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的溫暖期可能引發大規模沙塵暴這讓我們更接近預測其天氣
火星今日天氣預報:大風,有可能出現災難性的沙塵暴遮蔽天空。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行星科學家進行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火星全球沙塵暴的起源——這是一種強大的天氣事件,能夠使整個天空被旋轉的塵埃所遮蔽。

2018 年,一場沙塵暴席捲火星表面。圖片來源:ESA/DLR/柏林自由大學
研究表明,火星上相對溫暖和陽光明媚的日子可能在引發這些大規模風暴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據主要作者Heshani Pieris 稱,這項發現標誌著我們朝著最終能夠像地球上的氣象學家一樣預報火星極端天氣邁出了重要一步。
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大氣與空間物理實驗室(LASP) 的研究生Pieris 表示:“沙塵暴對火星探測器和著陸器有重大影響,更不用說未來載人火星任務中會發生什麼了。這種灰塵非常輕,會粘附在所有東西上。”
她最近在華盛頓舉行的美國地球物理聯盟2024 年會議上展示了這項成果。

藝術家描繪的火星沙塵暴。圖片來源:NASA
為了讓沙塵暴更加清晰可見,研究人員利用了美國太空總署火星勘測軌道衛星的真實觀測資料。
到目前為止,他們已經確定了可能導致火星上大約三分之二主要沙塵暴的天氣模式。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保羅海恩說,你現在還看不到火星氣象記者站在綠幕前,但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我們需要了解是什麼原因導致一些較小或區域性的風暴發展成為全球性的風暴,”
洛杉磯太空研究所研究員、天體物理與行星科學系副教授海恩說道,“我們甚至還沒有完全理解沙塵暴如何在地表形成的基本物理原理。”
火星上的沙塵暴令人嘆為觀止。
許多風暴都是以小型風暴開始的,圍繞著火星南北極的冰蓋旋轉,通常發生在火星年的後半段。 (火星上的一年相當於地球上的687 天)。這些風暴可以以極快的速度發展,向赤道推進,直到覆蓋數百萬平方英里,持續數天。
2015 年,麥特戴蒙主演的電影《火星救援》就曾出現過這樣一場末日風暴,它掀翻了衛星天線,把太空人吹得四處亂飛。現實情況卻沒有那麼像電影中那樣。火星的大氣層比地球稀薄得多,所以這顆紅色星球上的沙塵暴不會產生太大的力量。但它們仍然會造成麻煩。

2001 年全球沙塵暴之前(左圖)和期間(右圖)的火星照片。資料來源:NASA/JPL/MSSS
例如,2018 年,一場全球沙塵暴將NASA 機遇號火星車的太陽能板埋在一層灰塵下。不久之後,火星車就報廢了。
海恩說:“儘管風壓可能不足以吹倒設備,但這些塵埃顆粒會積聚大量速度,並襲擊太空人和他們的設備。”
在目前的研究中,皮爾斯和海恩將目光投向了火星每年都會出現的兩種天氣模式,即「A」型風暴和「C」型風暴。
研究團隊仔細研究了火星勘測軌道器上火星氣候探測器在火星上觀測到的火星數據,觀測時間長達八年(地球上為15 年)。 Pieris 和Hayne 特別關注了異常溫暖的時期,即更多陽光透過火星稀薄的大氣層並炙烤火星表面的幾週時間。
他們發現,地球上大約68% 的大型風暴都發生在地表溫度急遽上升之前。換句話說,地球溫度升高,然後幾週後,塵土飛揚。
海恩說:“這幾乎就像火星必須等待空氣變得足夠清澈才能形成一場大沙塵暴。”
研究團隊無法證明這些溫和的氣候條件確實會引發沙塵暴。但皮里斯表示,類似的現像也會在地球上引發沙塵暴。例如,在科羅拉多州博爾德市炎熱的夏季,靠近地面的暖空氣會升入大氣層,通常會形成高聳的灰色雲層,預示著降雨。
皮里斯說:“當地表溫度升高時,其上方的大氣層就會變得活躍,並會上升,同時帶走灰塵。”
她和海恩目前正在收集近年來火星上的觀測數據,以繼續探索這些爆炸性的天氣模式。最終,他們希望能夠看到這顆紅色星球的即時數據,並預測未來幾週會發生什麼。
「這項研究並不是預測火星風暴的最終結果,」皮爾斯說。 “但我們希望這是朝著正確方向邁出的一步。”
編譯自/ ScitechDai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