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導體行業的三大“生存方式”:存儲、服務大客戶與“百年老店”
上月,Gartner高級研究總監鄧雅君在北京向媒體分享了Gartner對於目前半導體市場的解讀。從中不難發現,存儲、ASSP、IDM可以算作目前前25大廠商中的三種主流“生存方式”。從上圖的全球前25大半導體公司來看,主要可以分為三大類型。第一種為圖中標紅的公司,即主要依靠存儲業務,業績主要依靠存儲領域的大量市場需求。
第二種為標綠的公司,為ASSP類型,業績主要依靠於服務幾家重要的大型合作夥伴。第三種為標黑的公司,為IDM類型,主要受惠於長時間的技術積澱,合作夥伴眾多,業績長年相對穩定。
下面就來逐一進行解讀:
面臨價格下跌風險的存儲芯片
憑藉存儲芯片近年來市場的強大需求,靠以銷售存儲芯片為主的公司,大量躋身到了2018年全球半導體市場營收的前十位。他們分別是三星、海力士、鎂光、西部數據,分別排在第一、第三、第四及第八,而如果東芝沒有在今年把存儲芯片業務進行拆分的話,也將會佔據前十的位置。據Gartner分析,原因在於除了去年第四季度外,DRAM內存的平均價格在去年大部分時間裡都在穩步上漲。
2017年,三星就憑藉蓬勃發展的存儲芯片業務反超英特爾,佔據第一的寶座。在2018年更是再次擴大了領先優勢。根據Gartner的數據顯示,三星電子去年的半導體營收達759億美元,市場份額15.9%,該公司半導體營收同比增長了26.7%。
同樣,SK海力士也在DRAM熱潮中受益,營收為364億美元,市場份額7.6%。該公司營收同比增長了38.2%,在全球前十大半導體公司中增速最快。而在2016年,SK海力士的市場份額還在第四位。同樣,在2016年時,鎂光排在第五位,西部數據甚至還排在第17位。
但是,憑藉存儲芯片業務在2017年和2018年在市場份額上突飛猛進的公司也同樣面臨著風險。鄧雅君表示:“獲得市場主導權有兩個思路,一是從市場份額角度得到市場主導權,二是通過掌握關鍵技術來得到市場的主導權。雖然市場份額也可以得到市場的話語權,但是如果主導特定技術,那麼其他的後進者就沒有機會進入這個市場的。這個也是現在困擾三星的難題。”
另外,存儲芯片公司面臨的另一風險在於,2019年可能會出現存儲價格的大幅下跌,原因則在於2018年的產能過剩。據Gartner預測,2019年DRAM的價格將會下降20%以上。甚至有其他分析機構認為,到2019年下半年,NAND閃存均價跌幅可能會擴大至50%。一旦價格過低,存儲芯片公司自然會暫停一些生產線。而2019年的市場份額也將可能發生很大變化。
面臨“80/20法則”風險的ASSP
ASSP即Application Specific Standard Parts,是為在特殊應用中使用而設計的集成電路。這些公司多采用了專注服務於幾個大客戶需求的策略,即遵循“80/20法則”。
那麼,“80/20法則”是什麼呢?該法則由意大利統計學家、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提出,即80%的公司利潤來自20%的重要客戶,其餘20%的利潤則來自80%的普通客戶。也就是說,公司只要服務好了自身的大客戶,不與大客戶產生交惡,便能讓公司實現絕大部分的業績。而在半導體公司中,高通、博通、蘋果、聯發科、海思都屬於ASSP類型的公司,不過其中蘋果、海思的大客戶主要來自於自家公司的需求。
顯然,翻看最近的新聞不難看出,高通與蘋果的交惡造成瞭如今的局面。蘋果從iPhone X開始,將一部分基帶芯片改為採用英特爾,再到去年在iPhone XS、iPhone XS Max、iPhone XR中全部採用英特爾基帶。以及一直有傳聞說,將會採用英特爾5G基帶,同時還正在自研基帶芯片。這無疑大大影響了高通的業績表現,造成了近兩年來在市場份額中的滑坡。
而在ASSP公司中,受惠於華為終端業務的蓬勃發展,海思也在2018年正式躋身半導體行業的前25強,並在今年獲得了35%的增長。同樣,之前提到的高通,卻下跌了4.5%。
“百年老店”IDM
IDM,即Integrated Device Manufacture,集成器件製造模式。這類的半導體公司一般都有相當長時間的積累,例如成立於1947年的德州儀器,在市場份額的排名上也十分穩定.從上面的圖表中不難發現,從2016年到現在,它的市場排名都處在第七位。同樣屬於IDM模式的還有恩智浦、意法半導體、英飛凌。
鄧雅君這樣形容這類公司:“就是我自己要喝牛奶,自己養牛還有牧場,但是你一定要做很久才有辦法構建出這樣的體系。”也就是說,這類公司出產統一的牛奶,然後合作夥伴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將牛奶進行二次加工,例如生產成奶片、奶酪、酸奶、奶粉等。
實際上,這類公司每年的一系列新產品普遍是一個標準的半導體,然後為合作夥伴提供高度定制化的功能,一般均會包含工具平台,合作夥伴可自行完成編程。甚至,意法半導體目前還在天貓平台開設了“stm32旗艦店”,通過官方來銷售開發評估板,以幫助合作夥伴來更好完成所謂的“牛奶的二次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