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美國製造:只是貴一點,還是根本做不到?
關稅問題再次把蘋果的iPhone手機推向了風口浪尖。 《華爾街日報》週三發文,對iPhone在美國製造的可行性進行了分析。如果iPhone在美國製造,它只是價格會變貴,還是根本無法在美國生產?

iPhone能在美國生產嗎?
短期內,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可能會導致iPhone價格上漲。從更長遠來看,美國的目標是將高科技製造業帶回美國本土,包括蘋果的「搖錢樹」:iPhone。
“數以百萬計的工人擰著小螺絲組裝iPhone,這種情況將會在美國出現。”美國商務部長霍華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上週末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面對全國》節目中說道,“它將實現自動化。”
iPhone包含了許多複雜零件,這些零件來自多個國家,並且主要在中國組裝。在中國,電子產品製造技術經過一代人的打磨後已經成熟。美國沒有類似中國的生產設施,也沒有足夠的熟練勞動力來大規模組裝iPhone。
《華爾街日報》召集了一群製造業和科技領域的專家,想了解蘋果將iPhone生產帶回美國有多困難。簡短的答案是:讓一隻禿鷹學會使用螺絲起子都比這容易。
他們一致認為:在美國生產所有iPhone組件並進行組裝是不可能的事,但將部分製造轉移到美國並非完全不切實際。
蘋果拒絕就在美國生產iPhone的可能性發表評論。以下是蘋果在美國生產一部iPhone(或至少其中一部分)所需具備的條件。
跨國合作
杜克大學榮譽退休教授加里·格雷菲(Gary Gereffi)花了幾十年研究全球製造業。他表示,iPhone內部有來自40多個國家的零件,其中最複雜和專業的零件大約來自六個國家或地區。目前,這些零件許多都是在中國大陸及其周邊地區製造的。

iPhone零件來自全球各地
格雷菲表示,要想在美國組裝iPhone,唯一可行的辦法是重建其供應鏈,將一些關鍵零件的製造轉移到北美地區,在墨西哥、加拿大甚至西歐生產部分零件。然而,如果美國的組裝工廠要想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開始運作,它仍然需要依賴來自亞洲的零件。
例如,當蘋果開始在美國生產Mac Pro桌上型電腦時,首要障礙之一就是在本土附近購買足夠的零件,其中就包括螺絲。
即便資金不成問題,格雷菲估計,美國還需要三到五年的發展,才能達到美國製造業攜手合作所需的規模和品質標準。
熟練工人
說到勞動力,在美國組裝iPhone還需要大幅增加人力和機器人的數量。
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研究全球供應鏈的商業分析教授戴廷龍(Tinglong Dai)表示,購買所需的製造設備並非不可能,但找到足夠多有能力操作這些設備的人才可能會有難度。 “我們面臨著嚴重的勞動力短缺問題,”他說,“而且我們已經失去了大規模製造的技能。”
富士康負責為蘋果組裝iPhone。該公司表示,已在中國「iPhone之城」鄭州僱用了30萬名員工。作為關稅的應對措施,蘋果計劃向美國進口更多印度組裝的iPhone。印度也擁有龐大的製造業勞動力。
美國則沒有這麼多的勞動力。招聘目前是現有美國工廠面臨的最大問題之一。
另一個問題是技能差距。蘋果CEOTim Cook(Tim Cook)在2017年接受《財星》雜誌採訪時表示,蘋果選擇在中國生產iPhone並非因為廉價勞工。 “我們所生產的產品需要非常先進的工具,”庫克表示,他指的是複雜的iPhone生產設備,“在美國,你可以組織一次工具工程師會議,但我不確定我們的工程師人數能否填滿這個會議室。在中國,你可以填滿多個足球場。”
戴廷龍表示,機器人可以幫忙包裝和測試,但像佈線、塗抹膠水以及擰緊小螺絲這類任務仍然需要人類來完成。
資金問題
這一切都需要大量資金。川普指出,蘋果願意在美國製造業投資5,000億美元。但該公司主要的投資承諾是針對生產AI伺服器的休士頓工廠,而非iPhone。
如果蘋果要為一款完全美國製造的iPhone建立一套製造生態系統,它還需要更多資金。即便它做到了,蘋果能否在保持iPhone品質的同時,以今天的價格銷售這些產品? 「不能。」所有專家都這麼說。

富士康因成本高減少對美國工廠投資
戴廷龍指出,一部完全在美國製造的1000美元iPhone,至少一開始將是低品質產品。 「美國在某些領域有能力製造智慧型手機零件,但是在這些領域不是最好的。」他說。例如,日本、韓國分別在攝影機、顯示器領域累積了數十年的專業經驗,這需要美國去追趕。
美國半導體製造業的發展動能。全球最大晶片製造商台積電及其合作夥伴蘋果已承諾將在亞利桑那州建造幾座工廠。不過目前,台積電最先進的晶片都是在台灣地區生產,其中就包括蘋果使用的晶片。
2017年,在川普的第一任期期間,富士康宣布計劃在威斯康辛州建立一個擁有1.3萬名工人的工廠來生產電視顯示器。然而,該公司已大幅削減了投資規模,僅創造了約1000個工作機會。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 Research研究主管傑夫‧菲爾德哈克(Jeff Fieldhack)表示,威斯康辛州的製造成本竟然是中國成本的「四到五倍之多」。
在川普實施關稅之前,菲爾德哈克估計,如果資金不成問題,蘋果有可能在五年內在美國建立生產業務。但問題的關鍵在於:新的費用和關稅不僅有可能推高iPhone的零件成本,還可能推高工廠建築材料(包括木材、鋼材以及各類中間產品)的成本。
「現在這一切已經遙不可及。」菲爾德哈克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