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橋CCAF發布全球加密貨幣基準研究報告:市場規模峰值8000億美元
劍橋大學替代金融中心(Cambridge Centre for Alternative Finance,CCAF)近日發布了第二版全球加密貨幣基準研究報告(Global Cryptoasset Benchmarking Study)。新調查結果顯示,在2017年加密貨幣領域出現了巨大的增長,不過在近期迅速冷卻下來。
2017年4月加密貨幣行業的總市場規模為300億美元,而在2018年1月份飆升至8000多億美元,達到峰值,隨後又下降在2000億美元之間徘徊。CCAF的年度調查報告中對快速發展的加密生態系統進行了系統的論證分析,對組成加密貨幣行業結構的採礦、存儲、交換和支付四個關鍵部分進行分析。報告中所涉及的數來來自全球47個國家活動的180多家創業公司、成熟企業和個人的非公開數據。
調查結果顯示
● 數百萬新用戶湧入加密貨幣領域,但大多數都處於被動狀態
服務提供商的用戶帳戶總數現已超過1.39億,其中身份驗證用戶超過3500萬,相比較2017年增長了近四倍。在2018年的前三個季度再次翻番。雖然服務提供商對活動水平的定義和標準差別很大,但只有38%的用戶可以被認為是活躍的。
● 企業跨領域運營增加
2017年觀察到的跨部門擴張仍在繼續。57%的加密服務提供商現在至少在兩個細分市場中運營,為其客戶提供綜合服務,而2017年初為31%。
● Multi-coin支持正在迅速擴大
對多加密貨幣的支持幾乎翻了一番,2017年在所有服務提供商的佔比為47%,而在2018年增加到了84%。這一趨勢主要是由於某些加密平台(例如以太坊上的ERC-20)的共同標準的出現所致。導致代幣供應迅速增加。
● 絕大多數的採礦設施使用可再生能源作為其能源結構的一部分
該研究估計,截至2018年11月中旬,排名前六位的proof-of-work(工作證明)加密貨幣每年損耗52至111太瓦時(TWh)的電力。兩者的中間值(82TWh)相當於比利時整個國家的總能耗,但也不到世界每年全球能源產量的0.01%。這些設施消耗的能源中顯著的份額來自能力過剩地區的可再生能源。
● 採礦的集中程度低於普遍認為的
在地理上,採礦用戶並不太集中。
● 自我監管工作反映了行業日益成熟
行業參與者積極採取似乎符合現行法規的措施,儘管不一定明確受制於法規。越來越多的自我監管舉措,加上複雜和專業服務的出現,反映了該行業日益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