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伽馬射線?可以破壞腫瘤DNA還能點亮一個星系
據國外媒體報導,伽馬射線是電磁輻射的一種,就像無線電波、紅外輻射、紫外輻射、X射線和微波一樣。伽馬射線可用於癌症治療,伽馬射線暴更是天文學家研究的一大重點。電磁輻射可以通過波或粒子的形式傳播,有不同的波長和頻率。
這張天空全景圖由NASA費米伽馬太空望遠鏡兩年來收集的數據集合而成,展現了宇宙在伽馬射線下的模樣。
伽馬射線暴概念圖。
波長覆蓋的範圍名叫電磁光譜,一般被分為七個部分,隨著波長遞減,能量與頻率會隨之遞增。七個部分通常為無線電波、微波、紅外光、可見光、紫外光、X射線和伽馬射線。
伽馬射線在電磁光譜中的位置高於“軟X射線”,其頻率超過每秒1018赫茲,波長不到100皮米(1皮米相當於1米的1萬億分之一)。
伽馬射線與硬X射線在電磁光譜中的位置相互重疊,因此很難區分這兩者。在天體物理學等領域中,科學家會強行劃一條區分線,將高於特定波長的射線列為X射線,低於特定波長的則為伽馬射線。伽馬射線和X射線都屬於高能輻射,可破壞生物組織。不過,宇宙中幾乎所有的伽馬射線都會被地球大氣層阻擋在外。
伽馬射線的發現
伽馬射線最早於1900年由法國化學家保羅•維拉爾(Paul Villard)在研究鐳輻射時發現。幾年後,化學家、物理學家歐內斯特•盧瑟福(Ernest Rutherford)按照核反應產生的阿爾法射線和貝塔射線,提出了“伽馬射線”這個名字,這一叫法便一直保留至今。
伽馬射線的來源與效果
伽馬射線主要由四種核反應產生:核聚變、核裂變、阿爾法衰變和伽馬衰變。
核聚變是太陽與其它恆星的能量來源。該反應分幾步進行,在極端高溫高壓下,四個質子、或氫原子核被強迫聚合為一個擁有兩個質子和兩個中子的氦原子核。該氦原子核的質量比原本四個質子的質量約少0.7%,而根據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E=mc^2,這部分質量差會轉化為能量,其中三分之二的能量以伽馬射線的形式釋放出來。(剩餘的能量則以中微子的形式進行釋放,這是一種相互作用極弱的粒子,質量幾乎為零)。在恆星生命末期、氫燃料耗盡之後,通過核聚變生成的元素會變得越來越重,一直到鐵元素。但各個階段生成的能量也會隨之遞減。
伽馬射線的另一來源是核裂變,人們對此應該並不陌生。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對核裂變的定義是:一個較重的原子核分裂為大致相等的兩半,這兩半再分別成為較輕元素的原子核。這一過程需涉及與其它粒子的撞擊。當鈾、釙等較重原子核受到其它粒子轟擊後,便會分裂成氙、鍶等較輕元素。而轟擊產生的新粒子又會撞上其它重原子核,形成鍊式反應。這一過程中也會釋放能量,因為裂變產生的粒子質量總和低於原始重原子核的質量。這部分質量也會轉化為能量,以較小原子核的動能、中微子和伽馬射線的形式存在。
阿爾法衰變和伽馬衰變也可產生伽馬射線。當重原子核釋放出氦-4原子核,原子數減少2、原子重量減少4時,便會發生阿爾法衰變。這一過程會導致原子核能量過剩,而多餘的能量便會以伽馬射線的形式釋放出來。如果原子核中能量過多,便會發生伽馬衰變,發射出伽馬射線,同時不會改變原子核的電荷或質量成分。
伽馬射線療法
伽馬射線可破壞腫瘤細胞DNA,因此有時會用於治療惡性腫瘤。但在採用該療法時必須多加小心,因為伽馬射線也會破壞周圍健康組織細胞的DNA。
要想讓癌症細胞受到的輻射最大化、同時讓健康細胞受到的輻射最小化,一種方法是讓多束由不同方向的伽馬射線通過一台線性加速器、集中到一塊很小的區域上。這就是射波刀(CyberKnife)和伽馬刀療法的運作原理。
伽馬刀放射手術利用一台特殊設備,將近200道輻射擊中到大腦腫瘤處或其它目標上。每束輻射對穿過的腦組織影響很小,但交匯點處所受的輻射劑量很大。
伽馬射線與天文學
伽馬射線暴是伽馬射線最有趣的來源之一。這是一種能量極高的天文事件,時長從幾毫秒到幾分鐘不等。科學家最早於上世紀60年代觀測到這一現象,如今觀察到它們的頻率約為每天一次。
NASA指出,伽馬射線暴是“最高能的一種光線形式”。其亮度可達一般超新星的數百倍,約為太陽的一百萬萬億倍。
據密蘇里州立大學天文學教授羅伯特•帕特森(Robert Patterson)介紹,科學家一度認為伽馬射線暴來自正在蒸發的迷你黑洞的末期階段。但如今科學家認為,伽馬射線暴應源自中子星等緻密天體的相撞。還有理論指出,超大質量恆星坍縮形成黑洞時,也會產生伽馬射線暴。
無論其來源如何,伽馬射線暴在幾秒內產生的能量都足以點亮一整個星系。但由於地球大氣可將大部分伽馬射線阻擋在外,只有高海拔觀測氣球和軌道望遠鏡才能觀察到它們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