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產品加關稅被緊急叫停川普:我沒有對中國網開一面
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當地時間週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川普政府週五宣布對智慧型手機、筆記型電腦等電子產品豁免關稅只是權益之計,因為這些產品將面臨專項徵稅。盧特尼克的這篇言論令本就混亂的關稅政策更加撲朔迷離。

盧特尼克週日接受美媒ABC News的《本週》節目採訪時表示:“(電子產品)目前雖免徵對等關稅,但將被納入半導體關稅範圍,相關政策或將在一兩個月內出台。”
盧特尼克對主持人喬納森·卡爾(Jonathan Karl)表示,未來幾個月將針對涉及國家安全的關鍵產品徵收專項關稅,這些領域「沒有談判空間」。
週日下午,美國總統唐納德·川普(Donald Trump)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連發數帖,試圖澄清對華高科技產品關稅政策。他說:「在糾正貿易失衡與非貨幣關稅壁壘問題上,我們絕不會對任何國家網開一面。」川普接著說:「週五公佈的並非關稅’豁免’,相關產品仍需繳納現行20%的芬太尼特別關稅,只是調整了關稅類別。假新聞媒體心知肚明,卻刻意隱瞞真相!」
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週五發佈公告,電子產品被排除在針對中國商品徵收的145%關稅清單之外。
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Elizabeth Warren)痛批關稅政策反复無常以及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的舉措猶如”混亂與腐敗的溫床”
沃倫說:“當川普在關稅問題上(像小孩子一樣)玩’紅燈綠燈’遊戲,並聲稱’我的特別贊助商可獲得特別豁免’時,投資者怎敢放心在美國投資?”
週六,韋德布希證券公司分析師將豁免部分電子產品的關稅政策稱為“科技投資者的最佳捷報”,認為“像蘋果、英偉達、微軟等科技巨頭以及整個科技行業都能在這個週末到週一鬆一口氣。”
為關稅政策辯護
川普政府急劇轉向的關稅政策已導致股市暴跌,消費者信心指數跌至1952年有紀錄以來第二低點,並引發經濟衰退擔憂。但政府堅持認為,該政策將透過提振製造業、保護就業來增強美國經濟。
多位政府要員週日現身各大新聞節目為關稅政策辯護,口徑卻難以統一。但白宮高級貿易顧問彼得·納瓦羅(Peter Navarro)、美國貿易代表詹姆斯·格里爾(Jamieson Greer)、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凱文·哈塞特(Kevin Hassett)均強調將啟動半導體進口的”232條款”國家安全審查,可能出台針對電子產品的專項關稅。
納瓦羅在節目中未證實中美展開新談判,但表示「已經向中方發出邀請」。目前美國對華進口商品整體關稅達145%,中方則以125%關稅實施反制。中國商務部先前表態“不懼貿易戰”,但表示不會進一步加碼。
哈塞特則在節目中透露,在川普暫停對等關稅90天后,已有130國啟動對美談判(中國除外)。他形容對華程序”尚未實質啟動”,而其他國家的談判”有序且目標明確”。
右翼智庫American Compass創辦人、經濟學家奧倫‧卡斯(Oren Cass)則在節目中表態支持10%全面關稅及對華高關稅,但批評現行政策執行方式存在不確定性。
關稅的混亂與疑慮
沃倫週日直言:“現在連五天之後的規則都無人能預測,更遑論五年後的政策走向。”
前美國財政部長拉里·薩默斯(Larry Summers)則痛批現行關稅政策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自殘式經濟決策」。
薩默斯說道,“這套政策在競爭力、失業率、通膨方面都存在錯誤判斷……我們唯一的指望就是決策者盡快迷途知返。”
薩默斯還補充稱,中國有著“高明的應對之策”,因為川普的貿易政策反而為中國創造了“精妙的戰略機遇”,“中方現在看到了擴大影響力、開拓新市場、取代美國主導地位的絕佳空間——這些機遇原本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
億萬富翁投資者雷·達裡奧(Ray Dalio)則在節目中稱,現行貿易政策“極具破壞性”,不過“可能只是進程中的一環”。他強調:“關鍵要看90天暫停期結束後的局面。”
當被問及經濟衰退風險時,這位橋水基金創辦人坦言美國「已瀕臨衰退邊緣」。
最新數據顯示,摩根大通將經濟衰退機率從40%上調至60%,高盛的預測值也達到了45%。
達裡奧總結道:“關稅、債務危機以及新興力量挑戰既有強權——這些系統性劇變帶來的衝擊遠超尋常。處理得當或許能化險為夷,若應對失策,後果可能比經濟衰退嚴重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