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零售業年度報告:2018年總消費38萬億線下零售觸底後緩慢回升
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發布《2018-2019年度中國百貨零售業報告》,報告顯示,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8萬億元,比2017年增長9.0%,扣除價格因素實際增長6.9%,這是多年以來增速較低的一年。其中,限額以上零售業單位中的超市、百貨店、專業店和專賣店零售額比上年分別增長6.8%、3.2%、6.2%和1.8%。“增速放緩”成了各個業態的關鍵詞,線上線下都面臨較大增長壓力。
百貨業態經歷多年的轉型,面對限制三公消費與電商分流,在觸底之後終於有了回升的跡象。
1、總體發展持續向好
從百貨業發展的負面影響看,對百貨最大兩次影響,一是限制三公消費,二是電商分流,前者的影響已大致消化完成,後者也過了峰值,其它影響因素都是其次的、微弱的,所謂“利空出盡”。從正面利好看,主要是消費升級和政策利好,前者關於是降級、分級還是升級的討論很多,從大方面上一定是不斷升級的。政策方面,促進進口和關稅下調等,有利於百貨店的商品升級和價格下降、《電商法》限制了海外代購的無序發展,促進了高端商品消費的回流。
2、更多采用線上工具
線上線下融合是大趨勢,百貨使用線上工具的空間更為廣泛,人、場、貨的聯接都需要線上工具的支持。從技術和手段應用上,不僅限於電商網站,也包括公眾號、小程序、社群營銷、APP等。從實現的功能上,即包括商品查詢與訂購、物流服務,也包括基礎的信息溝通、會員維護、積分或優惠券查詢與使用、儲值卡查詢等。多種手段,發揮不同的作用。
3、併購重組案例多發
從長遠看,併購案例將繼續增加。一方面是市場不樂觀,部分企業銷售和利潤下滑,經營出現困難,需要找買家。另一方面,目前市場的增量非常有限,更多是存量資源的整合,經營質量好、確立了競爭優勢的企業,將主要通過併購方式,擴大規模。與歐美日發達國家的零售業相比,中國零售業的集中化程度依然很低,行業的併購整合有很大的空間,集中化是必然趨勢。大型企業具有較強的商品組織能力和後台建設能力,在併購中將處於更為主動的地位。
4、區域百貨優勢不減
百貨業整體上處於商業街區的核心位置,區域百貨的位置優勢更為突出,或者是位於城市中心,或者是在區域商業中心,有很多是自有物業,且在當地的品牌形象較好,普遍是當地時尚消費的首選。很多區域百貨公司還建立了完善的激勵機制、全面周到的服務能力和靈活的經營風格,其業績將保持穩定增長。
5、與購物中心的界限模糊
百貨店學習購物中心增加體驗元素,購物中心也有強化品牌商管理、擴大統一收銀比例的趨勢,大型百貨店和城市購物中心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種模糊或融合,是適應消費者需求的結果,也是提升各自能力的必然手段。
以上內容有中國百貨商業協會、香港馮氏集團利豐研究中心共同撰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