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平招募160名癌症患者參與瘧原蟲治療
春節之前,中科院官方微博發布消息,在中科院SELF論壇的一場公開演講裡,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陳小平介紹了自己的研究工作:利用瘧原蟲成功治療晚期癌症患者。並行外界透露了目前尚未正式發表的臨床試驗發現,10名病人中有5人治療效果明顯,其中2人可能被治愈。該消息在網絡上持續刷屏半月有餘。“瘧原蟲感染治愈晚期癌症”刷屏背後,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註意到,位於廣東省廣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一家公司和該治療的組織發起直接相關。澎湃新聞記者2月12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4樓病區處看到,負責組織徵集臨床試驗的晚期肺癌患者的為廣州中科藍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中科藍華”), 一名自稱姓童的工作人員在現場負責接待來前來登記的患者或家屬。
中科藍華官網顯示,陳小平為該公司創始人、首席執行官(CEO)。原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感染與免疫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陳小平任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時的課題組研究骨乾之一秦莉為該公司首席技術官(CTO)、CEO助理。2015年畢業於陳小平課題組的博士胡文現為中科藍華基因編輯部項目首席科學家、副研究員。
此外,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並非陳小平團隊開展瘧原蟲治療晚期癌症的唯一一家醫院。目前至少有三家醫院正在開展或即將開展類似治療,招募患者顯示共計160人,臨床試驗範圍包括晚期肺癌、晚期肝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直腸癌等多個癌種。
6年前創立中科藍華,憧憬納斯達克
工商信息軟件“企查查”顯示,中科藍華於2013年1月成立,註冊資本1900萬元,最大股東及實際控制人為柯宗貴,柯宗貴也是上市公司藍盾信息安全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藍盾股份”,300297)的最大股東。
藍盾股份則成立於1999年,並於2012年3月15日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公司以安全產品為基礎,覆蓋安全方案、安全服務、安全運營的完整業務生態,為各大行業客戶提供一站式的信息安全整體解決方案。在上海賽博網絡安全產業創新研究院發布的《2018全球網絡安全企業競爭力研究報告》中,藍盾股份為17家上榜百強的中國企業之一。
中科藍華在官網則介紹稱,成立初期與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GIBH)合作,後購買引進GIBH的技術專利。官網上的一則公司動態提到,2018年5月22日上午,中科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侯紅明副書記和院地合作處韓青海處長受陳小平邀請蒞臨中科藍華現場指導,侯紅明表示,在國家對生物醫藥高新技術的政策支持下,廣州生物院孵化出的高新技術及各項專利逐步與企業接軌合作,實現除了發表學術論文以外的技術產業化的實踐道路。
中科藍華目前擁有3家全資子公司:廣州藍耀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耀醫藥”),主要從事癌症免疫治療的宣傳教育與推廣;廣州藍錦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錦生物”),主要經營癌症的瘧原蟲免疫療法,並將成為臨床研究的CRO公司;廣州藍亮醫藥科技有限公司(下稱“藍亮醫藥”),主要從事新型抗瘧藥的研發。
上述三家子公司分別成立於2015年、2016年、2017年,陳小平均擔任“經理”職務。
值得一提的是,中科藍華還憧憬著去納斯達克上市。2017年10月19日,中科藍華宣布與上海思科瑞新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後者為中科藍華注資數千萬元。公司當時即對外透露,中科藍華與鍾南山院士團隊合作,開展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肺癌的臨床試驗。
當時也提到“療效”:在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療中觀察到2例顯效,其中1例轉移病灶消失,肺部原發病灶的“偽足”消失,由原來的“螃蟹狀”變為“斑塊狀”,並通過微創手術切除了完整的腫塊。
柯宗貴還對媒體表示,“中科藍華還要在肺、肝等領域繼續做工作,也準備去納斯達克上市。”
3個瘧原蟲治療癌症項目,招募160名患者
針對外界“瘧原蟲治療晚期癌症”的熱議,項目合作的另一方鐘南山院士在2月7日回應稱,該療法仍在實驗中,尚未達到被批准條件性用藥的階段。“現在看起來有一些苗頭,但是下結論太早了。”據鍾南山介紹,該項實驗已經進行了近4年的時間,都用於其他治療方法均無效果,病症處於終末期病人的治療。
值得注意的是,除鐘南山所在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之外,陳小平團隊至少還和另外兩家醫院有瘧原蟲治療癌症方面的合作。
澎湃新聞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官網檢索,中科藍華作為申請人所在單位、研究實施負責單位在該預註冊、補註冊了3項瘧原蟲免疫療法的臨床研究,分別針對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晚期肺癌、晚期乳腺癌和晚期肝癌。陳小平均參與其中,並擔任2個項目的研究負責人。
最早註冊的項目為“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實驗性醫學研究”(註冊號ChiCTR-OIC-16008547,狀態為“預註冊” ),註冊時間為2016年5月27日,該項目研究負責人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歐陽銘。澎湃新聞2月12日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24樓看到的一塊介紹板中看到,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臨床研究課題負責人即為鍾南山、陳小平和歐陽銘。
該項目的倫理委員會批件附件顯示,項目於2015年12月21日由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准同意。該研究目的為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血源感染良性間日瘧)治療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實施地點為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三級甲等)。招募志願者80人,經費或物資來源顯示自籌。
第二個註冊項目為“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的臨床研究”(註冊號ChiCTR-OIC-17013921,狀態為“補註冊”),註冊時間為2017年12月14日,項目研究負責人為陳小平。該項目由中國註冊臨床試驗倫理委員會於2017年9月24日批准同意,研究目的為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的安全性;初步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癌症的有效性。
該項目招募患者的癌種包括但不限於結腸癌、乳腺癌、肝癌、肺癌、胃癌等實體腫瘤(鼻咽癌、淋巴癌、宮頸癌、黑色素瘤除外),計劃招募20人,研究實施地點為二甲醫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經費或物資來源為自籌。
最新註冊的項目為“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乳腺癌和晚期肝癌的臨床研究”(註冊號ChiCTR1800015253,狀態為“預註冊” ),註冊時間為2018年3月19日,項目研究負責人為陳小平。該項目由雲南昆鋼醫院(雲南省昆明市第四人民醫院)倫理委員會於2018年2月8日批准同意,研究目的為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乳腺癌和晚期肝癌的安全性; 初步評價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乳腺癌和晚期肝癌的有效性。
該項目計劃招募60名患者,研究實施地點為三乙醫院雲南昆鋼醫院。經費或物資來源同樣顯示自籌。
上述三個項目實施時間為三年半到四年時間。
此外,澎湃新聞記者在美國臨床試驗(ClinicalTrials.gov)檢索看到,上述三個項目也同樣在該網站註冊。
就在此前的1月31日,中科藍華在其官網還發布了一則患者招募信息,稱瘧原蟲免疫療法治療晚期肺癌的臨床研究目前已經在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與鍾南山院士的團隊合作開展,取得了初期研究進展,現擴展到其它癌症中。
臨床試驗地點即為上述三個項目所實施的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雲南昆鋼醫院、廣州復大腫瘤醫院。臨床實驗範圍包括晚期肺癌、晚期肝癌、乳腺癌、胃癌、前列腺癌、直腸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