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變了:旗艦機告別性價比管理告別扁平化
小米進入新時代。今天的兩個事兒標誌著小米與過去進行了告別:一個是告別了性價比,一個是告別了扁平化管理。雷軍不容易,花了8年時間才想明白。
1. 告別性價比
2015年底,當時還是媒體人的孫昌旭跟雷軍促膝夜話了六個小時,她極力建議小米旗艦機賣到4000元,讓愛面子愛虛榮的用戶能夠有一個高端小米手機使用,但被雷軍嚴詞拒絕了。雷軍倔強地說:“我的策略就是貼近成本價來出售手機,這個初衷絕對不會改變。”
孫昌旭沒能說服雷軍,兩年後的2017年9月,她反被雷軍說服加入了小米。
小米旗艦手機1999元的價格從第一代維持了好幾代,那時候是“為發燒而生”,並因此開創了小米輝煌的5年,小米模式成為彼時互聯網的萬金油,人人都在研究,很多創業公司紛紛“東施效顰”。
後來這個模式失效了。此消彼長,華為、OPPO、vivo在這一時期崛起,並迅速把小米擠到了other裡。
當時的小米上下非常焦慮,雷軍宣布不再公佈銷量,不設KPI,一切開心就好,但這時候雷軍還是捨不得放棄“性價比”路線。
一晃又是幾年,現在,雷軍終於想明白了,至於是自己想明白的還是別人幫他想明白的就不知道了。雷軍這兩天化身小米9的形象代言人,在微博上活躍得像個營銷號。
今天下午2點,他在微博上說:“ 小米旗艦機,一定要去掉性價比的束縛,專心做最好的產品,不辜負米粉對小米的期待!”
“小米9肯定比小米8貴不少,特別希望大家的理解!”至此,小米正式告別了性價比時代。
“這次為了做好小米9,我們不惜代價。比如,小米9三攝,堆了太多料,全部是6P鏡頭,全部是閉環馬達。還有,小米9所有版本採用第五代屏幕指紋,等等。”為了安撫米粉,雷軍說,“小米9的製造和研發成本,絕對不便宜,期待我們賣到特別便宜的價錢,完全做不到。”
不僅如此,雷軍還在下面貼出了幾個網友呼籲小米手機漲價的評論,來力證小米手機賣得貴是“民心所向”。
從小米今年開年第一件事就是把主打低端市場的紅米獨立出來,就可以看出小米想學華為搞雙品牌戰略,小米想把“小米系列”手機與性價比進行切割的小心思就非常明顯了。
雖然賣得貴並不完全意味著產品定位上的高端,但在消費者長期以來“一分錢一分貨”的理念裡,價格貴幾乎意味著高端,而只要有更牛逼的技術、更強大的性能、更優秀的體驗,他們是非常樂意為之買單的。華為P系列和Mate系列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所以雷軍完全不必扭扭捏捏,大方承認就好了,價格上來了,隨之提高科研投入才是正兒八經的事兒,一切用產品說話。
2. 告別扁平化
另一個事兒就是今天《財經》雜誌記者張珺獨家報導的:
小米內部頭銜大體分為專員-經理-總監和副總裁及以上,層級共設10級,從13級到22級。專員級別為13級左右,經理為16級到17級左右,總監為19級到20級左右,副總裁為22級。雷軍不在該級別體系內,因而沒有級別。
這意味著小米告別了曾經引以為傲的扁平化管理。
過去的小米只有三個層級:聯合創始人-部門負責人-員工,並且奉行不打卡、不設KPI的政策。《財經》雜誌援引小米一位員工的話稱,小米目前上班要打卡,在今年春節後考勤尤其嚴格,部門也設有KPI。
一位要求匿名的小米員工也向虎嗅證實,上述一切目前正在推進過程中,還沒有全部落實完成,雷軍也還沒有發布全員郵件就層級化管理進行解釋,應該是等到全部完成了才會“官宣”。
而根據《財經》雜誌報導的內容來分析,層級劃分應該是自上而下推進的,比如接受采訪的一位小米高管已經確認了自己是20級,而上述小米基層員工還不清楚自己是多少級。
其實去年上市以來,小米多次對管理層的調整都可以看作是向集團化戰略轉型的一部分——
先是9月13日雷軍發佈公開信宣布小米成立8年來最大的一次架構調整,設立組織部和參謀部,分別由劉德和王川率領。
再是12月13日,雷軍再次以內部郵件的形式宣布成立中國區,由集團高級副總裁王川兼任中國區總裁。虎嗅在2018年12月13日《這可能是雷軍最正確的決定》一文中分析認為:“小米的集團化戰略和國際化征程進入了新階段。”
然後就是這次的層級劃分。
說到這兒,讓我不由得想起,小米的這套層級劃分幾乎與華為的層級劃分一模一樣。據公開的報導,華為為人所知的層級劃分也是13級到22級,而22級以上的沒有被報導過。不過華為更細分,每一級還劃分為ABC三個等級,比如19級還分為19A、19B、19C,然後從19C逐次往19A上升。
這倒是也不奇怪,雷軍多次在不同的場合說過,他經常學習任正非講話,在紅米品牌獨立發布會上,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還說:“辦小米之前我是華為的鐵桿粉絲,我會背任正非很多篇講話。”
顯然,雷軍在公司管理和戰略轉型上也在向任正非學習。
總之,無論是放棄性價比,還是放棄扁平化,對於一個成立了9年、有2萬名左右員工的大公司來說,都意味著小米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此時的小米最需要的,借用雷軍的一句話:“生死看淡,不服就乾。”
文/週超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