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發現中國未有神秘生物官方回應:還需進一步研究
據報道,近日,上海市生態環境局組織的生態調查在崇明島取得重要發現。科學研究團隊在崇明水域首次記錄到類奇異布紋藻(中國新記錄種)以及直脈矮突搖蚊、小型棒脈搖蚊(上海新記錄種),為當地生物多樣性研究提供了新資料。
這項由上海市環境科學研究院、崇明區生態環境局聯合上海海洋大學所進行的調查,涵蓋了東風西沙水庫、明珠湖等46個監測點位。在七滧港和北橫引河的底泥樣本中,研究人員意外發現了兩種上海地區從未記錄過的搖蚊物種。

“這些發現就像打開了一個生態盲盒。”參與調查的工作人員表示。搖蚊作為水生生態系的重要組成,其幼蟲”紅蟲”是多種水生動物的天然餌料。但專家也提醒,過度採集紅蟲可能破壞水體生態平衡。

更令人驚訝的是,在南橫引河採集到的類奇異布紋藻,經鑑定確認為中國首次記錄。這種矽藻具有獨特的”S”形結構和網格狀紋路,體長可達218微米,對河口微鹹水環境變化極為敏感。
“這些新記錄種的出現原因還需深入研究。”計畫負責人表示,”崇明可能還隱藏著更多未被發現的物種,等待我們去探索。”此次發現不僅豐富了上海地區的物種數據庫,也為長江河口生態系統研究提供了重要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