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丹佛重磅研究:碳捕獲成本高再生能源才是未來
美國史丹佛大學近期發表在《環境科學與技術》(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的一項研究表明,到2050年全面轉向風能、太陽能、地熱和水電等清潔能源,不僅能大幅降低能源成本,還能減少空氣污染並緩解氣候變遷。相較之下,依賴碳捕獲技術(如工業煙道或直接空氣碳捕獲)的經濟和社會成本更高。

研究指出,將資金投入碳捕獲而非再生能源,會導致更高的二氧化碳排放、空氣污染和能源需求。即使碳捕獲技術由清潔能源驅動,其機會成本仍過高,因為這些能源本可用於直接取代化石燃料。
研究比較了兩種極端情境:一是完全轉向再生能源,並提升能源效率;二是維持現有化石燃料結構,同時增加碳捕獲技術。結果顯示,全面採用再生能源可使終端能源需求減少54%以上,年度能源成本降低近60%,同時避免每年數百萬例因空氣污染引發的疾病和死亡。
此外,電氣化能顯著提升能源效率,例如電熱泵和電動車比傳統設備更有效率,且無需化石燃料開採和運輸的額外能耗。相較之下,碳捕獲技術無法改變化石燃料燃燒的低效率性,經濟性遠不如直接使用再生能源替代。
研究強調,同時支持再生能源和碳捕獲的政策未能區分解決方案的優劣,建議放棄推廣碳捕獲技術,轉而全力淘汰化石燃料燃燒,以實現真正的零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