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萌卻實際可怕的動物:蛇鷲會踢腿大熊貓攻擊兇猛
據國外媒體報導,自然界一些動物看上去呆萌可愛、笨手笨腳,但是人們最好遠而避之,不要招惹它們,因為它們擁有“秘密武器”,會對人們造成傷害。
有些動物看上去長著毛茸茸的臉,膽子非常小,個頭也不大,看上去一點也不危險。然而進化賦予少數動物一些特殊能力,使它們擁有一種不可忽視的力量,它們是大自然的秘密忍者。
蛇鷲
這種鳥的腿部像踩著高蹺,長著長睫毛,頭頂長著令人發笑的羽毛。它的滑稽可愛的模樣很難讓人們聯想到是一種猛禽,這種體形瘦長的猛禽生活在撕哈拉大沙漠以南的非洲開闊草原上,但是蛇鷲卻擁有“真功夫”。
2016年一項研究報告顯示,蛇鷲的一次性攻擊可以在短短15毫秒內產生相當於自身體重5倍的力量,這15毫秒非常短暫,相當於人們眨眼的十分之一時間。
然而,蛇鷲的自身體重在3.5-4.2公斤之間,它們的踢腿力量足以殺死蛇、蜥蜴或者小型哺乳動物。英國倫敦皇家霍洛威大學動物生理學家史蒂夫·波圖加爾(Steve Portugal)說:“蛇鷲在捕獵毒蛇的時候,如果未擊中目標,可能會導致自己死亡。因此它們的踢腳必須快速而準確。”
挪威旅鼠
這種小型囓齒類動物體長僅155毫米,身體覆蓋著深棕色、白色和橙色相間的厚毛,看上去胖乎乎的。冬季,它們在北極斯堪的納維亞厚厚積雪中挖掘洞穴,夏季,它們在灌木叢中奔跑覓食。
挪威旅鼠非常有名,有人聲稱它們會從懸崖上跳下去集體自殺,後被認為是完全虛構的。但在現實中,挪威旅鼠非常兇猛,生存能力非常強。它們強健的門齒是一種危險、甚至致命的武器。
當它們面對比自己大許多倍的捕食者的時候,它們不會轉身逃跑,而是非常勇敢地正視捕食者,發出響亮的尖叫,衝上去用鋒利的牙齒撕咬對方。在許多上都有挪威旅鼠與貓、猛禽,甚至牛頭獒搏擊的。
瑞典哥德堡大學生物學家馬爾特·安德森(Malte Andersson)曾研究過挪威旅鼠,他說:“挪威旅老鼠的攻擊性可以有效地對付小型食肉動物,例如:長尾賊鷗、黃鼠狼和白鼬。”
由於某些原因,體毛色彩鮮豔的挪威旅鼠比其他旅鼠種類更具攻擊性,例如:阿拉斯加發現的棕色旅鼠。安德森在2015年的一項研究中表示,挪威旅鼠的獨特白色面頰和下巴可能是一種適應性特徵,可以將捕食者的注意力引向它們的主要防禦武器——牙齒。
安德森說:“它們強健的牙齒非常危險,甚至是致命的武器,可用於對付像黃鼠狼這樣的小型食肉動物。我在研究中甚至發現當我距離旅鼠太近時,它們會將我作為攻擊目標。”
“拳擊蝸牛”
當提及蝸牛,人們就會想到蝸牛是一種行動緩慢,遇到危險就立即躲在殼中。事實上,並非所有蝸牛物種都這樣,有的蝸牛會揮動“拳頭”狙擊攻擊者,使其屈服。
兩種陸生蝸牛在面對捕食者的時候有著截然不同的態度,來自日本北海道的Karaftohelix gainesi蝸牛和俄羅斯東部的K。selskii蝸牛會使用強壯的肌肉擺動外殼,像棍棒一樣擊打接近它的捕食者。
這兩種蝸牛的天敵通常是昆蟲,當遇到危險時它們並不是躲避在蝸牛殼中,而是利用棍棒打法制服掠食者,蝸牛在不到1秒的時間裡迅速旋轉外殼180度,將甲蟲擊倒。
日本北海道大學生物學家Yuta Morii在2016年描述了蝸牛的防禦機制,他表示,與蜷縮在殼內的蝸牛物種相比,這兩種拳擊蝸牛的外殼進化得更大,一個較大孔徑的外殼可以讓強健肌肉在殼內快速旋轉。
蜂猴
蜂猴長著圓圓的大眼睛,可愛的臉蛋,以及非常像人手的爪子,在互聯網上蜂猴頗受網友們的喜愛,因為它的模樣看上去非常呆萌可愛。這是一種夜行動物,白天時間看上去非常溫順,其動作緩慢而謹慎,當遭遇威脅時,它們會一動不動,彷彿十分驚恐。
