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發現1億年前琥珀化石“撞臉”現代甲蟲
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由中國、澳大利亞、日本、新西蘭、美國古生物學者組成的研究團隊,在1億年前的緬甸琥珀化石中,發現5枚與現代甲蟲“撞臉”的遠古昆蟲標本。
這5枚遠古標本的形態與現代甲蟲“子孫”幾乎完全一致,也可以毫無障礙地歸入現代昆蟲分類。此類進化停滯現像在自然界中非常罕見,它們的發現,也為解開昆蟲演化之謎,提供了珍貴的證據。
甲蟲又稱鞘翅目昆蟲,包括常見的瓢蟲、象鼻蟲、金龜子等,是動物界中生物多樣性最高的類群。此次研究涉及的拳甲科昆蟲,是其中一個小類群。其體型較小,全球廣布,現生拳甲成蟲常見於腐木、腐敗的植物或落葉層中。
此次發現的5枚標本全部來自距今1億年前後的白堊紀緬甸琥珀中。這5枚標本分為兩種,一種體長約1.05至1.15 毫米,與現代分佈於中美洲和南美洲北部的一種拳甲最為相似。另一種體長僅0.71毫米,與現代分佈於澳大利亞、新西蘭和智利等南半球森林中的現生類型極其相似。
“之所以出現這些’活化石’,很可能因為遠古森林長期保持濕潤的環境,這讓生存在其中的拳甲也陷入長期演化停滯的局面。”領導此項研究的南京古生物所副研究員蔡晨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