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拉達將范思哲收歸麾下打造義大利奢侈品牌勁旅
普拉達收購范思哲的交易,重燃了人們對打造一個「義大利製造」 奢侈品牌領導者的希望。此前,許多其他家族創立的品牌最終落入了法國、瑞士或美國企業手中,而此時許多義大利集團的表現優於這個陷入困境的行業。

這筆價值13.75 億美元的交易,讓這個時尚界最知名的義大利品牌之一重新回到了義大利的掌控之下。 2018 年,該品牌連同債務以21.5 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了在紐約上市的卡普里控股公司(當時名為麥克高仕)。
根據顧問公司貝恩的估計,儘管義大利的個人奢侈品產量佔全球的50% 至55%,但該國卻沒有一家規模能與路威酩軒(LVMH)和古馳母公司開雲集團(Kering)這樣的法國企業相媲美的集團。
總部位於米蘭的普拉達由設計師繆西婭・普拉達(Miuccia Prada)和她的丈夫帕特里齊奧・貝爾泰利(Patrizio Bertelli)控股,並在香港上市,市值約為140 億歐元(150 億美元),是按盈利計算意大利最大的奢侈時尚集團。
但與路易威登母公司路威酩軒等公司相比,儘管該集團旗下還包括快速發展的品牌繆繆(Miu Miu),但在股市估值方面一直相對較小。
在安德烈亞・格拉(Andrea Guerra)於2023 年成為普拉達首席執行官,以實現代際交替之後,普拉達進行了對范思哲的收購。該公司主要所有者的兒子、首席行銷長洛倫佐·貝爾泰利(Lorenzo Bertelli)被視為接班人。
時尚與奢侈品行業顧問阿希姆・伯格(Achim Berg)表示:“普拉達想要成為領先的意大利奢侈品牌集團的雄心,在一個由法國集團主導的市場中是一個重大舉措。這正是許多意大利人一直所期盼的。”
義大利最大的五家上市奢侈品牌集團- 普拉達、盟可青睞(Moncler)、傑尼亞(Ermenegildo Zegna)、佈內羅・古奇拉利(Brunello Cucinelli)和菲拉格慕(Ferragamo)—— 的營收總和,即便在法國開雲集團去年大幅下滑之後,仍遠低於開雲集團的銷售額。
公司創辦人佈內羅・古奇拉利以其典型的生動風格總結了阿爾卑斯山兩側企業在經營理念上的差異。
去年10 月,他在2024 年米蘭時尚全球高峰會上表示:“我們尊敬的法國同行都是偉大的金融家。”
他還補充道:“但我們意大利人把我們這些’小而精’的公司當作自己的孩子,所以我們想要悉心照料它們,並將它們傳承給下一代。”
雄心勃勃的舉措
雖然路威酩軒和開雲集團已經收購了許多義大利品牌,但即使是規模較大的義大利集團,到目前為止在進行大規模收購方面也相對較為謹慎。
伯格表示:“這次收購標誌著普拉達認真嘗試打造一個集團,而且與他們過去對赫爾穆特・朗(Helmut Lang)和吉爾・桑達(Jil Sander)的收購相比,這次的野心要大得多。”
普拉達董事長兼共同所有者帕特里齊奧・貝爾泰利將對這兩個品牌的收購定義為「戰略失誤」。這兩個品牌是在世紀之交被收購的,幾年後又被出售了。自那以後,除了收購供應商之外,該集團主要專注於內生性成長。
普拉達和范思哲都起源於米蘭,總部仍在米蘭,兩者相距僅4 公里(2.5 英里)。
總部位於米蘭的盟可青睞是一個山地裝備品牌,2003 年被義大利企業家、現任主要股東雷莫・魯菲尼(Remo Ruffini)收購併重新振興。該品牌也展現了一些收購意向,在2020 年底以11.5 億歐元的價格收購了義大利街頭服飾品牌石島(Stone Island)。
盟可青睞13 億歐元的淨現金部位引發了分析師對其進行更多收購交易的猜測,但該集團否認了這些猜測。
吉爾・桑達現在是義大利企業家倫佐・羅索(Renzo Rosso)的OTB 集團的一部分,該集團旗下還包括迪賽(Diesel)和馬丁・馬吉拉時裝屋(Maison Margiela)等品牌。但該集團年銷售額為17 億歐元,規模仍相對較小。
同時,總部位於巴黎的大型集團繼續進軍義大利市場,突顯了擴大規模後的普拉達在與它們競爭時將面臨的挑戰。
在最近的交易中,開雲集團在2023 年收購了義大利品牌華倫天奴(Valentino)30% 的股份,路威酩軒去年幫助托德斯(Tod’s)實現私有化,並收購了盟可青睞最大股東10% 的股份。
從長遠來看,人們的目光聚焦在像總部位於米蘭的阿瑪尼(Armani)和杜嘉班納(Dolce & Gabbana)這樣的公司上,它們是義大利為數不多的仍由家族全資擁有且未上市的公司。
在打造一個真正能在全球時尚界佔據重要地位的義大利巨頭的努力中,它們的最終命運可能具有決定性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