但事實上蜂猴擁有自己的王牌武器!在極端情況下,被蜂猴咬過的動物會出現過敏性休克,有時會導致死亡。遇到掠食者的時候,蜂猴經常會將手臂舉過頭部,這是人類投降的動作,但對於蜂猴這是一種防禦姿勢,正在準備發動攻擊,在它的肘部有一個腺體,抬起手臂的時候肘部腺體非常接近嘴部。
通過將腺體分泌的油脂與唾液結合在一起,蜂猴會產生一種強烈的毒液,然後它將毒液塗抹在頭頂上,使其成為任何動物的有毒食物。
蜂猴還能將毒液留在嘴裡,接近掠食者時咬它一口,下頜前門牙將促進毒液向上引流,確保毒液進入任何可能造成的傷口。英國牛津大學魯克斯大學安妮·伊索拉·內卡里斯(Anne-Isola Nekaris)表示,被蜂猴咬一口是“非常痛苦”的事情,在極端情況下,被咬者可能發生過敏性休克,有時會導致死亡。
當前已知有9種蜂猴生活在東南亞森林中,人們發現侏儒蜂猴(Nycticebus pygmaeus)體內毒液包含著220種化合物。
所以,下次你再看到一段蜂猴在舉起雙臂的視頻時,請記住,它們並非膽怯投降,而是等待攻擊機會。
管鼻燕
管鼻燕不會飛行,也無法將巢穴建立在懸崖上,它們身體像足球狀圓球,身體長著毛茸茸的羽毛,看上去非常可愛,但是它們卻非常難捕捉到。
但是管鼻燕像其他海燕家族成員一樣,管鼻燕幼鳥有一種非常噁心的抵禦攻擊方式:向攻擊者嘔吐。它們的胃裡會製造一種濃縮油物質,從消化食物的蠟狀殘留物中蒸餾出來,然後從嘴裡噴出來。
目前研究人員發現這種刺激液體裡含有源自鯨脂的油物質,因此管鼻燕幼鳥嘔吐物氣味不僅非常難聞,帶有一種惡臭味和麝香味,如果沾到人們的衣服上,該氣味會持續多年,對於接觸該嘔吐物的動物,甚至會帶來生命威脅。
這些嘔吐液體會黏附在掠食性海鳥(例如海鷗)的羽毛上,導致羽毛無法防水。科學家報導稱,受到嘔吐物攻擊的海鳥經常試圖在海水里將黏附的嘔吐物清洗乾淨,結果是一旦羽毛被海水浸濕,將無法再次起飛,最終在海水中溺死。
據報導管鼻燕幼鳥曾使用嘔吐物殺死了許多掠食者,其中包括:貓頭鷹、海鷗、蒼鷺、烏鴉,甚至海雕,如果掠食者距離管鼻燕幼鳥太近,也會遭受嘔吐物攻擊,甚至人們曾發現油質嘔吐物中有死兔子。
同時,成年管鼻燕也會向掠食者噴嘔吐物,但是它們很少使用,通常擺動頭部向潛在的掠食者發生警告。令人驚奇的是,管鼻燕自身似乎不受這種油質嘔吐物的影響,它們可以很容易地清洗乾淨。
據悉,其它鳥類也有自己的自衛方式,但同樣令人厭惡。田鶇會將掠食者圍起來,在掠食者身體上排便,導致掠食者羽毛黏附糞便無法從地面起飛。
峨嵋鬍子蟾蜍
蟾蜍長著鬍子一定非常有趣,這是生活在中國南方緩流水溪的一種蟾蜍,體長7.6厘米,它們的上唇會長出10-16根刺狀鬍鬚,它們主要是由角蛋白組成,長度可達5毫米,角蛋白是構成人類指甲的蛋白質。
當峨嵋鬍子蟾蜍遭遇威脅時,它們會折斷自己的骨頭,將折斷的骨頭穿過皮膚細胞。同時,雄性蟾蜍的皮膚會變厚,前臂也會變粗,然後它們扭曲身體,試圖用自己離譜的面部刺狀結構攻擊對方。
研究蟾蜍生活習性多年時間的悉尼大學生態學家卡梅隆·哈德遜(Cameron Hudson)說:“這些刺狀鬍鬚非常鋒利,像一支削尖的鉛筆。當你用手抓住它們時,它們會用突出的鬍子扎你的手,但是其力量並不足以劃破人類皮膚。但在雄性之間爭奪雌性交配權的過程中,偶爾會在它們的腹部和肢體上留下淤青或者刺傷。”
與其他動物一樣,所有這些攻擊和暴力行為的起因都是雄性之間爭奪雌性交配權。當長達兩個月的繁殖期結束了,蟾蜍體內激素水平穩定下來,它們的刺狀鬍鬚也會脫落。
峨嵋鬍子蟾蜍的求偶體刺與其它兩種兩棲動物相比,則是小巫見大巫,這兩種動物是壯發蛙和西班牙肋骨蠑螈,當它們遭受威脅時,會折斷自己的骨頭,將骨頭從皮膚擠出去。對於青蛙而言,它們就像金剛狼的爪子一樣,可以用折斷的鋒利骨頭攻擊對方。同時,西班牙肋骨蠑螈也會將肋骨從身體裡推出去,讓掠食者無法吞食它們。
