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基帶PPT大戰華為巴龍vs. 高通驍龍誰是真龍?
基帶,是智能終端裡負責上網、通訊、信號收發等最核心的芯片,手機沒了它就成了“板磚”。尤其是在萬物互聯的5G網絡時代,基帶就好比是打開5G大門的鑰匙,所有的智能終端都需要這個芯片來實現5G網絡互連。小小基帶,乃5G終端的關鍵!
上月發布的華為Balong 5000基帶
巧合的是,上月末華為正式發布“Balong 5000”基帶。此後不久,高通本月發布了第二代5G基帶“驍龍X55”。兩款5G基帶發布日期如此接近,想必都是各自當前最頂尖的技術。鑑於兩款5G基帶都是剛發布未上市狀態,我們不妨搶先來一場“5G基帶PPT大戰”。
本月最新發布的高通驍龍X55基帶
所謂的“PPT大戰”,只因兩者僅為新品剛發布階段,無實物可進行對比。但或許我們可以從PPT中的數據來找到一些差別所在。並通過當前兩款最先進的5G基帶設計方向,幫我們更好參悟未來5G終端的發展趨勢。今日此文,名為“對決”實為“科普”~
廢話少說,我們直接上乾貨!因為基帶涉及的頻段數據各類參數很多很複雜,為了避免讀者看完頭暈,我們採用問答的形式進行匯總,直接提煉精華。
Round ①:誰的工藝更先進?
這個問題如果在前幾天來問,那麼答案顯然是華為Balong 5000,因為這是業界第一顆採用7nm製程工藝的5G基帶芯片。不過在華為正式發布Balong 5000後沒多久,高通第一時間跟進發布了驍龍X55基帶,兩者均為台積電7nm工藝,不分伯仲。
基帶芯片的工藝其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也正是因為這個問題導致了iPhone缺席5G首發。因為當初英特爾就在為iPhone打造5G基帶遇到了工藝的屏障,導致發熱和功耗居高不下,後來通過升級10nm工藝才解決問題,但卻耽誤了5G版iPhone發布的進程。
7nm工藝對於提升能耗比十分明顯
此前發布的高通驍龍X50是業界第一款5G基帶,這款5G基帶更像是高通公司為了搶占市場先機的策略產品,因為它早在2016年就已經發布,並且採用的還是28nm工藝。華為和高通相繼發布7nm工藝5G基帶意義非凡,標誌著5G開始進入成熟階段。
說到這裡,估計部分早期5G手機或許還將採用28nm的高通驍龍X50基帶,而更先進的驍龍X55則要到2019年末才會上市,我勸您還是看清楚再入手~
Round ②:誰支持的頻段最全?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跟上一個問題有些類似。華為雖然第一個推出了支持全模全頻的Balong 5000基帶,但是高通驍龍X55的到來很快彌補了驍龍X50僅支持5G網絡的弊端。目前,這兩款基帶芯片均實現了單芯片支持2G、3G、4G、5G全模的能力。
說到這裡,可能比較懂的小伙伴就問了:那是否也意味著這兩款都是外掛基帶呢?至少從目前的情況看,是有這個趨勢的。因為我們已知兩家最先進的SoC平台:麒麟980和驍龍855均內置到了4.5G的基帶,想要實現5G網絡,則必須通過外掛5G基帶實現。
華為Balong 5000率先支持2G-5G全模
兩大5G通訊巨頭都在獨立的全模全頻5G基帶,這難道是巧合嗎?在我們看來,這其實是面向未來萬物互聯趨勢的一種佈局。獨立的基帶芯片不僅可以適配於手機,更加可以方便的搭配各種智能終端,比如車載、無人機、機器人,以及咱們家裡的智能家居。
相比和處理器整合在一起的SoC平台,獨立基帶無疑將會更加靈活的部署。雖然從理論上來講,還是SoC整合平台具備體積更小、損耗更低、成本更低的特性,但是畢竟5G未來是很大的一盤棋,手機只是其中一個環節。當然,也不排除未來兩家推出整合5G基帶的SoC平台主打手機市場,但獨立的全模全頻5G基帶仍舊意義非凡。
由此來看,把5G基帶獨立出來,是為了萬物互聯做佈局。另外一點,從現在開始你們將會看到很多5G手機呈現爆發的趨勢,您只要認清了是這兩款基帶,那麼您手機在未來三五年是不會過時的,可以放心選購。至於價格,酌情而定,另當別說。
Round ③:誰的性能更強勁?
