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全球市值第一微軟為何不怕關稅?
受美國「對等關稅」政策影像,蘋果股價在四個交易日內暴跌23%,市值縮水至2.59兆美元,而微軟以2.64兆美元的總市值超越蘋果,登頂全球第一。這是自2023年1月以來,微軟首次奪回全球市值第一寶座。在蘋果遭受重創的情況下,關稅似乎對微軟幾乎沒有影響。其實,這與雙方的商業模式有著必然關聯。
首先,由於對中國依賴過深,這場關稅戰,蘋果在科技巨頭中受到的打擊最大,即使是從印度出口到美國的iPhone,也必須面對27%的關稅。
在川普上一任期,就想對蘋果開刀。但最後蘋果獲得了豁免,原因是蘋果CEO庫克當時告訴川普,開徵關稅將不利蘋果與三星競爭,三星生產基地主要在越南與韓國。
這次它就沒有那麼幸運了,這次美國政府認為蘋果可以將生產轉移到美國,強調機器人和本地勞動力可以取代更便宜的海外生產,將為美國創造數百萬個就業機會。
市場認為,蘋果花近20年的時間建造一條非常複雜的供應鏈,而這條供應鏈主要位於中國和東南亞,若回美國生產,需要花費300億美元和三年時間才能將其10%的供應鏈轉移到美國。
反觀微軟,是這次受關稅不確定性影響較小的公司之一。微軟的優勢在於它不怎麼經營實體或消費性產品,因此基本上不受關稅影響。
此外,微軟專注於企業客戶,很大一部分收入來源與長期合約掛鉤,為微軟帶來額外的穩定性。 2024財年,包括Azure在內的雲端運算部門是公司最大的收入來源,創造公司總收入的約43%。
但未來微軟也不一定能逃。 比爾蓋茲表示,他不確定關稅會為微軟帶來什麼影響,現在針對的是商品,誰知道下一步會不會針對服務。
微軟CEO納德拉則是給充滿信心,他說:「從現在起50年後,或25年後,有一件事可以肯定,那就是世界需要更多的運算能力,無論地緣政治或經濟發生什麼變化,我們都會適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