓國仍然有較大的欠缺和局限性,過度依賴於某個企業的創新成果,相當於對韓國的新興產業綁上一輛戰車,具有相當大的風險和不可持續性,而這種現狀也就導致,韓國雖然在速度上有所領先,但在標準及規則的設定上,卻仍然有所欠缺。”一位韓國政府產業部門內部要求匿名的高級官員告訴第一財經記者。
不難看出,韓國希望通過推進5G,製造社會話題,進而鼓勵產業資本進入新興產業的意圖。文在寅表示,韓國政府將在2022年前完成全境的5G無死角覆蓋,並包括5500億韓元的技術投資在內,和民間資本一道共同投資30萬億韓元,以佔有全球5G市場15%的份額作為目標,培養本土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並提出此後在政府及公共事業中,一律應首先考慮5G作為網絡基礎因素。
但一位了解韓國電信產業的業界人士告訴第一財經記者,韓國原定在3月推出5G服務,但由於受到GalaxyS10兼容測試的影響,不得不推遲至4月,這足以體現韓國本土在5G產業鏈的層面仍然較為單一,且依賴單家公司的趨勢嚴重。
隨著5G核心標準凍結,全球5G網絡的建設正處於激烈的競爭狀態,亞洲、歐洲已有多國完成頻譜拍賣。去年6月,韓國科技部宣布完成5G頻譜拍賣,成為全球首個同時完成3.5GHz、28GHz頻譜拍賣的國家。拍賣總收入為3.62萬億韓元。意大利5G頻譜拍賣的交易額更是達到65億歐元(約520億人民幣),比最初設定的底價高出40億歐元。
顯然,即使是5G發展最快的國家,要實現大規模商用仍然需要時間。中信建投通信行業首席分析師閻貴成在一次投資人電話會中指出,總體而言,美國、韓國和中國處於5G全球第一梯隊。在2018年年底前,美國、韓國都已經宣布了5G的小範圍商用,所以在節奏上他們會略快一些。
中國穩步推進
相比美韓對“世界第一”的執著,中國的5G產業發展頗為穩健。
央視報導,工信部部長苗圩在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表示,預計中國今年將發放5G牌照,他表示還是要根據終端的成熟情況,來適時發放5G的牌照。
至於大規模商用方面,苗圩表示,需要給企業一點時間,在全國范圍內先建設好5G網絡基站,為大規模商用提供基礎條件。他還指出,5G發展的關鍵詞是開放合作、統一標準。中國則為5G標準貢獻了三成專利。
在5G網絡推進和建設過程中,中國三大電信運營商都表示今年要謹慎投資。
中國移動新任董事長楊杰這樣描述5G帶來的挑戰:“5G將推動網絡架構發生革命性變化,運維管理複雜度持續提升,產業鏈關鍵環節和垂直領域應用尚待成熟,商業模式、經營方式有待創新。”
中國聯通預計,2019年的資本開支為580億元人民幣,其中60億到80億元用於5G投資。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表示:“5G剛剛起步,(今年)是元年,需要技術試驗和商用探索。”
中國電信執行董事、總裁兼首席運營官柯瑞文在2018年財報發布會上表示:“今年我們安排90億進行規模試驗,下一步會根據試驗情況、牌照發放情況和產業鏈成熟程度再決定是否進一步擴大或推進商用。”
與前兩者不同,中國移動並未明確公佈今年5G的投資,只表示“5G發展目標是基站的建設和規模投入要保持行業領先”。楊杰指出,不含5G投資,2019年中國移動的資本開支為1499億,“考慮5G的試商用投資,我們也會低於去年1671億的投資水平。”
電信分析師付亮表示,到目前,發放5G牌照的條件並不成熟,因為產業鏈多個環節還不具備商用條件。終端方面,今年上半年不可能大批量供貨,而且價格高、問題多。網絡方面,獨立組網標準還未最終確定。
他認為,目前運營商可以全方位實驗5G,並做好規模商用準備。雖然從表面看,我國進度遲了,但運營商降低了投資風險,用戶無需買第一代高價低質的終端。
但5G目前的技術依然不是很成熟,“設備依然還在緊鑼密鼓地研發和測試中,產業化還需要一點時間,因此運營商在這個階段就大規模建設5G網絡,其實並不現實。”閻貴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