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zilla Firefox 很快就會減少企業用戶對危險DLL 注入的需求
管理員和程式設計師有時會使用“DLL 注入”將自訂程式碼插入進程或程式中。他們通常使用此方法來更改或添加應用程式(例如瀏覽器)的行為。但是,當這些程式定期更新時,它也可能導致相容性、可靠性或安全性問題。

Mozilla 最近發布了Firefox 136.0.3 版本,這可能是4 月新版本發布前的最後一個次要版本。此外,該公司計劃在5 月推出新的企業級升級,以使瀏覽器更加穩定和安全。從138 版本開始,Firefox 將提供一種新方法來防止資料遺失事件,而無需訴諸麻煩的DLL 注入做法。
Firefox 開發人員Haik Aftandilian 在Mozilla Hacks 上撰文解釋了DLL 注入以及公司如何使用該技術自訂瀏覽器的內部例程。從本質上講,外部程式碼庫(Firefox 使用者可以透過「about:third-party」內部頁面列出)可以擴展Firefox 的功能或實用性。
然而,DLL 注入仍然存在問題,因為不同的程式碼庫在執行鏈的最基本層面上相互作用。 Aftandilian 表示,互聯網是建立在軟體透過記錄的標準進行互通的基礎上的,而將外部DLL 注入應用程式未記錄的內部並不是實現軟體協作的最佳方式。
現代網頁瀏覽器(如Firefox)每月都會進行修改、改進和更新,而外來DDL 則需要跟上這種發展速度,以避免嚴重的錯誤或相容性問題。今天有效的方法下個月可能會讓整個系統陷入癱瘓。 DLL 注入導致的不可預測行為很難測試和調試,通常需要對瀏覽器和有問題的DLL 進行軟體更新。
Firefox 138 將包含一個用於資料遺失預防(DLP) 程式的新SDK,該程式應該能夠與瀏覽器互動而無需訴諸DLL 注入。這些應用程式可監控系統是否有潛在的資料遺失事件,這是當今企業組織關注的重點。
5 月發布的Firefox 版本包含內容分析SDK,這是一種輕量級協議,類似於Google 為Chrome 開發的技術。該SDK 彌補了瀏覽器和DLP 代理程式之間的差距。 Mozilla 的版本與Chrome 的實作相容,因此軟體供應商可以提供一個適用於這兩種瀏覽器的DLP 代理程式。
內容分析SDK 旨在用於商業用例,並且僅在Firefox 138 中透過Firefox Enterprise Policies 提供。管理員可以設定策略來自訂瀏覽器在多台電腦上的行為,例如限制瀏覽器擴充功能或設定特定的安全性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