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盤點2018年十大新型機器人
2018年,機器人行業迎來了豐收——隨著新型機器和高級人工智能的出現,各類機器人都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重大的進步,例如家用機器人、工業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生物機器人和玩具機器人。今年,機器人行業也傳出了壞消息。Baxter開發商Rethink Robotics由於銷售業績不佳而關門大吉,社交機器人Jibo和Mayfield Robotics的家庭助手機器人Kuri也慘淡收場。
就像任何的技術一樣,當新硬件進入市場時,舊的技術要么被取而代之,要么接受改造。2018年的一些新技術,從許多方面改變了我們的生活。從家庭助手到幫助拯救環境,機器人將繼續進化,承擔起我們分配的任何任務。
下面就來看看過去一年出現的一些新機器人和該領域的新進展,順便展望一下未來。
1. 波士頓動力公司的Atlas人形機器人表演跑酷
自2013年推出以來,波士頓動力公司(BostonDynamics)的Atlas人形機器人(以PETMAN為原型)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項目經理吉爾·普拉特(Gill Pratt)拿它和1歲的孩子相比,“一歲的孩子幾乎不能走路,而且經常跌倒。當你看到這些機器,拿它們與科幻小說中的東西比較的時候,要記住,我們目前還處在這麼一個初級的階段。”
Atlas已經進行了幾次的改造和升級,例如,為其提供電池供電功能,配置傳感器幫助使其具備顯著的穩定性,以及增加激光雷達技術幫助其避開障礙和行走於各種地形。它現在能夠跑動,能夠跳過障礙物,甚至能夠進行後空翻。
2.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機構的機器人探測車拍攝小行星Ryugu
幾個月前,日本宇宙航空研究機構(JAXA)的“MINERVA-II”著陸器從無人操縱的Hayabusa 2宇宙飛船上發射,降落在小行星Ryugu上,引發了媒體的廣泛關注。到達該小行星的表面以後,兩個機器人探測車(Rover-1A和1B)離開了著陸器,並成功地拍攝了Ryugu的照片和。這是世界首例在小行星表面進行觀測的機器人。
兩個探測車在小行星的低引力場中跳躍行走,利用著陸器內部的旋轉產生的扭矩來移動。二者均配備一個立體相機、廣角相機和溫度計,均從太陽能電池和雙層電容器獲得能量。
3. 索尼Aibo登陸美國市場
索尼公司早在1999年就推出了最早期版本的Aibo機器人寵物狗。Aibo從那以後經過了四次升級迭代,最新一代是ERS-1000。與之前的版本不同,最新的版本配備了超緊湊的一軸和兩軸制動器,因而能夠產生更加自然的動作——包括尾巴和耳朵的擺動,嘴巴和爪子的動作,以及其他的許多動作。
Aibo配備了一對攝像頭來進行導航和規避障礙物,它們分別是魚眼鏡頭和SLAM(即時定位和繪圖系統)。這些攝像頭和該寵物狗的傳感器套件(ToF、測距、壓力、電容等)使得它能夠識別人臉。深度學習算法幫助該機器人識別人們的讚揚和微笑,也賦予了它對愛撫的反應能力。Aibo最近剛剛在美國上市,售價2899美元。對於一些人來說,一隻不需要怎麼照顧的寵物,可能會是一件很好的節日禮物。
4. 康奈爾大學開發出可適應周圍環境的可變形模塊化機器人
康奈爾大學的工程師們開發出了可變形且可自主行動的模塊化機器人,它們能夠自動適應周圍的環境,根據任務需要重新改裝自己。除此之外,該款機器人還能夠在必要時自行拆卸和更換損壞的部件。它們配備裝有輪子和磁鐵的方形模塊,那些模塊可以相互連接和分離,幫助該機器人進行自我改裝。
每個模塊都配有Wi-Fi,因而它們能夠相互通信,也能夠與具備信息處理功能的中央系統通信。配備攝像頭和機載計算機的傳感器平台能夠分析機器人周圍的環境,讓機器人能夠根據不同任務進行自我改裝。
5. 耶魯大學的機器人皮膚可以把物體變成機器人
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設計了一種機器人皮膚(OmniSkins),它可以利用嵌入傳感器和製動器的彈性薄層將無生命物體改裝成機器人。將它安裝在可變形物體上,比如填充玩具動物時,該款皮膚可以讓物體動起來,並根據物體的屬性執行各種任務(運動、抓取和移動物體等等)。
