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銀行稱蘋果將iPhone製造轉移到美國的過程會阻力重重
美國銀行認為,蘋果將發現在美國全面生產iPhone 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該行在今天發布的最新分析師報告中指出,蘋果理論上能夠在美國組裝iPhone,但這款智慧型手機的供應鏈非常複雜,這意味著其子組件很可能必須進口到美國。美國銀行表示,蘋果將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在美國建立iPhone 供應鏈,因此維持蘋果250 美元的目標價和「買入」評級。

昨日,白宮確認將從今日起對中國進口產品徵收104%的關稅後,蘋果股價遭遇重挫。白宮確認後,蘋果股價一度穩定,但隨後再次逆轉,最終收盤下跌近5%。這次暴跌也導致蘋果失去了全球市值最高公司的桂冠,將這個頭銜拱手讓給了軟體巨頭微軟。
由於iPhone主要在中國生產,投資人將蘋果在美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份額受到衝擊的影響計入蘋果股價收盤走低。繼昨日下跌之後,美國銀行發布了一份新的投資者報告,分析蘋果將iPhone生產轉移至美國的可能性。該行維持其250美元的目標價和「買入」評級,並補充稱,由於iPhone供應鏈的複雜性,完全轉移至美國的可能性不大,而且可能需要數年時間。
美國銀行指出,雖然蘋果在美國招募勞動力生產iPhone很容易,但在美國生產手機的子組件卻很困難。 iPhone由各種組件組成,例如相機模組和邏輯板。這些組件來自世界各地的公司,構成了高度複雜的供應鏈的一部分,最終匯聚到中國。
因此,美國銀行認為「很大一部分子組件仍將在其他地方生產,在中國組裝,然後進口到美國」。它補充說,“轉移整個iPhone 供應鏈將是一項更大的工程,即使可能的話,也可能需要很多年的時間。”
然而,由於蘋果現金流穩定,且有潛力透過iPhone引入邊緣人工智慧用例,該行維持其對蘋果股票的目標價和評級。美國銀行也預測了蘋果將生產轉移到美國後對iPhone價格的影響。該行推測,如果沒有關稅,但由於美國勞動成本上升,iPhone價格可能會上漲25%,而如果蘋果受到互惠關稅的影響,價格可能會上漲90%以上。
因此,美國銀行得出結論,蘋果「需要獲得全球製造的零件/子組件的關稅豁免,才能使製造轉移切實可行」。該行還補充道,由於蘋果的計劃是長期的,因此「預計蘋果不會採取將製造業務轉移到美國的步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