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重器”實現重大升級引力波事件或成為常態
2019年4月1日,全世界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迎來了一個期待已久的大事件:經過對激光、反射鏡及一系列設備的重大升級,位於美國的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 Laser Interferometer Gravitational-Wave Observatory,LIGO)與歐洲的室女座干涉儀(Virgo interferometer),大幅提升了自己的探測靈敏度,正式啟動了為期一年的第三輪引力波探測實驗(O3)。
圖|LIGO與引力波(圖片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升級後,LIGO 和Virgo 發現引力波事件的概率將顯著增加,開啟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新篇章。
三年半以前的2015 年9 月14 日,LIGO 和Virgo 成功探測到了由十幾億光年之外的兩個黑洞合併所產生的引力波,讓人類第一次觀察到了引力波——這個愛因斯坦在一百年前預測出的時空漣漪。短短兩年之後,主持LIGO項目的雷納·韋斯(Rainer Weiss)、巴里·巴里什(Barry C. Barish)和基普·索恩(Kip Thorne)就因此斬獲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足見這項發現帶給科學界的巨大震撼。
而在剛剛完成的這次升級中,LIGO 的靈敏度提升了40%,將人類探測中子星合併引力波事件的極限距離,從約3.6 億光年大幅提升至5.5 億光年。而Virgo的靈敏度則直接提升了將近100%。
LIGO 與Vigro 一共有3 台探測器,它們通過協同工作發現引力波事件的頻率,將有望從之前的三年多11次,提升至驚人的每週5 到10 次。也就是說,從前天開始,人類對引力波事件的發現速度,將從“涓滴細流”,變成“滔滔江水,奔湧不絕”。
從愛因斯坦開始,一百年來無數科學家夢寐以求、甚至奮鬥一生,才終於盼來了的幾次零星的發現,從前天起,將變成每天都可以期待的常態。對於這麼重大的進展,科學界是非常興奮的。
圖 | LIGO(圖片來源:MIT TECHNOLGY REVIEW)
除了黑洞合併,提升了靈敏度的LIGO 與Vigro 還有望發現更多的中子星合併、尚未觀測到的黑洞-中子星合併,以及其它一系列人們期待已久卻很難一探究竟的宇宙事件。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如果說,2015 年LIGO 與Vigro 第一次發現黑洞合併引力波事件的意義,好比於400 年前伽利略第一次把望遠鏡對準太空,找到了“日心說”的證據,將宇宙學研究帶入了全新時代;那麼這次改進之後的LIGO 與Vigro 將重新起航,這意味著使用引力波研究宇宙進入了常態化,並有望帶來重大科學發現的持續性大爆發。
什麼是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測儀?
根據廣義相對論的預測,當兩個質量大如黑洞的天體互相加速旋轉時,會產生如同水波漣漪一樣的時間與空間的變化——引力波。而當它們碰撞和融合時,則會產生一個較強的引力波。這個引力波會在宇宙中擴散,所到之處都會引起當地時空“比較明顯”的扭曲與畸變,從而被遠在地球的人類探測到。
圖 |黑洞融合時產生的引力波(圖片來源:NSF)
圖4|引力波會在宇宙中傳播。(圖片來源:NSF)
但這個所謂的“比較明顯”,依然十分微弱。質量、密度巨大如黑洞的天體,在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加速運動時產生的引力波,在到達地球時所能引起的空間畸變,大約只有十萬億分之一。相當於直徑1000 億倍於地球直徑的物體,出現了不到一根頭髮絲粗細的形變。因此,在預測出引力波的存在之後,愛因斯坦本人對於能否真正造出引力波探測儀,並沒有過多少指望。
圖| 當引力波傳播到地球時,地球的時空也會出現畸變,但這個畸變非常小。只有LIGO這樣的裝置才能探測出來。(注:圖中所示的畸變效果經過了誇大,但趨勢是這麼個趨勢。)(圖片來源:NSF)
直到一個世紀後,愛因斯坦的後輩科學家們,造出了LIGO。
LIGO 系統是由兩個相距3000 公里(分別位於美國南海岸的Livingston 和美國西北海岸的Hanford)且完全相同的探測器組成。每個探測器包含兩個長度為4 公里、佈置成L 形的真空管。在L型的拐角處,科學家們會發射激光束,並讓其沿真空管方向傳播。每束激光到達真空管末端后,會被鏡面反射,並沿相反路線返回。在同等的條件下,兩束激光應該在完全相同的時間返回源頭,由於乾涉效應,到達下圖右下角的光電探測器的兩束激光會相互抵消,因此探測器是探測不到激光的。
圖 |正常情況下,由於乾涉效應,到達下圖右下角的光電探測器的兩束激光會相互抵消(圖片來源:MIT)
然而,如果有引力波穿過探測器,根據愛因斯坦100 年前的預測,會使兩個真空管中的空間出現極其微小的拉伸與壓縮。儘管這個形變很小,但在真空管4公里的尺度上,足夠讓兩束光線的傳播距離出現激光波長尺度上的差異,使得到達光電探測器上的光線有時不再能互相抵消,探測器就會探測到激光。這種“失衡”雖然十分短暫,但已足夠讓科學家們從中發現引力波的踪跡。
圖 |引力波引起空間畸變,導致光線“洩露”到了探測器上。(圖片來源:MIT)
這次LIGO與Vigro做了怎樣的升級?
