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電動車補貼後是否潛藏著什麼意外後果?
今年11 月底,通用汽車宣布要裁掉15% 的員工並關閉北美五家工廠。眼見1.4 萬個工作崗位流失的特朗普坐不住了,他在推特上發文稱:“美國拯救了通用汽車,但這就是我們得到的感謝!我們正考慮取消對通用汽車的所有補貼,包括電動車。”
12 月月初,白宮更是表示,美國將不再補貼電動車等項目,購買電動車享受的2500-7500 美元補貼優惠將於2020 或2021 年終止。
根據美國聯邦法律,單一汽車廠商可享受稅收優惠的電動車總數為20萬台,達到上限後其享受的稅收抵免政策將逐步取消(達到20萬輛後,六個月內訂單稅收補貼將減少50%,隨後六個月降至1875美元,最終完全取消)。特斯拉今年7月份就已達到限額,通用預計今年年底電動車累計銷量也將達到20萬台。至於其他廠商,則有可能趕了個晚集,什麼福利都拿不到。
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政府補貼到底為電動車市場帶來了哪些意外後果。
熟悉汽車行業的人恐怕都知道,高舉環保大旗的歐洲市場一直對柴油機青睞有加,而這一特殊情況其實就是政府補貼催生的,畢竟消費者可不會跟錢過不去。不過,享受了幾十年低稅率的柴油車現在也被歸進了“不環保”的黑名單,它們帶來的污染日益嚴重,歐盟要對其痛下殺手了。
將環保的光環從柴油車頭上摘下後,歐洲又看上了新的環保替代品——電動車。
事實上,幾乎所有主流汽車製造商都在考慮未來的電動化事宜,不過如此巨大的風險和投資需要有個前提,那就是未來電動車技術的發展能將現有缺點一一克服。
一直以來,電池成本都是廠商們心中的痛,貴出來那部分價格消費者把車開報廢都難回本。因此,為了換來一個“更加清潔的未來”,政府開始採用一系列現金和稅收獎勵(還有牌照和限行政策等)來鼓勵用戶購買電動車,結合自身使用情況後,許多消費者倒向了電動車。
作為電動車市場佔有率全球第一的國家,挪威去年電動車的銷量佔比就達到20% 了,粗略估算一下,目前挪威純電動車新車銷量份額相當於全球平均水平的100 倍!
能領先全球各國提前邁入電動化時代,可不是靠挪威群眾覺悟高,該國政府的一系列政策才是功不可沒。有趣的是,挪威40 年前就是靠著石油一夜暴富的,而這些錢又反哺給了電動車。
從1991年開始,挪威就免除了電動車的登記稅,在隨後的二十多年裡,扶持政策更是一再加強。政府不但免除了各種稅,還給予大量補貼,這樣一來挪威電動車的售價基本能和同級別燃油車打平,有些甚至比燃油車還低。更為恐怖的是,挪威政府還給電動車創造了各種特權,比如停車費、過路費和充電費全免,電動車甚至能佔用市區的公交車道。
不過,這樣的強刺激政策也有負面效應,比如被電動車逼得無路可走的公交車,為真正環保的公共交通帶來了巨大的不便。
雖然瘋狂補貼對普及電動車起了巨大作用,但錢從哪來早晚會讓政府頭疼,畢竟電動車佔有率的提高會導致燃油消費量減少,而各種與燃油相關的稅費可是政府收入的重要來源。
除了挪威,加州也是電動車普及先鋒,但被各種補貼耗空了錢袋子的它們也不得不向電動和混動車主開徵各種費用以平衡財政收入。不過,隨著電動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這個無底洞能否填上還是個未知數。同時,還有許多人批評政府,認為它們拿納稅人的錢補貼買電動車的富人(畢竟Model S和X可是10萬美元級別的豪華車)。
當然,關於電動化我們還有許多沒能解答的問題和意想不到的後果,它們都會影響電動車的擁車成本和整個社會適應這一轉變所付出的代價。誰來掏錢在城市建設充電設施?如果數百萬輛電動車同時充電,我們的電網負荷得了嗎?電動車在壽命上的劣勢(電池的預期使用期限不超過10年,內燃機平均壽命可達16年)會改變汽車行業的商業模式嗎?
雖然圍繞電動車的經濟問題一抓一大把,但最令人驚訝和意想不到的其實是污染問題。事實上,世界上大多數國家發電靠的還是污染較重的化石能源,即使是美國也一直在使用這些“骯髒的能源”。
這就意味著,許多國家驅動電動車用到的電並不清潔,發電造成的空氣污染恐怕比電動車減少的排放還多。就像大眾集團CEO Herbert Diess說的,“可再生能源確實是大勢所趨,但如果你用的不是可再生能源或低碳能源,那麼你開的就是一台燃煤車,這沒有任何意義。”
此外,報廢電池如果處理不當,帶來的毒害可是非常巨大。數據顯示,老舊的電動車電池只有不到10%得到了循環處理,因為這是個賠本買賣。與其相比,內燃機車的零部件能實現100%的回收處理,即使是鉛酸電池也能讓回收公司賺大錢。
隨著歐洲的柴油引擎逐步退出歷史舞台,許多國家開始相信,電動車才是未來。如果不斷加速的技術研發能解決圍繞電動車的問題,它們就算賭對了,但現在政府和電動車產業先得克服那些絆住它們手腳的障礙,否則會有更多意外後果出現,到時歷史的走向就沒那麼容易控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