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發布重大成果愛因斯坦可能錯了
日前,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發布重要成果,證明愛因斯坦可能錯了!由趙公博領銜的國際科研團隊基於「暗能量光譜巡天(DESI)」計畫數據證實,暗能量存在動力學屬性,愛因斯坦關於暗能量是「宇宙學常數」的假設可能錯了。相關成果於4月8日於arXiv預印本網站公佈。
20世紀初,愛因斯坦將廣義相對論方程式應用於宇宙時,發現宇宙無法靜止,要麼膨脹要麼收縮,這與他原本認為的「宇宙是靜態、永恆不變」的觀點相悖。
1917年,他引入宇宙學常數(Λ)試圖使宇宙保持靜止,但1929年宇宙膨脹的發現讓他劃掉了方程式中的「Λ」。 1998年宇宙加速膨脹被發現後,科學家又將「Λ」項寫入方程式並賦予特定數值解釋觀測結果。
如今,科學研究人員認為愛因斯坦的這個「錯誤」卻成為解釋宇宙約70%未知成分的關鍵。
在標準宇宙學模型(ΛCDM)中,暗能量被視為不隨時間演化的真空能量,其狀態方程式恆定為-1。但隨著觀測技術的發展,不同類型觀測資料間出現不自洽,對ΛCDM模式構成挑戰。
在最新研究中,團隊自主開發新分析方法,結合DESI最新數據及超新星、宇宙微波背景輻射觀測結果發現,暗能量的狀態方程式隨宇宙演化而變,置信度達4.3希格瑪,幾乎「確認」了愛因斯坦設想存在偏差。
此次發行使得暗能量研究進入了新階段。趙公博表示,下一步將持續利用DESI後續數據進行更精細分析,與國際同業攜手檢驗暗能量動力學屬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