但這只是LIGO 的工作原理。真正的設備要比這些動圖複雜、精密得多。
1984年,在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SF)的推動下,加州理工學院與麻省理工學院開始合作設計、建造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
圖 |麻省理工學院的LIGO團隊。LIGO項目由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理工學院共同承擔。(圖片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1994 年,LIGO 正式開工,並於1999 年完工。
2002 年,LIGO 正式進行第一次引力波探測,雖然到2010 年都未能探測到引力波,但是累積了很多寶貴的實際運作經驗。
2015年,靈敏度升級10 倍以上的新LIGO 剛剛上線,就探測到了引力波事件。
這一次,LIGO 與Vigro 在之前的基礎上又做了大量的升級。
圖 |硬件升級中的LIGO(圖片來源:LIGO Scientific Collabration)
比如:
- 激光能量:激光的能量增強了一倍,使得探測引力波的靈敏度大幅提高。
- 反射鏡升級:位於Livingston 和Hanford的兩處LIGO設施都對反射鏡進行了升級。一共8個反射鏡中,有5個都升級成了更加強大的新型反射鏡。新型反射鏡的安裝給工程師們製造了不小的難題。
- 噪音控制:光子的隨機波動會造成量子噪音,從而增加測量的不確定性。這次升級中,科學家們通過使用一種叫做“壓縮光(squeezing light)”的技術,可以把一部分對於測量精度至關重要的相位噪聲,“轉移”到對於測量來說不那麼重要的振幅上,從而提高測量的靈敏度。
圖9 壓縮光設備安裝(圖片來源:LIGO Scientific Collabration)
這些改進花費了工程師們數月的時間。如今,精度提高了40% 的LIGO 和提高了100% 的Vigro 已經整裝待發,他們的目標,是人類從未到達過的宇宙深處。這是真正的“星辰大海”。
可能的新發現會有哪些?
更新後的LIGO 與Vigro 會有什麼令人激動的新發現?
常言道,沒有量變,就沒有質變。
由第二輪引力波探測實驗(O2)開啟的宇宙探索的“多信使”時代,如今將正式成為宇宙學研究的新常態。如果說11 次引力波事件的偶然發現,讓我們打開了研究宇宙的新大門,那麼隨著升級後多得多的黑洞融合、中子星融合等引力波事件的持續發現,將注定讓我們可以進一步探索出宇宙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著名科技雜誌New Scientist 在其網站上總結出了5 個可能會出現的新發現:
- 黑洞如何配對?
到現在為止我們還不知道兩個黑洞為什麼會來到對方身邊,彼此共舞。是產生它們的恆星根本就是一對?還是成熟的黑洞以某種方式通過與其他物體的相互作用被推到一起?通過觀察它們的旋轉是否一致,我們將有可能得到答案。
圖 |配對的黑洞(圖片來源:MIT TECHNOLOGY REVIEW)
中子星內部是怎樣的?
中子星的體積只有一座城市大小,但質量卻有一個恆星那麼大,是除了黑洞以外密度最大的星體。升級前的LIGO 與Vigro 曾經發現過一次中子星碰撞產生的引力波漣漪,升級後的它們將有可能通過更多次的發現告訴我們,中子星裡面到底藏著什麼秘密。
圖|中子星(圖片來源:NASA)
超新星內部又是什麼?
超新星爆炸是宇宙中最炫酷的“煙花”。這種爆炸極其明亮,過程中所突發的電磁輻射經常能夠照亮其所在的整個星系,可以持續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之久。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觀測到了不少超新星爆炸產生的電磁波——包括 1000 年前中國的一次觀測。升級後的LIGO 與Vigro 將有望探測到它們產生的引力波。這些引力波將有助於我們對超新星的內部進行觀測。
圖 |蟹狀星雲——宋朝人民見證過的超新星(圖片來源:NASA)
廣義相對論也會失效嗎?
2016 年,有科學家在對2015 年觀測到的引力波數據進行認真分析後表示,他們在黑洞邊緣發現了引力波的“迴聲”。如果他們是對的,就意味著黑洞周圍存在一圈高能粒子,稱為“火牆”。這與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相矛盾,意味著LIGO 在證明了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引力波的同時,可能也順便證明了廣義相對論會在黑洞邊緣失效。是真是假, LIGO 和Vigro 的第三輪觀測可能會解決這個問題。
圖14 黑洞(圖片來源:NASA)
甚至於,黑洞本身是否真的存在?
黑洞之所以被叫做“黑”洞,就是因為我們看不見它。我們只能看到氣體、塵埃和恆星落入其中,現在也能探測出它發出的引力波,但這還不夠。至少有一部分我們認為是黑洞的天體,可能壓根就不是黑洞:這些天體有著特殊的結構,不會坍塌為一個黑洞,但同樣會扭曲時空。如果我們能夠找到頻率顯著不同的引力波,就有可能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
(圖片來源:WIKICOMMONS)
以上的這五個問題,無一例外都是困擾天文學界的重大問題。
然而,這些問題的提出,都還是基於我們現在已有的對宇宙的認知。而在我們的認知之外,LIGO 和Vigro 將很有可能給我們很多未知的驚喜。
引力波探測一直以來都是是全人類的大事,早在2014年,中國就提出了“天琴計劃”。並且在今年的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中山大學校長羅俊院士也透露,位於珠海的“天琴一號”地面觀測台站已經基本建成,目前正在進行設備安裝調試,即將運行。“天琴一號”技術驗證試驗衛星預計今年年底前發射。位引力波探測地面模擬裝置進入可研階段。
前兩天,清華大學宣布成立天文系的消息(清華大學也是LIGO計劃的參與方),也引爆了無數網友“重新高考”的衝動,而這次LIGO和Vigro的升級,則是紮紮實實的天文研究“利器”的大躍進。究竟這次的升級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成果,我們暫時還不知道,但它已經讓科學界興奮異常,無比期待。
-End-
參考:
作者/靖海
來源:DeepTech深科技(ID:deeptech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