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一年比一年貴是為何如此讓人引起不適?
從諾基亞時代過來的機友應該都記得,過去那些很貴上萬元的手機,大多都是奢侈品牌的手機,例如當年諾基亞旗下的Vertu,採用皮革、紅寶石或藍寶石等材料手工打造而成。不過,現在即便沒有“貼金”售價卻上萬元的手機已經成為日常,為什麼這麼說呢?看看蘋果iPhone 以及其達成的銷量就知道答案了。
我們以國際結算貨幣美元來看,如今售價上千美元的機子的確成為新常態,蘋果、三星和華為都有售價超過999美元的手機,如果你想要更高的儲存容量,價格會更為昂貴。例如說,如果你想要買512GB儲存容量的iPhone XS,那麼就要花1349美元。如果算上某些國家或地區的稅費,價格只會更貴,例如在英國和澳大利亞售價高達1349英鎊和2199澳元。這還只是iPhone XS,另一機型iPhone XS Max更昂貴就不說了。
問題是,整個智能手機領域高端產品線的價格上漲風潮一直在延續,很多手機品牌的旗艦手機比以往更加昂貴了。由於高端機型價格越來越貴,中檔機型的價格同樣也會被拉高,例如今年蘋果基礎機型iPhone XR 就不便宜,其乞丐版比iPhone 8 貴了7%,比iPhone 7 貴了15%。
說實話,手機開始變得更貴也就兩年左右的時間而已,從2016開始,各大廠商的旗艦價格都開啟了漲價模式。如果不出意外的話,2019年及以後的時間裡還會持續上漲。不止手機,其他電子產品同樣如此,例如蘋果iPa的iPad Pro和MacBook Air,今年新一代機型的價格明顯高出上一代不少,並且乞丐版和更高儲存容量機型之間的價格差也越來越大。
蘋果旗下各類產品新品的價格不斷上漲直接說明,未來設備價格上漲還會持續存在。不過,一些分析認為主要是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決定的,這有一定的道理,畢竟無論iPhone 價格多貴,消費者仍會成群結隊購買。因為2017 年史上最高iPhone 定價的蘋果iPhone X 發布之後,儘管大量批評者對其999 美元的價格嗤之以鼻,但該手機在去年11 月3 日首次上市之後,每一周的銷量都能超過其他所有iPhone 機型。
考慮到消費者對高定價手機的接受程度越來理想,蘋果的業績報告數據變得十分漂亮,關鍵是蘋果這一助長豐收的策略,引發了一大波手機製造商紛紛效仿。
為什麼消費者還會購買越來越昂貴的高端手機呢?因為今天手機已經成為了大家通信、工作、拍照和娛樂等日常生活的重要設備。而且,隨著處理性能、拍照成像技術、電池續航和網絡支持等一系列關鍵特性的不斷升級,人們對手機更高價值的追求就越來越無法止步。
正如此前調研機構CCS Insight 首席研究分析師本•伍德(Ben Wood)所說,“消費者願意為一款高定價的手機買單,因為手機可以說已經成為了他們生活中最重要的產品。”
當然了,智能手機的價格上漲也有其他方面因素。例如,處理芯片和攝像頭模塊等更快、更好的零部件部件製造成本更高了,手機製造商研究和新材料的財政負擔也會最終反應到最終產品的定價當中,更不用說通貨膨脹帶來的影響,並且通貨膨脹同樣也影響了科技產品以外商品的價格。
但研發支出和通貨膨脹並不能完全說明手機變貴的全部情況。如果說蘋果和三星為的是拉開差距,打造一個與以往不同的超高端細分市場,那麼在蘋果、三星領導下,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排行前列的各大手機廠商,每當手機更新換代就會拔高手機的定價,基本上都是跟風操作了。
可以說除了少數例外,各大品牌的手機定價都在不斷跟風上漲,因為只要跟風,每賣出一台機子能夠轉到更高的利潤。其實各大手機製造商的做法也沒有太大問題,而且應該是相對明確的策略,因為如今大多數人使用一款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更新換代的平均週期變成了三年或更長時間。
早在今年5 月份,知名市場調研機構IDC 的分析師Anthony Scarsella 就曾表示,雖然2018 年整體智能手機出貨量將小幅下滑,但智能手機的ASP 平均售價卻越來越高了,超過345美元,相較2017 年的313 美元至少上漲了10%。並且高端手機的價格還會繼續上漲。
從下面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如今同一個款機型,與兩年前發布相比已價格明顯上漲。蘋果iPhone 大屏(Plus/Max)系列價格不斷上漲,iPhone XS Max 幾乎成為了奢侈的商品。同樣的,三星的Galaxy S、S Plus 機型的價格也在上漲,今年秋季發布的旗艦Galaxy Note 9 也漲到1000 美元了,開始與競爭對手大屏iPhone 慢慢靠攏。
iPhone 標準機型(三年內漲幅15.4%):
– 2016 年iPhone 7:649美元
– 2017 年iPhone 8:699美元
– 2018 年iPhoneXR:749美元
iPhone 大屏機型(三年內漲幅42.9%):
– 2016 年iPhone 7 Plus:769美元
– 2017 年iPhone 8 Plus:799美元
– 2018 年iPhone XS Max:1099美元
三星標准旗艦(三年內漲幅15.1%)
– 2016 年Galaxy S7:650-695美元
– 2017 年Galaxy S8:720美元-750美元
