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帶來的關鍵轉折令春節後中國AI創企融資井噴
DeepSeek在人工智慧領域的突破性進展正在中國風投界掀起波瀾,結束了連續三年的下滑趨勢。據Insilico Medicine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亞歷克斯·扎沃龍科夫(Alex Zhavoronkov)在接受獨家採訪時透露,在DeepSeek於今年1月底發布其可與OpenAI競爭的產品時,這家由他創立的人工智能藥物研發公司正在敲定由香港惠理集團領投的1.1億美元E輪融資。這筆交易已於上月完成。

然而,由於大量中國基金在最後一刻湧入——「如同雪崩一般」——Insilico正計劃進行一輪E2融資。扎沃龍科夫表示:“我們從未見過如此高的投資興趣。”
由啟明創投支援的Insilico利用DeepSeek等公司的人工智慧技術建構藥物研發模型。據Insilico稱,該公司已有十種藥物獲得臨床試驗批准,且在中國、美國和中東設有研究實驗室。
扎沃龍科夫也補充道,在他最近幾週的美國之行中,許多美國及其他全球投資者向他詢問如何投資中國的人工智慧公司。他表示:“這似乎是DeepSeek的時刻,它引發了全球投資者對中國的濃厚投資興趣,我認為資金將回流。”
近年來,中美兩國的監管不確定性,尤其是圍繞IPO的監管問題,以及經濟成長放緩,導致中國風投活動急劇下降。根據PitchBook數據,2024年對中國企業的風險投資降至488.6億美元,這是2016年以來的最低記錄。
如今,隨著監管政策的明確,市場情緒正在發生變化,促使投資人改變過去網路新創公司(如阿里巴巴)湧現時的投資策略。
「人們正急於尋找下一個DeepSeek,」貝塔斯曼亞洲投資基金(BAI Capital)創始人兼管理合夥人龍宇(Annabelle Yu Long)表示。她同時也是Coach母公司Tapestry的董事。
龍宇說:「大家都在投資,但我要求我的團隊對新交易保持謹慎,因為我們看到我們的核心投資組合(大約6家公司)在人工智慧領域取得了極具意義的進展。」她還指出,BAI Capital計劃在未來幾個月增加對現有持股公司的投資。
龍宇的這項決定部分源自於她認為中國基金在人工智慧領域的投資遠少於美國基金,因此需要有針對性的策略。她預計,那些已經很好地利用人工智慧的創業者將在不久的將來取得成功,而不是押注新創公司。
例如,BAI Capital投資的智慧製造管理系統公司黑湖科技,由於人工智慧降低了服務成本,本季已獲利。龍宇投資的另一家醫療健康公司樂健科技,在人工智慧的幫助下也實現了更高的盈利,且高盛正準備為其進行IPO(首次公開募股)。
龍宇還表示,她計劃今年在香港等地上市九家投資組合公司,並接到許多國際投資者關於中國經濟和人工智能以外的中國創業情況的諮詢,“我確實看到了信心的回歸。”
其他近期的投資也反映出資本正流向現有公司。 Insilico的紮沃龍科夫表示,一些中國投資者先前在人工智慧藥物新創公司上幾乎損失了全部資金,現在他們認識到,只有少數幾家,且更可能為成熟企業才能成功。
本月,根據PitchBook對3月前10天12筆人工智慧交易的記錄顯示,人工智慧模型公司智譜AI從阿里雲和一家杭州政府支持的基金處籌集了約10億元資金。數據還顯示,機器人公司逐際動力從阿里巴巴集團和其他投資者籌集了未揭露金額的資金。
春節假期:AI投資的關鍵轉折
1月底的中國春節成為人工智慧投資領域的轉捩點。 DeepSeek的R1模型在假期前發布,而央視春節聯歡晚會展示了宇樹科技的跳舞機器人。
「我認為宇樹科技和DeepSeek吸引了許多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探索機會。」深圳Forebright Capital的執行董事王宏業表示。他也指出,一些中東基金最近一直在尋找投資中國人工智慧公司的機會。
「我相信國內創投公司的信心正在回升,」他說,並指出許多創投公司又開始四處出差,參加會議。
王宏業表示,Forebright Capital已投資一家生產手機充電器和人工智慧眼鏡的公司,並且正在尋找人形機器人以及提供推理計算解決方案的公司。他還說,Forebright Capital管理的資產規模達到數十億美元,計劃今年至少五到六項投資。
政策支持
同時,中國政府已經發出了明確的支持訊號。扎沃龍科夫表示,在上月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DeepSeek創始人參加,“基本上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大規模應用開了綠燈,接下來你應該會看到大量像DeepSeek這樣的公司湧現出來,它們將紛紛披露過去三年的成果。”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蔡崇信表示:“人們低估了那次會議的重要性。那次會議對整個創業領域或私營部門的影響在於,它讓私營企業有信心對自己的業務進行投資。”
上週,政府工作報告中表示,中國“加快發展創業投資、壯大耐心資本”,這裡指的是長期資本。
而國發改委主任鄭柵潔透露,中央政府正計劃設立一檔基金,預計籌集1兆元用於科技投資。同時,在記者會上,央行總裁潘功勝宣布,科技創新貸款項目的規模將幾乎翻倍,達到1兆元。
中國復興資本副總裁劉銳表示:「從早期投資到退出,政策更加完善、更加清晰。」鑑於模型營運成本下降速度超出預期以及中國龐大的消費群體,他預計今年將有更多資源投向人工智慧應用。
然而,中美之間的緊張關係——從關稅到技術限制——仍然是國際投資者考慮中國人工智慧領域投資機會時的一大障礙。
Foothill Ventures駐帕洛阿爾託的管理合夥人邵旭輝表示,與能夠進入全球市場的美國公司不同,鑑於人工智慧和數據方面的敏感性,中國公司可能會發現很難在海外擴展。
他也表示,儘管中國市場潛力巨大,但外國投資者需要了解在中國投資的風險,例如資本流動限制等。但他也指出,考慮到中國擁有眾多受過高等教育的工程師和資料科學家(他們在產業會議上能佔到人工智慧研究人員的一半),像DeepSeek這樣的「創新突破」並不意外。
邵旭輝補充:「我認為,競爭始終推動整個產業向前發展,而科技不會受國界限制。」(小小)