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糞便可能以奇怪的方式冷卻南極洲
企鵝糞便中的氨可能在保護南極洲免受氣候變遷影響方面發揮著令人驚訝的作用。《通訊:地球與環境》雜誌發表的一項新研究表明,阿德利企鵝(學名Pygoscelis adeliae )的排放可能有助於促進雲層的形成,從而提供一種自然的氣候調節方式。這項發現來自於在一個大型企鵝聚居地下風處進行的大氣測量。
隨著氣候變遷加速,南極洲的生態系統正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最明顯的跡象之一就是海冰面積的縮小。企鵝對南極洲生態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而隨著其冰雪棲息地的持續消失,企鵝正面臨嚴重的威脅。

然而,企鵝的貢獻可能比我們意識到的還要大。它們和其他海鳥一樣,是該地區氨的主要來源。氨在雲的形成過程中起著關鍵作用,它與含硫氣體反應,形成氣溶膠。這些微小顆粒為水蒸氣提供了凝結的表面,從而促進了雲的形成。
以這種方式形成的雲在大氣中扮演絕緣層的角色。它們有助於冷卻下方的地表,並影響海冰覆蓋的範圍。然而,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們對企鵝本身與這些氣候過程之間的關聯知之甚少。
2023年1月10日至3月20日期間,馬修·博耶、米科·西皮萊及其同事在南極洲馬蘭比奧基地附近的一個地點測量了空氣中的氨濃度。他們觀察到,當風從約8公里外一個擁有6萬隻阿德利企鵝的聚居地方向吹來時,氨濃度會升高至13.5ppb(十億分之十三點五),比基線值(不到10.5ppt)高出1000多倍。即使在企鵝於2月底從該地區遷出後,氨濃度仍然比基線高出100多倍,因為留在聚落的企鵝糞便仍在繼續排放這種氣體。
為了證實氨濃度的增加會影響氣溶膠顆粒濃度,作者在一天內記錄了幾次額外的大氣測量數據。當風從企鵝聚落時,現場記錄到的氣溶膠顆粒的數量和大小急劇增加,作者隨後(在風向改變約三小時後)觀察到了一段時間的霧氣,他們認為這可能是氣溶膠顆粒濃度增加的結果。
研究結果表明,企鵝糞便可能有助於減少氣候變遷對企鵝自身棲息地南極洲的影響。作者表示,他們的研究強調了保護海鳥及其棲息地免受氣候變遷影響的重要性和好處。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