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爾透過「這就是Intel Inside 的力量」活動重塑其標誌性品牌
自從英特爾於1991 年推出「Intel Inside」活動以來,其品牌形像不僅與搭載其處理器的PC 密不可分,而且與整個PC 和ICT 密不可分。然而,過去30 年發生了許多變化,PC 和ICT 已成為當今世界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因此,在拉斯維加斯舉行的Vision 2025 活動上,英特爾推出了新的品牌形象,將Intel Inside 與運行英特爾CPU 的機器及其所有者在我們周圍世界中扮演的角色聯繫起來。
「這就是Intel Inside 的力量」是英特爾新品牌形象的核心。它重現了20 世紀90 年代熟悉的「Intel Inside」主題,同時強調了公司、其合作夥伴和客戶在現代世界中扮演的角色。透過以新目的重新引入這一短語,英特爾強調了其在行業中的重要作用。
英特爾首席行銷長Brett Hannath 解釋說,這則訊息反映了公司的信念,即其產品和技術可以釋放每位員工、客戶、消費者、社群和合作夥伴的潛力。最終,該公司希望強調英特爾如何利用業界最具代表性的品牌之一、擁有30 多年歷史的Intel Inside 將個人影響力和全球影響力結合在一起。
最初的「Intel Inside」活動於1991 年啟動,標誌著技術行銷的轉變。雖然蘋果、微軟和各種PC 製造商直接與最終用戶對話,但他們的供應商主要針對系統設計師,並且一直默默無聞。因此,英特爾透過其Intel Inside 活動直接與消費者對話,使處理器成為PC 的關鍵賣點。憑藉著商業媒體以外的廣告、廣為人知的貼紙和朗朗上口的五音符廣告歌,該活動幫助英特爾成為家喻戶曉的品牌。

這種聯合品牌策略鼓勵PC 製造商在其產品上顯示Intel Inside 徽標,這使得這些系統對普通用戶來說更加“熟悉”,從而給予了消費者信心。隨著20 世紀90 年代PC 市場的爆炸式增長,Intel Inside 活動在將英特爾與AMD、Cyrix、IBM等競爭對手區分開來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凸顯了英特爾當時在PC 領域的主導地位,這種主導地位一直延續到今天,儘管有些人認為AMD 的品牌知名度現在比英特爾更高。
Intel Inside 最重要的一點是,它隨著公司及其使用而發展。 20 世紀90 年代,Intel Inside 將奔騰和賽揚CPU 宣傳為當時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使用者體驗的處理器。 21 世紀初,情況發生了變化,英特爾推出了迅馳平台,該平台捆綁了英特爾CPU、晶片組和無線網路適配器,旨在協同工作,改善用戶體驗並提升英特爾的資產負債表(同時迫使一些較小的競爭對手破產)。最終,英特爾將重點轉向性能層和用戶體驗,推出了酷睿系列(i3、i5、i7),從而將Intel Inside 轉變為支持性角色。
儘管Intel Inside 的口號和標誌仍然廣泛出現,但英特爾專注於用戶體驗的廣泛品牌生態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公司自有品牌的重要性。借助新口號“這就是Intel Inside 的力量”,該公司再次專注於推廣自有品牌,同時將其與用戶體驗和當今無處不在的ICT 聯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