從峰值速率上來看,華為Balong 5000發佈時宣稱,在mmWave(毫米波)頻段峰值下載速率達6.5Gbps。隨後高通發布驍龍X55,並在PPT上顯著標註“高達7Gbps”,乍看之下從通訊速率的絕對數值上,高通驍龍X55略勝一籌。
搭載Balong 5000的Mate X已經發布
不過根據華為最新公佈的數據來看,Balong 5000基於5G NR+LTE模式下最快可以實現7.5Gbps,理論峰值上還是要比驍龍X55略勝一籌。而且更需要特別提出的是,在WMC上華為已經發布搭載Balong 5000的Mate X發布,在整體節奏上還是要領先高通。
但是目前畢竟是新品發布階段,我們沒有實際的產品進行比較。即使拿到實物,也會因為不同的硬件平台之間的誤差,以及網絡質量的誤差,而抹平兩者之間的差距。換句話說,理論峰值的差異或許只能在嚴謹的實驗室中表現出來,實際使用完全感覺不到。
高通驍龍X55基帶峰值速率7Gbps
高通公司的基帶產品目前佔全球半數以上,高達53%,堪稱絕對的霸主。相比之下,華為雖然只有7%的份額,但是功能和性能並不遜色。因為華為基帶遵循“自給自足”,只有華為的手機才會搭載,所以份額較少不難理解。根據目前的用戶口碑來看,“華為信號好”已成為很多人的共識,相信Balong 5000也不會讓人感到失望。
綜合來看,但兩者都可以說是業界最頂級的5G基帶,都代表了全球業界的最高技術水平,只是華為的節奏明顯會略快一些。
Round ④:誰支持5G全網通?
其實5G時代同樣存在“全網通”這個問題,簡單的說,要想實現“5G全網通”,則基帶必須要實現支持獨立(SA)和非獨立(NSA)網絡部署,並且支持TDD和FDD運行模式。這些規範或模式解釋起來有些生澀,它們能夠幫助用戶從5G初期完成過渡至成熟階段,以及對不同運營商制式的提供完整支持,用戶只需記住全支持最好~
在華為發布Balong 5000時,曾以全面支持這些技術規範和運行模式而作為賣點強調突出。但是,畢竟當時對標的是早在2016年發布的高通驍龍X50。隨著高通驍龍X55第二代5G基帶的發布,如今兩者均具備“5G全網通”的能力,這點大家不必擔心。
驍龍X55同樣具備“5G全網通”能力
值得一提的是,高通驍龍X55基帶還提供支持5G/4G頻譜共享技術,這一點非常有現實意義。因為頻段資源有限,一些頻段需要既服務於4G終端,同時也服務於5G終端。這個技術有利於降低干擾,便於運營商在過渡時期靈活部署。而在4G模式下,LTE Cat 22和FD-MIMO的支持,也會讓您再5G到來之前享受到更高的網速表現。
從目前的趨勢上來看,如何加速過渡時期的5G網絡部署,以及應對4G至5G過渡時期的“全網通”,華為和高通這些頭部企業早就為用戶和運營商想好了。加之此前運營商表示將會平滑過渡到5G,咱們不必顧慮太多,一切順其自然就好~
寫在最後:競爭加速5G時代到來
由於目前兩款5G基帶新品都是剛剛發布的階段,因此很多產品的細節還不是很全面。但至少從以上四個環節的對比情況來看,我們把兩款基帶最核心、最貼合用戶層面的技術規範已經進行了簡單而直接的比較,並且解釋了背後的關係和影響。
華為Balong 5000基帶勝在領先業界支持諸多新標準新模式,對推薦5G網絡成熟發展具備積極意義,而高通驍龍X55基帶則在部分參數上佔據後發優勢。相比“誰是真龍?”這樣的問題,這兩款芯片的出現加速了5G網絡逐漸走向成熟,則更具現實意義!
5G基帶成為連接萬物的關鍵
在此之前,華為和高通在基帶領域一直“井水不犯河水”。從Balong 5000開始,華為發布這款獨立單芯片5G基帶似乎也是瞄準了前景廣闊的5G智能終端市場,或許未來這顆基帶芯片將會供貨給第三方智能終端。比如華為Balong 5000還是全球首個支持V2X的多模芯片,可以滿足智能汽車領域對低延時、高可靠的車聯網方案需求。
毫無疑問,華為與高通在5G和物聯網領域已經展開激烈的競爭。
兩者發佈時間節點十分微妙,高通在華為發布Balong 5000之後,緊急發布第二代驍龍X55基帶予以應對。雖然高通驍龍X55在部分參數上略佔優勢,但華為的進步值得肯定。因為有華為的存在,避免了一家獨大的情況發生,對促進5G領域技術發展存在積極意義。
競爭加速5G時代到來
眾所周知,高通在通訊領域全球稱霸,尤其是在3G/4G網絡上幾乎行程了強大的專利壁壘。很多手機和通訊企業都無法繞開高通的專利,即使華為自研基帶也不例外。所以在這樣的產業背景下,如何衝破專利枷鎖進行充分的行業競爭成為了良性發展的需要。至少在這一點上,我們看到了華為的努力,以及成果。
在未來,我們會看到越來越多的設備開始智能化,並且配備5G基帶與世界互聯。一顆小小的基帶將成為未來5G萬物互聯的關鍵。如果本文能夠讓您了解5G基帶的一些小知識,認清5G的發展趨勢,那就足夠了。至於誰高誰下,就讓華為和高通他們去較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