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口到美國的GPU產品可透過USMCA框架漏洞獲得巨額關稅豁免
研究公司SemiAnalysis發現,台灣生產的高性能GPU 現在可以利用《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USMCA)中的技術漏洞,免關稅進入美國市場。企業可以透過位於墨西哥和加拿大的組裝廠來生產台灣製造的GPU,從而有效規避原本適用於台灣直銷產品的32% 進口關稅。
這項豁免取決於USMCA 框架內的一項最惠國條款,該條款明確將數位處理單元(HTS 8471.50)、自動資料處理機單元(HTS 8471.80) 及其相關組件(HTS 8473.30) 歸類為「原產貨物」。無論製造地點位於何處,此分類均適用,為在北美工廠進行最終組裝的NVIDIA HGX 主機板、GB200 基板和RTX GPU 卡創造了一條免稅途徑。

該策略利用了兩種互補的政策機制。首先,川普總統3月7日的行政命令維持了現有的USMCA豁免,保留了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合規商品的免稅地位。其次,USMCA擴大了原產產品的定義,創建了一個分類框架,將組裝的伺服器和相關零件視為北美產品,儘管它們的核心製造在台灣。
對於美國科技公司而言,跨境組裝業務帶來的額外物流複雜性可以透過取消這些高價值零件的大量進口關稅來抵消。這種做法借鑒了農產品進口的既定協議,在類似的原產地規則下,墨西哥酪梨等產品可獲得優惠待遇。
全球供應鏈正在快速適應,尤其是在GPU等高利潤領域,這些領域為人工智慧工作負載提供動力,當下還有待觀察企業如何在新的關稅驅動時代建立製造和物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