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商務部將啟動232條款半導體調查
一位白宮官員向POLITICO 證實,為了保護國家安全,唐納德·川普總統正準備指示商務部展開調查,此舉可能引發對半導體技術徵收新關稅。這一舉動將加劇美國與東亞主要經濟體(如台灣)之間的摩擦,而美國的大部分晶片都來自東亞地區,這將對依賴晶片進口的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產生深遠影響。

韓國、馬來西亞和日本也是半導體供應鏈的關鍵參與者,包括晶片組裝、測試和生產。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消費市場。
這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官員表示,調查將根據1962年《貿易擴展法》第232條啟動,該條款允許總統限制被視為對國家安全構成威脅的進口產品。由於正在討論制定計劃,這位官員還補充說,調查的目的是「重振美國關鍵技術領域的製造業」。
他們表示,商務部目前計劃允許公眾評論期。這類調查通常需要長達270天才能完成,但白宮已暗示調查可能會縮短時間。
川普在過去兩個月內已經對銅和木材產業啟動了232條款調查,並利用第一任期內的232條款調查結果作為3月份擴大鋼鐵和鋁關稅的理由。
總統也表示,半導體的關稅將從25%左右開始,並在一年內大幅提高。川普也提到,產業關稅也可能適用於包括藥品在內的更多產品。
根據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週五發布的通知,半導體調查可能在部分電子產品進口豁免川普所謂的「互惠關稅」幾天或幾週後啟動。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週日在美國廣播公司(ABC)的《本週》節目中表示:“這並非永久性豁免。”
對半導體徵收新關稅只是總統第二任期頭幾個月實施的一系列關稅中的最新一項。
在川普第二任期內,白宮已對中國加徵145%的關稅,這還不包括現有的對華關稅。儘管對幾乎所有其他國家普遍徵收10%的關稅仍然有效,但如果川普無法在自己設定的90天期限內與各國達成數十項單獨協議,關稅可能會再次上調。
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馬薩諸塞州民主黨)在CNN 的“國情咨文”節目中批評川普的關稅策略缺乏連貫性。
沃倫表示:“當唐納德·特朗普對關稅亮紅燈、亮綠燈時,投資者不會在美國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