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幾裡得望遠鏡僅用時一周就捕捉了2600萬個星系的圖像
歐洲太空總署的歐幾里德任務本週發布了首批調查數據,讓我們得以一窺數十萬個形狀和大小各異的星系,以及眾多星系團、活躍星系核和超新星和伽馬射線爆發等瞬變現象。這些數據以三個馬賽克的形式覆蓋了天空的很大一部分區域,展示了該任務探索宇宙網內星系大規模組織的能力。

「歐幾裡得再次證明了自己是終極探索機器。它正在以最宏大的規模勘測星系,使我們能夠探索宇宙的歷史和塑造宇宙的無形力量,」歐空局科學主任卡羅爾·蒙代爾教授說。她補充說,這些數據發佈為科學家解決現代科學中一些最有趣的問題打開了寶貴的資訊寶庫。
光是一週的觀測時間,歐幾裡得就發現了2,600 萬個星系,最遠的星系距離我們105 億光年。這些深空區域還包含一小部分明亮的類星體,其中一些類星體甚至在更遠的距離也能看到。未來幾年,歐幾裡得將數十次重訪這些區域,捕捉更多遙遠的星系,並在2030 年任務結束時使這些區域真正「深邃」。

首次一瞥63平方度的天空預覽了歐幾里德宏偉宇宙圖集的規模,該圖集最終將以高品質的細節覆蓋整個天空的三分之一——14000平方度
「在歐幾裡得六年的任務期間,我們將對每個深空區域進行30 到52 次觀測,每次觀測都會提高我們觀察這些區域的分辨率,並增加我們能夠觀測到的物體數量,」歐空局歐幾里德計畫科學家瓦萊麗亞·佩托里諾說。 “想想等待我們的發現。”

歐幾裡得捕捉到的各種形狀的星系
歐幾裡得的高解析度可見光成像系統(VIS) 和近紅外線儀器(NISP) 分別對於測量星系形狀和距離至關重要,為了解宇宙網內星系的大規模組織提供了見解。這對於理解暗物質和暗能量至關重要,它們約佔宇宙的95%。
歐幾裡得預計將拍攝超過15 億個星系的影像,每天產生約100 GB 的數據。在分析這龐大的數據集時,將人工智慧演算法與公民科學結合至關重要。 「就如何應對天文學的大規模調查而言,我們正處於一個關鍵時刻,」歐幾里德聯盟科學家Mike Walmsley 表示。 “為了充分利用歐幾裡得龐大的數據集,人工智慧是我們流程中一個基本且必要的部分。”

歐幾裡得捕捉到的強重力透鏡
歐幾裡得也是研究重力透鏡的強大工具,重力透鏡是一種來自遙遠星系的光被前景物質扭曲的現象。該任務已經確定了500 個強大的透鏡候選者,其中大多數是以前未知的。歐幾裡得的目標是將人工智慧模型與公民科學和專家審查相結合,在任務期間捕捉到數千個這樣的透鏡。
該任務的第一批宇宙學數據將於2026 年10 月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