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音助手“合體”忙
近段時間來,如小愛同學和小冰、小娜和Alexa、Siri 和谷歌助手一樣,越來越多的語音助手類產品都選擇了相互召喚的方式,讓不願意顧此失彼的用戶,不需要擔心選擇受限制,也不需要一次買兩個智能音箱。各家廠商此前都著眼於獨占,即要求預裝的設備只能用一家語音助手。現在,硬件製造商似乎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
本文首發於航通社,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航通社微信:lifeissohappy 微博:@lishuhang
11月28日,小米AIoT 者大會公佈了與微軟的一項重要合作:內置小米小愛同學的手機和智能硬件,將具有“召喚小冰”的能力。
例如,小米手機用戶可以在“小愛同學”生效的時候說“召喚小冰”,或者形如“問下小冰今天有什麼好電影”這樣的指令臨時調用小冰。反過來,當前已經是小冰的時候,就要說“召喚小愛同學”回到默認功能狀態。
小米AI 音箱、小米小愛音箱mini、Yeelight 語音助手等其它接入小愛開放平台的智能硬件設備,最晚元旦前都可以上線召喚功能。
官方介紹,未來還在開發的新技能,包括兩個AI 一起與人類交流的可能性,有望首次將AI 群聊帶入家庭場景。
此前Yeelight 語音助手已經可以在手機App 中設置是讓小愛同學還是小冰應答,但一次只能使用一種助手,並且不能用語音命令快速切換。
航通社注意到,近段時間來,越來越多的語音助手類產品都選擇了相互召喚的方式,讓不願意顧此失彼的用戶,不需要擔心選擇受限制,也不需要一次買兩個智能音箱。
早在去年,微軟的Cortana(小娜)和亞馬遜Alexa 就宣布會有可以互相呼出的計劃,不過該計劃拖延了1年,今年8月才正式上線。
( https://www.cnet.com/how-to/how-to-use-alexa-and-cortana-together/ )
與前述小愛同學和小冰的合作,召喚指令是”Alexa, open Cortana.”以及”Hi Cortana, Open Alexa.”
用戶可以將他們已有的Alexa 用戶信息和Cortana 綁定,而無需擔心中間需要重新註冊新的帳號,導致舊有數據無法導入。
這可能就是兩者合作拖延了一年的原因之一——在今次小愛同學和小冰的合作中,官方並未說明小愛同學綁定的小冰,是不是可以讀取老用戶已經在微信中存活很久的那個專屬的小冰人格。同時,召喚是單向的——在小冰界面無法召喚小愛同學。
另一方面,蘋果的Siri和谷歌助手(Google Assistant)也可以相互呼出。激活Siri,然後說“OK Google”或者你此前設置的語音激活命令,然後就會跳轉至谷歌助手。
用戶也可以直接說“Hey Siri, Ok Google”來跳過Siri 界面直接啟動谷歌助手,雖然這樣多少有點怪。用戶每次想要訪問谷歌助手,都需要這麼做。
這個合作同樣是單向的——安裝了谷歌助手的智能音箱暫時不能呼叫Siri。
( https://www.cnbeta.com/articles/tech/792463.htm )
各家廠商此前都著眼於獨占,即要求預裝該助手功能的設備只能用一家語音助手。這也多少取決於音箱廠家的自有品牌是否強勢,擁有多大的話語權。
在智能硬件發展早期如2013-14 年,語音助手方遠比硬件廠商強勢,不僅要求在平台選擇上排他,更有的閹割了藍牙、耳機插孔等常規音箱都有的部件,試圖強迫用戶使用聯網功能。
不幸的是,這些服務提供商後來倒下了一大批,固件得不到更新的部分“智能音箱”由此淪為廢鐵。
現在,硬件製造商似乎獲得了更大的話語權,這也許是因為在智能音箱打完一輪價格戰之後,回頭開始發現音質、拾音效果等硬指標才是影響用戶體驗的大頭。
Sonos在切入智能音箱時,就選擇了將同一款硬件產品植入多家語音助手,用戶則可以隨心切換。Sonos Beam音箱在國內實現了Rokid、Siri、京東叮咚、科大訊飛魔飛等服務的全面接入。
如果說挺起腰桿的硬件廠商要“合縱”,那麼像航通社之前寫過的Rokid,還有獵豹旗下的獵戶星空、以及科大訊飛等則試圖“連橫”,通過統一後台,僅在前台設置定制化的喚醒詞,來實現後端標准上的統一。
鑑於多數智能音箱只有一個助手,助手的開發廠家當然要在技術方面相互赶超,提升語義識別的精確度,內容庫容量,以及開發者社群的繁榮度。
到現在,智能音箱操作系統層面已經實現了“強強聯合”,互相接入,說明廠家之間的融合進入了一個全新的階段,而原來的森嚴壁壘正在消失。
當然,這並不能說明各家助手們之前的這些功夫白費了,只是說,當他們各自重新造輪子之後,發現了有些技術、體驗和商務合作上的障礙,或是短時間內無法超越對手,或是全力攻關的性價比太低,得不償失。
例如,《大西洋月刊》曾統計稱,Alexa能與3500多個品牌的2萬多個智能家庭設備配套使用,涵蓋耳機、安全系統、汽車等100多個第三方配件。
( https://www.theatlantic.com/magazine/archive/2018/11/alexa-how-will-you-change-us/570844/ )
Alexa 的先發優勢和體量讓一般初創公司難以企及,這就需要“互通有無”以多快好省地讓最終用戶獲益。
各家助手從軟件層面開始合作,還說明了智能音箱的增量市場正面臨到頂的風險。目前,全球智能手機銷量已經從巔峰迴落,手機App已經面對增長乏力的困境。
相比之下,語音助手類服務還處在增長停滯之前,但可能留給廠家們的好日子也不多了。
據NPR 和Edison Research 今年的一項聯合報告,有800 萬美國人擁有三個或更多的智能音箱,近半數家庭的購買理由是部分替代屏幕消費,減少盯住屏幕的時間。
技術研究公司Canalys 稱,到去年年底,全球已安裝了4000 多萬台智能音箱。根據目前的銷售情況,到今年年底這一數字將達到1 億。
另一家研究機構Ovum 稱,到2021 年全球智能音箱數量幾乎與人類相當,手機達到數量超過人類總數的目標用了大約30 年,而智能音箱達到同一指標用時將會減半。
從增量市場到存量市場是一個痛苦的歷程。不管是早年的智能家居,還是現在的語音助手,都曾有不止一家廠子立下豪言壯語,說我要做一個合作夥伴最多的,設備覆蓋最廣的,兼容性最強的,但大家撐死,也只能各自做到一部分。
所以市場自有市場的邏輯。當每個消費者都不得不買到一個“半殘”的解決方案時,助手之間互相兼容是唯一的出路。市場自有他的辦法來解決問題。
2018.12.1
歡迎隨手轉發到朋友圈。尋求轉載授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航通社(ID:lifeissohappy) ,並在後台留言輸入關鍵字轉載。轉載時請保留版權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