– 2018 年Galaxy S9:720美元-800美元
三星大屏旗艦(三年內漲幅17%)
– 2016 年Galaxy S7 Edge:750-795美元
– 2017 年Galaxy S Plus:785美元-850美元
– 2018 年Galaxy S9 Plus:840美元-930美元
三星高端旗艦(三年內漲幅13.6%)
– 2016 年Galaxy Note 7:834-880美元
– 2017 年Galaxy Note 8:930-960美元
– 2016 年Galaxy Note 9:1000美元
其實很多國產手機廠商今年發布的手機價格也更貴了,OPPO、小米、華為都不例外。就拿小米來說,雖然雷軍錶示小米會始終堅持做“感動人心,價格厚道”的好產品。不過,曾經的1999 元初始定價的小米旗艦不可能有了,特別是在小米8 還融入了3D 結構光和屏幕之外識別的情況下,相比去年的小米6 又漲了200 元。
不過,這些手機廠商都有自己的一套說辭。對於為什麼沒有1999 元,之前雷軍也曾表示,“消費升級不是賣得越來越貴,而是同樣的價錢可以買到更優質的產品。”
其他一些手機廠商也給出了自認為合理的解釋,例如一加,稱用戶對智能手機的依賴短時間內大幅增加,整個行業對滿足高性能需求所需的質量和關鍵零部件的成本也在上升。LG 也表示,零部件成本、競爭對手定價、運營商促銷、關稅等因素都是漲價的原因,行業的投入越來越大了,最終反應到了產品定價上。
更有意思的是,谷歌也受到到了手機漲價風潮的影響,其新一代Pixel 系列新機的成本與前代大體相同,然而今年的定價卻提高了23%。機友們應該看到,Pixel 3 不僅沒有在機身背部增加第二個攝像頭,依然是單攝打天下,並且機身設計的改動也少得可憐,但為了配合市場,谷歌也提高了Pixel 系列新機的價格。
另外,一些分析還認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是手機漲價的重要原因,手機廠商為了生存為了賺錢也不得已跟風漲價,然而不斷投入的創新成本增加,才是漲價的關鍵因素。
就像所有的電子產品一樣,手機也是由來自不同供應商的零部件組成的,如果這些零部件的成本上升,那麼手機的成本肯定也會上升。CCS Insight 分析師本•伍德稱,過去年年,手機儲存空間和內存的需求引發了價格上漲,儲存和內存的成本越來越高,促使大量供應商興建更多的工廠以滿足供應需求。
不過,這些只是基本的零部件,而更負責的攝像頭模塊,例如為iPhone XS 準備的原深感攝像頭系統,還有華為旗艦的後置三攝像頭,增加的創新功能也使得成本更高了。此外,手機背面創新的玻璃工藝和陶瓷材料,同樣也是更高成本的關鍵因素。
通俗地說,如果市面上哪個廠商先推出一種如藍寶石般堅硬、還能完美抗污、抗指紋的特殊屏幕玻璃材料,然後率先配備到手機中上市銷售,那麼其價格同樣會很貴。就像當初三星率先推出柔性曲面的OLED 手機屏幕一樣,價格相比之前貴了不少。可以預計,三星明年推出的最新可折疊屏幕的智能手機,價格也會令人望而卻步。
當然了,無論何種分析,分析師還是將最終還是回到了商業上的分析了。儘管BOM 物料清單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會讓高端旗艦每年價格都上漲,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手機廠商本身就是商家,賺錢為本
CCS Insight 分析師本•伍德表示,他承認漲價的關鍵原因在於創新成本高,但也並沒有想像那麼大,他認為蘋果一定在戰略決策執行前做了決定,而這個決定就是通過提高iPhone 的價格以最大限度的換取回報。
另一來自Creative Strategies 的分析師卡羅琳娜•米拉內西(Carolina Milanesi) 對此十分認同,她表示創新成本上漲是為了讓手機比以往更受歡迎,但這些旗艦產品還是為了利潤率,因為賺錢是手機廠商的生存之本。
最後,我們應該要問這麼一個問題,手機的漲價風潮上限在哪裡?
這個問題當前還無法有明確答案,按照當前的趨勢,蘋果和三星超高定價的手機顯然只是一個開始,不少分析師認為,買家最終只會屈服。其中Creative Strategies 分析師卡羅琳娜•米拉內西表示,只要手機依然是我們大多數人全天使用的主要計算設備,那麼作為買家大家最終都願意花更多的錢去購買。
CCS Insight 首席分析師本•伍德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在消費電子產品定價方面,蘋果還在繼續打破遊戲規則。雖然蘋果在面對三星、華為這種級別競爭對手的巨大壓力下,高定價的挑戰變得非常困難,但是只要是蘋果品牌的產品,原計劃購買iPhone 的買家還是會一如既然、毫不猶豫地下單,而這點卻證明了消費者願意為產品溢價買單。
隨著蘋果iPhone XS Max、三星Galaxy Note 9 和華為Mate 20 Pro 的價格不斷上漲,其他手機廠商更有理由效仿相同的定價策略了,因為這三大品牌依然成功。對於其他廠商來說,即便是中高端機型,只要價格原本足夠便宜就仍有漲價的空間,因為相對旗艦的高定價來說,這個級別的設備在很多消費者眼中很“值”,畢竟融入了旗艦的部分特徵,又能保證充足的性能。
總之,手機一年比一年更貴,在你來看,手機漲價的原因是什麼?你會為此依然買單嗎?漲價風潮又何時到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