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戶退押忙“抽身” ofo抗壓不“退場” – 共享單車行業將拐向何方?
曾經風光無限的共享單車企業ofo近日深陷“退押難”風波——線上線下,千萬用戶排隊等待超過10億元押金退還,讓原本債務纏身、經營困難的ofo背負起更大的現金流壓力。記者梳理髮現,從去年底悟空單車“退場”到今年小鳴單車倒閉,共享單車行業“寒冬”持續,一場持續兩年的“資本狂歡”似乎已進入尾聲。
共享單車行業何以急轉直下?“最後一公里出行”該如何解決?記者進行了調查。
ofo退押難集中爆發千萬用戶排隊等待
“您當前已排到1320xxxx位,排隊期間可正常用車,排序每日更新,將按照順序依次退款……”這是一位ofo用戶在線上提請押金退還後顯示的畫面。連日來,ofo退押難問題集中爆發,部分用戶還陸續趕往ofo位於北京中關村的辦公地點現場申請退還。
記者日前在位於互聯網金融大廈的ofo總部現場看到,用戶從一層電梯口一直排隊至樓外,人數超過200人。有用戶表示,需要排隊3到4個小時才能見到ofo工作人員,但均被告知無法現場退款。
對此,ofo相關負責人表示,近日累計有幾千名用戶到現場申請退押,一些用戶接收了網傳的“誤導信息”,認為現場可以直接退現,實際上從沒有現場退還一說。“集中趕來的用戶數量在逐天減少。”該負責人說,ofo每天會在統一時間段做線上退押處理,有序退還用戶押金。
記者了解到,ofo押金分為99元和199元兩種,保守估計,目前ofo申請退押金的總額已經超過10億元。
去年冬天,小藍單車、酷騎單車就因企業相關負責人失聯、押金難退的問題,導致大量用戶在公司所在地追要押金。記者註意到,近期北京市多個法院的多個案件中將ofo列入被執行人名單,涉及執行標的超5360萬元,被執行信息多達20條。
ofo創始人兼CEO戴威在19日發布的公司內部信中表示,“為欠著的每一分錢負責。公司今年一整年都背負著巨大的現金流壓力。退還用戶押金、支付供應商的欠款、維持公司的運營,1塊錢要掰成3塊錢花。”
21日,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表示,正督促ofo暢通退押渠道、優化退押流程,加快線上退押進度,切實保障用戶合法權益。同時讓ofo公司多方開源節流,增強企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共享單車怎由“熱點”變“雷區”?
據交通運輸部不完全統計,我國已有77家共享單車運營企業,投放約2300萬輛共享單車。然而,近一兩年來數十家共享單車企業倒閉、一些企業從“異軍突起”到困難纏身,形勢曾經一度大好的共享單車為何突然冷場?
——重投放、輕管理造成無序發展。業內分析人士指出,一些共享單車企業在短時期內大規模投放搶奪國內市場跑馬圈地、進軍國際市場,盲目擴張的同時又忽視了產品質量、後期維護、秩序整肅等,不但大幅度增加了運營方的維護和調度成本,對於城市公共管理造成的壓力也不斷加大。
根據北京市交通委的車輛監測數據,北京一些區域近一半的共享單車處於閒置狀態。今年上半年,有關部門開展為期兩個月的佔壓盲道、散落水渠等車輛專項整治行動,累計清理整治車輛40餘萬輛。
——盈利模式不清造成資金鍊長期緊張。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從2016年到2018年,市場上的共享單車企業,累計融資額超過260億人民幣,在三年時間全部“燒光”。受訪者指出,2018年以來,共享單車項目就很難再獲得融資,主要因為共享單車企業運轉多年,仍然沒有找到有效的盈利模式,只能通過不斷“燒錢”維持公司存續,形成了“融資、買車、投放”的固定模式。
ofo相關負責人表示,受到資金流壓力影響,ofo暫時停止了海外市場拓展,在國內的單車投放城市也沒有繼續擴張。
——政策“一刀切”不利於市場競爭。業內人士指出,在共享單車出現亂停放、損壞車輛得不到及時清理等一些問題後,部分地區採取長期的“禁投令”政策,將一些推行免押金、遵守社會秩序的優質共享單車平台拒之門外,形成了對新入場者的限制,造成先入場者的實質壟斷地位,不利於市場競爭、優勝劣汰。
共享單車市場怎樣健康發展?
業內有關專家認為,共享單車行業的良性發展,需要政府部門、企業等多方“共治”,相關監管機構應切實擔起監管責任,控制行業的無序發展,監督押金的規範操作;共享單車企業和投資方也應履行義務,做好企業運維服務,切實防範因資金鍊斷裂或擠兌危機等引發相關風險。
針對共享單車行業存在多頭管理的情況,專家建議綜合運用法律、制度、技術手段,協調各部門關係,優化規劃設計,近期可以通過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中長期可以考慮組建高位綜合協調機構,構建各部門協作機制,統籌協調各層級、各部門之間關係,協調處理共享單車行業的發展。
上海交通大學副教授黃少卿認為,共享單車企業的投資方也應履行出資人義務,監督企業運轉,特殊情況下應承擔主體責任。為完善押金監管機制,可藉鑑針對銀行等金融機構的監管辦法,要求企業繳納類似風險準備金的保障資金。
專家同時指出,企業應優化製度設計,加強與相關部門銜接,綜合調研投放區域的現狀,完善升級單車基礎設施,同時制定完善的報廢共享單車處置方案,加強後續維修服務跟進,避免造成資源浪費、影響市容環境.
新華社記者吉寧、魯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