大熊貓
大熊貓是中國瀕危物種,也是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人們看到它可愛的外形,就會產生保護它們的想法,大熊貓長著大圓臉,黑色眼圈使讓它們的眼睛看上去更大,它們還富有好奇心。通常它們看上去非常慵懶,坐在地上,嘴裡嚼著竹子,深得人們的喜歡。
儘管大熊貓有時看上去非常可愛,但它們仍然是熊,就像動畫片《功夫熊貓》裡的熊貓主角,不可低估。它們黑白相間的面部條紋看上去非常吸引人注意,實際上可能是一種兇猛的信號。
大熊貓下頜周圍已進化形成額外的肌肉組織,幫助它們咬碎堅硬的竹子,這意味著大熊貓是食肉目哺乳動物中咬合力最強的物種之一。
它的每個爪子上長著6個鋒利的爪趾,其非常靈活,並且可以揮出可怕的一擊。在野生環境,它們偏愛吃肉來增補其素食習性,經常捕殺和吞食鼠兔等小型哺乳動物。
美國史密森尼生物保護研究所生態學家比爾·麥克謝爾(Bill McShea)說:“以前獵人會用家畜腿骨引誘大熊貓,令獵人們吃驚的是,大熊貓並不僅僅是吃腿骨上的肉,竟能咬碎腿骨。之前還有報導稱,大熊貓闖入家畜圈,吞食綿羊。”
大熊貓看上去不會傷害人類,但是報導稱大熊貓媽媽經常會傷害護理員。2016年發生了一起大熊貓襲擊事件,一位身穿熊貓服的護理員被咬斷了手指,雙手骨折。當時保護區進行一項訓練培訓,目的是讓大熊貓重新在野生環境生活。
然而,大熊貓仍保留著大部分攻擊能力,麥克謝爾說:“在交配季節,雄性肩膀和頭部經常會被其他交配競爭者嚴重咬傷。”中國計劃恢復大熊貓野生環境,讓更多的大熊貓進入野生環境,結果發現部分幼崽被其它成年雄性大熊貓殺死。
更重要的是,2017年2月,一項研究報告表明,之前人們認為可愛的大熊貓黑白臉,實際上是它們兇猛的信號。
錐形海螺
錐形海螺色彩絢麗的外殼獲得收藏家的高度好評,甚至世界某些地區將其視為珍寶佩戴。但是人們或許被它們吸引人的外表所迷惑,在其美麗貝殼之下隱藏著世界最危險的生物之一。
全球大約有800多種錐形海螺,它們主要分佈在太平洋熱帶海域,但也分佈在南非海域,甚至地中海。
目前大約有30例人類死亡事件與這些軟體動物有關,雖然錐形海螺移動緩慢,但它們是貪婪的食肉動物,以小魚、貝類和其它海螺為食,其喙部末端噴射“魚叉” ,這種像空心飛鏢的“魚叉”會釋放出強大的神經毒素,在短短幾秒內麻痺獵物。
甚至這種毒液可以導致人類死亡,體形較大海螺釋放的神經毒素甚至可以穿透潛水服。雖然一些錐形海螺物種的刺痛并不比大黃蜂的刺痛更強烈,但是其它同類物種,例如:地理錐形海螺、鬱金香錐形海螺和大理石錐形海螺,都可以導致人類死亡。幾微升毒液就能殺死10人。
目前有大約30例人類死亡事件與錐形海螺有關,通常人們在海邊被其美麗貝殼所吸引,一旦接觸就會遭受毒液攻擊。人類受害者不會因毒液而感受痛苦,這種快速揮發作用的毒液還具有止痛效果,人類倖存者描述稱接觸錐形海螺毒液後幾乎沒有疼痛。
研究表明,錐形海螺毒液是100多種不同毒素的複合物。例如:地理錐形海螺也在毒液中使用一種強有效的胰島素來麻痺獵物。然而,儘管錐形海螺是致命的,但是它們也可以拯救人類生命。研究人員開始“榨取”錐形海螺毒液,用於研製新型藥物。目前相關小劑量藥物已被用於治療慢性疼痛和癲癇。
一種叫做魔力錐形海螺的毒液用於研製齊考諾肽(ziconotide)止痛藥研發,而具有醫學療效的海螺毒素亟待人們探索發現。令人擔憂的是,2013年一項研究表明,錐形海螺的棲息環境正在快速消失。(葉傾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