你也可以裝上一層以上的皮膚來執行更加複雜的動作。這項技術可以創造出像毛毛蟲一樣移動的泡沫管,或是幫助糾正不良姿勢的襯衫。
6. Sphero的Bolt為所有年齡段的孩子提供STEM學習能力
Sphero今年加入了STEM潮流,推出了可編程滾動機器人Bolt。該款機器人配有8×8的LED矩陣顯示器以及先進的可編程傳感器,可以讓你跟踪速度、方向和加速度。用戶可以利用Sphero EDU平台為Bolt編寫各種遊戲程序,為矩陣顯示器編寫定製文本,甚至可以使用機器人集成的紅外傳感器與其他的Bolt機器人進行互動。
7. 水下殺手機器人拯救生態系統免受獅子魚的入侵
伍斯特理工學院的學生們正在開發的水下殺手機器人,可以搜尋並消滅侵襲加勒比海、威脅珊瑚和海洋生態系統的獅子魚。該款機器人配有8支浮槍(類似於左輪手槍)。機載攝像系統會在選定的操作區域積極搜尋獅子魚,一旦發現,就會向獅子魚發射浮槍,然後上升到水面進行回收。
該機器人利用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和機器學習系統來識別敵友,在訓練期間學習了成千上萬張獅子魚的圖像。學生們還向該人工智能平台展示了它被禁止狩獵的數千個物體,包括潛水員和其他的水生動物。到目前為止,該機器人的準確率已經超過95%。然而,學生們希望該機器能在推出之前進一步提升效率。
8. 班古里昂大學的RSTAR機器人可以爬行、攀爬和翻越障礙物
來自以色列內蓋夫班古里昂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機器人,它可滾動,可爬行,可攀爬,可翻越障礙物,因而能夠進入狹窄、封閉的空間,執行搜救任務。這款機器人被稱為RSTAR,它使用圓輪在平坦的地面上行駛,而當遇到復雜地形時,它會通過翻轉來進行爬行或者攀爬。
如果遇到無法通過的地形,它可以通過展開雙臂,向前移動身體,再將雙臂移回原位的方式來前進。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通過利用它的輻輪穿過管道和牆壁,到達普通機器人無法到達的地方。
9. 哈佛大學的機器蟑螂可以在水上或水下行走
2018年出現了不少的微型機器人,哈佛大學最新的HAMR(哈佛流動式微型機器人)可能是當中最非比尋常的一個,因為它開闢了新的探索路徑,能夠在陸地、水中和水下行走。最初版本的HAMR出現在2013,使用了23個薄層材料,這些材料能被激光切割成包括腿在內的特定形狀。HAMR的每條腿(總共4條)都配有一對微型製動器,可操作性極強。
最新的HAMR配有腳墊,每條腿上都裝有襟翼,進而可以利用表面張力浮力進行水上行走。當它想要在水面下行走時,會通過一個被稱為“電潤濕”的過程,來減少護墊的接觸角度,讓自己沉入水中。返回陸地的時候,它則需要一個坡道來爬出來,研究人員希望未來可以在這方面進行改進。
10. 建築機器人正在幫助日本解決勞動力短缺問題
日本國家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AIST)的工程師們正在研發HRP-5P機器人,以解決日本建築工人短缺的問題。這款機器人並不是“萬能工匠”,而是能夠高度精準地完成某些任務,比如懸掛石膏板或膠合板。該機器人結合了物體檢測和環境檢測技術,同時還具備運動規劃能力。AIST希望利用這種機器人來完成繁重的工作,使得人類工人能夠專注於更輕鬆、更安全的工作。
這些只是今年出現的一部分新機器人和新進展,除了它們以外,業界還針對眾多不同的行業開發出了許多其他的機器人。機器人正在逐漸融入我們的生活——服務型機器人和女僕機器人已經存在多年,遠程機器人手術正迅速成為醫院的標配,機器人自動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動製造業的發展。
預計這種上升趨勢將持續下去,甚至可能隨著新技術的出現而加速。不管你喜歡與否,機器人都將繼續在我們的生活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也許會像互聯網和智能設備一樣成為一種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