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中美科學家呼籲加強基礎科學合作
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辦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長王貽芳為中國主導的大科學項目國際合作做了一場“路演”。從大亞灣和江門中微子探測器到新的高能光源,再到建設中的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王貽芳說,新興國家參與國際合作並為基礎科學作出更多貢獻的時候到了。
王貽芳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說:“三十年來,還沒有一個大型高能物理項目是一個國家自己完成的。”
在14日至17日舉辦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年會上,多國科學家在至少三場活動上為國際合作奔走呼籲。
這一切的背景,是國際科技合作在某些領域遭遇挑戰。比如,美國能源部去年12月公佈一份備忘錄,限制其資助的研究人員在新興技術領域與所謂“敏感”國家展開合作。
美國伊利諾伊理工學院物理學教授阿里·昆薩里在15日舉辦的一場研討活動上發言說,僅根據研究人員的國籍選擇合作夥伴“令人難以置信”。
美國斯坦福大學物理學教授彼得·米切爾森認為,大科學項目的規模和造價使國際科學合作日益不可或缺,但“反全球化”等論調卻帶來阻礙。
王貽芳說,“希望國際科學界能拋開政治等因素,以全球協作的方式開展基礎科學研究”,因為“這裡存在著共同興趣、共同收益和風險、共同工具和方法以及共同的問題”,不同項目及課題小組之間的競爭是推動科學進展的動力之一,但項目和小組內部可以有不同國家的人參與,兩者並不衝突。
英國信息服務企業科睿唯安公司科學信息研究所主任喬納森·亞當斯也認為,競爭與合作並不矛盾。他對新華社記者說,作為科學研究主體的研究機構需要招募各國優秀人才,只有如此才能更好地參與競爭。
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2018年科學與工程指標》報告顯示,2016年美國發表的有國際合作者的科學和工程學論文中,超過五分之一有中國合作者,居國際合作之首;而中國發表的有國際合作者的科學和工程學論文中,46.1%有美國合作者。
被稱為“中國天眼”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與美國費米伽馬射線衛星大視場望遠鏡進行合作,在去年發現了毫秒脈衝星,這正是米切爾森等人津津樂道的合作典範。
談到來華盛頓推介中國大科學項目的原因時,王貽芳說:“單個項目的國際參與度越高,說明其國際認可性越高,這是遴選好項目的有效方法,有利於克服學術偏見。”
據他介紹,中國主導的江門中微子實驗,其中十分之一由歐洲投資;大亞灣反應堆的中微子實驗超過三分之一的投資和研究人員來自美國,這裡發現的“中微子振盪新模式”曾被美國《科學》雜誌評為2012年十大科學突破之一。
此外,已完成預定科學任務的“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項目未來計劃與意大利、俄羅斯、瑞典和南非等國開展洲際量子密鑰分發實驗。
中國正在大力推動大科學項目的國際合作,而王貽芳一直為此四處奔走。結束演講後,他立馬飛赴都靈與意大利國家核物理研究院探討合作,今年3月還將赴日本參加國際未來加速器委員會會議討論全球合作……
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科技政策專家卡羅琳·瓦格納告訴新華社記者,基礎科學研究需要“開放性”,即在各個層面“分享”科技成果。美中兩國首先要通過廣泛的科技合作來建立互信,而不是等著有互信後再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